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健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

发表者:刘永健 人已读

一、《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 年版)》制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 年版)》(以下简称《指 南》)的制定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为预防和控制 我国人群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发展,改善高脂血症患者日常膳食,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发展传统食养服务等提供科学指导。《指南》制定的意义在于:一是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 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高脂血症。二是针对不同证型 人群编制食养食谱示例,提出食养指导,提升膳食指导个性 化和可操作性。三是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 我国传统中医的理念和调养方案,推动中西医结合,传承传统食养文化,切实推进食养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指南》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指南》依据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国 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相关要求。《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指出,要鼓励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国 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提出,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 势,制定符合我国现状的居民食养指南,引导养成符合我国 不同地区饮食特点的食养习惯,开展针对慢性病人群的食养指导,提升居民食养素养。

三、《指南》制定原则是什么?

《指南》制定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指南》以营养科学、中医食养理论、 食物和健康关系证据的文献研究为依据,参考国内外相关指 导原则、指南、标准、典籍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确定指南体系框架,并对内容进行反复的专家论证,以保证科学性。

二是协调一致性原则。《指南》制定过程中,对我国现 行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等进行梳理,确保与各项要求协调一致。

三是公开透明原则。《指南》的编制广泛征求了相关部 门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的意见。

四是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指南》制定充分 考虑我国高脂血症疾病现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提出食 养原则与建议,并结合不同证型人群特点列出可供选择的食物推荐、食谱和食养方示例,便于使用者根据具体情况参考选用。

四、国内外相关共识、 指南和标准等情况如何?

《指南》参考国内外发布的多项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中 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成人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 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专业组制定的《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17 年),以及《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16 年版)等。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提出包括生活方式在内的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方案建议。

五、 《指南》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指南》根据高脂血症的疾病特点和分型,给出了食养 原则和建议,并在附录中详细描述了成人高脂血症人群的食物选择,不同证型推荐食药物质、食谱示例和食养方举例, 以及常见食物交换表等工具。其中,每种证型列举了3 天的食谱(含食药物质和新食品原料)。

六、 《指南》发布后如何使用?

《指南》主要面向成人高脂血症人群以及基层卫生工作 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使用,为高脂血症的辅助预防和改善提供食养指导。鼓励成人高脂血症人群参考《指南》推荐 内容合理搭配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鼓励基层卫生工作 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结合工作需要及患者实际情况,参考《指南》内容指导辅助预防和改善高脂血症。本《指南》 不适用于病情复杂、合并多种疾病的情况,相关患者请在医 师和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饮食方式。本《指南》为成人高脂血症人群的食养指导,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七、 本指南中“高脂血症”与相关指南中的“血脂异常”有何关系?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异常,人体血清中一种或多 种脂质的水平超过了正常范围,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过高。实际上,血脂异常也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临床诊断中,常 以高脂血症(ICD-11 疾病编码为 5C80 等)来描述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病因可分为继发性高脂血症和原发性高脂血症。继 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脂异常;而原发 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能量、高脂饮食、 过度饮酒、缺乏运动等)或基因突变造成的血脂异常。本指 南编制过程中,继续延用“高脂血症”这一常见说法,以便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本指南来指导合理膳食。

八、成人高脂血症人群在膳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成人高脂血症人群首先要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应 重点关注脂肪摄入,脂肪供能不超过总能量的 20%~ 25%,每日烹调油不超过 25g;避免动物油等饱和脂肪酸摄入,少吃 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多选择富含 n-3 多不饱和 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碳 水化合物,每日饮食应包含 25~ 40g 膳食纤维(其中 7~13g 水溶性膳食纤维)。宜选择大豆蛋白等植物蛋白,适当摄入 动物蛋白,包括瘦肉、去皮禽肉、鱼虾类和蛋类,奶类宜选 择脱脂或低脂牛奶等。避免过度加工食品,烹饪方法可选择 蒸、煮、汆、拌等方式,注意清淡饮食,少盐少糖。同时, 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可针对不同证型选用食药物质和食养方案。

九、《指南》食谱中食养方原料有什么要求?

中医食养主要依据为辨证施膳,还要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职业等不同特点,综合考虑膳食原则。中医食养总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即虚者用具有补 虚作用的食药物质与食养方,实者选用具有祛邪作用的食药 物质与食养方。《指南》食谱中食养方原料来源于允许使用 的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以及普通食品原料,附录中给出了 高脂血症不同证型食药物质及新食品原料推荐名单。食药物 质及新食品原料食用量应符合相关要求,多种食药物质、新 食品原料联合食用时宜酌情控制食用量。此外,已知对某种 食药物质过敏者、正在服用药物可能与食药物质有禁忌时,应在医师、执业药师及营养指导人员等专业人员指导下食用。

十、如何使用《指南》食谱?

《指南》食谱根据辨证施膳原则,将高脂血症总结为 6 种中医证型,并给出了不同证型对应的食谱示例,其中经验 茶饮和食养方提供了主要材料、制作方法等信息。使用者可 根据具体证型,选择相应的食谱及食养方。每种证型列出了 3 天示例食谱,每天食谱给出了各种食物具体重量,使用者 可以根据《指南》附录的《常见食物互换表》进行食物互换和合理搭配。


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全文见附件中PDF文件,总共45页。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