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革非 三甲
王革非 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普通外科

肠瘘的危害

348人已读

虽然外科的理念、技术、器械设备等在不断进步,但术后肠瘘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目前仍无法避免。75%~90%的肠瘘发生于手术后,尤其是急诊手术后,并且也是术后出现一系列高死亡风险的始发因素。一旦发生肠瘘,后继可能带来腹腔感染、脓毒症、腹腔高压、腹腔大出血、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慢性危重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多种并发症,目前仍是临床上的棘手难题。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共纳入3078例肠瘘,发现虽然肠瘘治愈率达到89%,但病死率仍有8.5%,合并严重腹腔感染的肠瘘仍有接近30%的病死率。

肠瘘是消化道与腹腔、体表或者其它脏器的异常连通,可分为腔内瘘、肠内瘘、肠皮肤瘘以及肠空气瘘等。其危害的根源在于消化液外溢,消化液的丢失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在高流量肠瘘最为常见;瘘出消化液中的消化酶会腐蚀瘘口周围组织腐蚀,导致腹腔大出血或者消化道大出血,这在高位肠瘘如十二指肠侧瘘或者残端瘘最为常见;而瘘出消化液内细菌会导致受累及的脏器或者区域出现感染,如腹腔感染、腹膜后感染、腹壁坏死性筋膜炎、肠膀胱瘘的泌尿系统感染和肠阴道瘘的生殖系统感染等。

为期一年的全国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1521例肠瘘病死率为7.4%,并发脓毒症、MODS和大出血是肠瘘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肠瘘并发的腹腔感染是这些高死亡危险的始动因素,其治疗效果也是决定肠瘘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腹腔感染是仅次于肺部感染入住ICU治疗的感染性疾病,而术后腹腔感染占所有入住ICU的腹腔感染患者的65%,术后腹腔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肠瘘尤其是发生在吻合口的瘘。虽然与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有相似的90天病死率,但术后腹腔感染入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更长,而且可能出现更多的并发症,如慢性危重症、腹腔高压及MODS等,将增加治疗难度和死亡风险。

除此之外,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并发肠瘘将导致中长期生存率下降,直肠癌术后并发肠瘘将导致局部复发率增加,无瘤生存率下降。

肠瘘的危害(模式图)

肠瘘后继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王革非
王革非 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