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踝关节融合术”病例报告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踝关节融合是一种踝关节骨性融合的手术,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终止病变或提供关节稳定性。踝关节融合方法很多,显露途径也有不同,常用的有前侧显露与外侧显露。外侧显露比较充分,病灶清除彻底,且较安全。前侧显露较差,病灶清除不易彻底,仅用于融合。
一、适应证
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踝关节结核、人工关节失败、夏科关节、距骨坏死、畸形。
二、影像学评估
负重正、侧位、踝穴位X片;
严重畸形包括下肢全长X片;
后足力线(跟骨轴位)评估踝关节远端的畸形情况。
三、融合角度
屈曲0度、外翻0度-10度、外旋5-10度(胫骨结节与第一趾蹼成一直线),距骨轻度向后移位。
男性功能位90度,女性可95-100度。
四、并发症
不愈合,感染,距下关节炎29%。
五、手术方法
一)微创手术
畸形程度较轻,冠状位X片内、外翻角度< 10°,可首先选用微创手术。
❶平仰卧位 垫高患侧髋关节,做2个1.5cm切口,第一个位于胫前肌腱内侧,第二个位于第三腓骨肌腱外侧 。

微创手术切口
❷切开皮肤皮下 关节囊,显露踝关节,咬骨钳或骨凿清理骨赘,骨膜起子撑开关节,清理软骨和软骨下骨,可先使用刮匙,然后使用高速打磨锉,对侧切口冲洗降温。分别从内外切口进行处理,完成骨面准备。
使用小骨凿在骨面上做“鱼鳞状”粗糙面,仍然需进一步处理硬化区域用2mm钻头钻孔。
❸导针引导下置入6.5-8.0mm空心钉固定,置入3枚,第一枚螺钉起自胫骨后外侧,远端至距骨头颈区域 。


第二枚打入内侧近端螺钉,向后进入距骨体。
第三枚螺钉从近端前外侧指向远端内侧方向。
❹自体+同种异体骨移植
❺长腿管型石膏固定4周,然后短腿管型石膏固定4周。
二)传统方法之一“踝关节前侧入路融合术”(Blair术)
适用于距骨体缺如或坏死的情况,融合率高。
❶仰卧位,踝前中线上5cm处起,纵形直切口或 S 切口,至关节远端5cm止。

❷保护腓浅神经,切口深筋膜、小腿横韧带及十字韧带,显露踇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及位于二者之间的胫前血管、腓深神经。
趾长伸肌腱牵向外侧,腓深神经、胫前血管和踇长伸肌腱牵向内侧,显露关节。

1. 趾长伸肌腱,2. 腓深神经 ,3.胫前动、静脉, 4. 𧿹长伸肌腱,5. 踝前支持带,
❸牵开上述组织,显露踝关节囊前侧,纵向切开胫骨骨膜、关节囊进入踝关节。

1.趾长伸肌腱 ,2.距骨 ,3.胫骨下端 ,4.踇长伸肌腱 ,
❹从胫骨远端前侧用电锯截取一条 8X2.5cm长方形骨块,在距骨颈上方做一深2cm的横行槽,将胫骨植骨块滑入槽中 。

足保持在背屈0度 外翻5度,和外旋10度的位置上,用螺钉将植骨块近端固定到胫骨上。

通过跟骨纵向向上穿入一枚斯氏针,深度达到胫骨远端3-10cm处,增加稳定性,植骨。
❺屈膝30度长腿管型石膏固定;手术后6周拔针 去除石膏 ,换短腿行走石膏至骨愈合。
❻注意
1.将距骨后移,胫骨远端的前面与距骨头和颈的连接处在一条线上。距骨后移减少了足前方力臂的长度,使步态更接近正常。
2.再通过跟骨纵行向上穿入斯氏针,达到胫骨远端上5-10cm。
3.融合角度:屈曲0度、外翻0度-5度、外旋5-10度(胫骨结节与第一趾蹼成一直线),距骨轻度向后移位。
踝功能位男性90度,女性可95-100度。
4.胫骨骨瓣 10x2.5x1cm或8x2x0.8cm。
三)传统方法之二“外侧入路踝关节融合术”
❶适应证
病灶在外侧的踝关节结核;创伤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❷切口
外踝上10cm切口,沿腓骨后下缘弧形切开,弯向跗骨窦到第四跖骨基底。切除跗骨窦软组织,显露距骨体前外侧面。
❸在踝上8cm锯断腓骨下翻,显露踝关节。踝内翻切除关节软骨面,矫正内外翻畸形,松解踝跖屈挛缩。
在胫骨远端外侧、距骨外侧凿浅槽,以备作为腓骨植骨之受区。腓骨相邻面凿成毛糙面,分别用螺丝钉固定,间隙植骨。或腓骨矢状面纵形劈开,腓骨外侧半作为骨板螺钉固定,腓骨内侧半截碎植骨。

