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良斌 三甲
赵良斌 副主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肾病二科

肾病综合症中医专方验方大全

432人已读

肾病综合症中医专方验方大全

一、辨证选方

1.风热犯肺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或越婢汤(《金匮要略》)加味:麻黄6g,连翘12g,赤小豆30g,桑白皮15g,石膏30g,甘草6g,生姜9g,茯苓30g,白茅根30g,淡竹叶9g,荆芥穗6g。若咽喉红肿痛甚,加桔梗、山豆根、射干之属;若风热表证明显,加荆芥、二花、羌活;小便热涩短少,加猪苓、玉米须、白花蛇舌草。

2.湿热壅滞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或萆解分清饮(《医学心悟》)择机选用:二花30g,蒲公英15g,野菊花12g,紫花地丁12g,紫背天葵9g,或萆解15g,车前子20g,茯苓20g,莲子心9g,菖蒲12g,黄柏10g,丹参30g,白术10g。若热毒过盛,加板蓝根、大青叶;若皮肤瘙痒,加地肤子、白鲜皮;大便泌结不畅者,加生大黄;若湿盛口苦粘腻者,加藿香、佩兰、薏苡仁等;小便短涩不利者,加白茅根、泽泻、玉米须。

3.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通利水湿。

方药:真武汤(《伤寒论》)合五皮饮(《中藏经》)加减:熟附片12,干姜10,茯苓30,白术15,白芍10,桑白皮20,橘皮10,生姜皮10,大腹皮30。若气虚明显加黄芪、党参;阳虚明显者加巴戟天、仙灵脾;尿蛋白长期不消者加金樱子、芡实;若小便短少加桂枝、泽泻;若心悸、唇绀、脉虚数或结代脉,乃水邪上逆,心阳被遏,瘀血内阻,宜重用附子,再加桂枝、炙甘草、丹参;若见喘促、汗出、脉浮而数,是水邪凌肺,肾不纳气,宜重用人参、蛤蚧、五味子、山萸肉、牡蛎或吞服黑锡丹,以防喘脱之变。

4.阴虚湿热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利湿。

方药: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味:知母12g,黄柏10g,生地20g,山药20g,山萸肉10g,茯苓20g,泽泻12g,丹皮10g,车前草30g,焦栀子15g。若兼疮疥感染,热毒较盛者,加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大便秘结加芒硝、大黄;面炽热、手足心热者,加地骨皮、女贞子、旱莲草;口干咽燥者,加麦冬、玉竹、石斛。

5.瘀水交阻

治法:活血利水。

方药: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加减:桂枝10g,茯苓20g,丹皮12g,桃仁10g,赤芍15g,益母草30g,泽兰12g,水蛭10g。若伴气虚者加参芪;伴阳虚者加仙茅、巴戟天;伴阴虚者加生地、鳖甲、地骨皮;伴血虚者加当归、何首乌;伴血尿者加白茅根、蒲黄、大小蓟;水肿明显者,加茯苓皮、泽泻、猪苓。

二、专方验方

1.玉米须饮:干玉米须60g,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加水500ml煎至250ml,服煎液,一次服完,每日早晚2次,同时服用氯化钾1克,1日3次。(《实用内科学》第348页)

2.猫须草茶:取猫须草干品50g,煎水当茶饮,不拘时间。(《广西中医药》1980;(1))

3.鱼腥草饮:取鱼腥草干品100~150g,加入开水100ml,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日1剂,3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日。(《山西中医》1988;20(2)) 欢迎关注行之医话微信公众号

4.鲤鱼汤:鲤鱼一条,去鳞皮及内脏,加入少许砂仁、苡仁、生姜、蒜。笼蒸,不放盐,每日食一条。(《中华肾脏病杂志》1991;(2):126)

5.苏蝉六味地黄丸:熟地18,山萸肉9,黄芪15,玉米须12,益母草10,泽泻10,山药18,秋蝉衣3,紫苏叶6,丹皮9,桃仁5粒。用清水文火煎,空腹服,每日1剂。(《中医杂志》1984;(9):5)

6.黄芪粥:黄芪30,苡仁30,赤小豆9,糯米30,金橘饼2枚。取水600ml,先煎黄芪20分钟,去渣,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后再加金橘饼,糯米煮成粥,分2次服,每日1剂,每次服药粥嚼橘饼一枚。(《实用中医肾病学》第359页)

7.水蛭粉:水蛭研细粉装胶囊,每次1g,1日3次,口服。(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3))

8.黑大豆250g,怀山药60,苍术60,茯苓60,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9,一日2~3次。(中医杂志1984;(9);5)

9.益肾汤:当归9,赤芍9,川芎9,红花9,丹参9,桃仁9,紫花地丁9,金银花30,板蓝根30,白茅根30,益母草30。水煎服,日一剂。(《肾病综合征》第184页)

10.太子参15,忍冬藤15,鸡血藤15,益母草15,淮山药15,马鞭草15,生黄芪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鹿衔草10g,牡丹皮10g,茯苓10g,生甘草5g,日服一剂,水煎服,日一剂。(《肾病综合征》第186页)

11.消蛋白方:丹参30g,石韦、益母草、黄芩各15g,对长期蛋白尿不消者,重用石韦及黄芩,水煎服,日服一剂。(9《肾病综合征》第186页)

12.消水肿方:益母草、玉米须各30g,金钱草、扁蓄、车前草各15g,水煎服,日服一剂。(《肾病综合征》第186页)

13.固肾方:益母草、覆盆子、大蓟草各30g,首乌、杜仲、补骨脂、核桃肉、小石韦、蝉衣各15g,细辛4.5g(后下)。水煎服,日服一剂。(中医药信息1995;12(6))

14.方药中治水肿方:益母草12g,白茅根30g,旱莲草12g,女贞子12g,金樱子30g,芡实12g,苍术12g,牛膝15g,黄柏10g,当归12g,赤勺15g,川芎10g,生地30g。水煎30分钟,日1剂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赵良斌
赵良斌 副主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肾病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