在外髁上10cm左右截断,用螺钉将外侧半腓骨内移固定在胫骨及距骨上,内侧半腓骨截成骨条作为植骨材料植骨。
❹踝关节外翻5°,外旋5~10°;
相对于胫骨,距骨中立位或稍后移,内外侧中间和屈伸中立位。
斯式针在轴位胫跟固定,长腿管型石膏固定6周复查,然后更换短腿石膏继续固定4周。
四)后路踝关节融合术
❶适应证
适用于有跟腱挛缩;同时融合踝关节与距下关节的踝关节病。
❷切口
跟腱内缘纵形切口8CM,显露踝关节后方。切除胫距和跟距关节软骨面,从胫骨、跟骨后侧用骨凿凿数条带蒂的鱼鳞状骨片翻转植骨,间隙植骨。
❸功能位石膏8〜12周。或螺丝钉固定胫距、距跟关节。
五)骨栓式踝关节融合术
术式简单,术后反应小。
❶适应证
无踝关节畸形的骨关节炎、创伤关节炎病人。
❷切口
经内踝作5CM切口,显露内踝。
用19MM颈椎病用圆锯的中心对准踝关节的内侧间隙,自内踝经关节间隙钻到外侧。取出中间带关节软面的骨芯,旋转90度,由原口插入填塞骨隧道,也可取髂骨植入。
❸石膏固定3〜4月X片。可早期下地。
六)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学习资料)
适应证较窄,可以用于无明显畸形与骨缺损而需要关节融合的病例。
❶适应证
关节炎保守治疗无效
X片表现为终末期关节炎的患者
适合年老患者
❷禁忌证
严重的前后倾斜需要纠正
内外翻角度大于15°-20°以上
踝关节旋转不良
距骨前脱位
明显的骨量丢失
❸手术原则
清除所有透明软骨和下层无血管的软骨下骨
将踝关节融合在适当位置,牢固的内固定。
❹优点
提高融合率,融合时间加快,恢复时间缩短。平均愈合时间8.5周。开放式截骨术平均愈合时间14.5周。
减少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止血带使用时间及住院平均时间均下降。
手术瘢痕小,外表美观。
❺ 缺点
医生学习曲线长
不能纠正严重的内外翻和旋转畸形
❻手术步骤
1)准备工作
硬膜外麻醉、全麻等方式
备术中关节镜、电视透视设备
备踝关节牵引装置
备刨刀、磨头、15°角度刮匙、射频
2)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处理
取前内侧、前外侧、后外侧入路置入刨刀、磨头、刮匙等工具去除关节软骨。
磨头去除大约1mm厚骨质直至出血,磨头在距骨、胫骨表面“点焊”出多个小凹,促进早期骨性愈合。
整个融合区打磨暴露至有血液供应的松质骨。
3)固定
第1枚螺钉自内踝后侧向前下方向打入距骨头颈部;
第2枚螺钉自前内踝斜向下至距骨体部;
第3枚螺钉自胫骨远端前外侧向距骨体后内侧;


4) 踝关节融合位置
足位于跖屈和背伸均0°位,外翻5度,外旋5-10度位置。
5)手术后处理
小腿管型石膏固定4周后开始部分负重,定期复查至骨折愈合。
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之一
❶切口显露同前。
❷固定方法




病例报告之二
xxx 男 56岁 左踝创伤性关节炎。左踝崴伤6年,疼痛加剧3年。
❶切口显露同前
❷手术前资料




❸手术中资料



❹手术后资料

讨论:关于踝关节置换和融合
❶踝关节置换:剔除坏死的或失去功能的踝关节,使用人工踝关节进行替换,该手术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恢复一部分踝关节的活动功能。缺点在于远期可能出现假体松动、力线异常、纤维粘连、感染等并发症。此外关节置换较关节融合费用高。
❷关节融合:可以使踝关节疼痛消失和增加关节稳定性,适合于对关节功能要求不高的老年人与体力劳动者。该手术方式简便、经济,手术效果确切,例如有创伤性关节炎时,踝关节已经出现粉碎性骨折,可以做关节融合手术效果比较好。
弊端是术后踝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山西医大二院骨显微手外科业务学习讨论资料
2024.3.27于太原
联系方式: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显微手外科
门诊地点:山大二院门诊南1楼骨科1017诊室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梁炳生主任医师)
预约挂号:“健康山西网”预约挂号
预约加号:“好大夫网”
病区地点:山大二院住院部3号楼7层
病区电话:0351-3365107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是梁炳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