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早期患者分期分型等大部分指标都一样,为什么有的人复发了,有的人不会复发呢?

医生,同类型的乳腺癌早期患者,分期分型,肿瘤大小,k-i-67,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各项指标都一模一样,为什么有些患者手术后能够长期无病生存,有些患者则复发了呢?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临床实践中,我们确实碰到不少这样的案例。我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释一下:
第一、肿瘤的异质性,决定了肿瘤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各项指标相同,但肿瘤的微环境、分子生物学特性可能存在微妙差异,这会影响到肿瘤的实际行为和治疗反应。
第二、手术的彻底程度直接影响预后。即便在临床上认为手术已做到最大程度的切除,但现实中仍然难以确保绝对彻底。例如,在淋巴结评估中,目前的技术手段,并不能确保绝对准确识别出极其微小,或尚未形成明显转移灶的癌细胞。
第三、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策略也会影响复发率。同一个患者,不同的医生也可能会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而且,不同患者在接受类似治疗时,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也会导致实际治疗效果的不同,进而影响复发风险。
哎,一入癌门深似海啊,太复杂了,还有吗?
还有啊,第四点就是、患者术后对治疗方案的执行度和依从性,是否坚持规律用药,也是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内分泌治疗,需长时间甚至终身服药,患者的坚持程度,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
第五、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同样重要:免疫力强,自然有助于清除残存的癌细胞。反之,残存的癌细胞可能躲过免疫监控,增加复发风险。
第六、患者的生活方式,如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管理,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慢性疾病,都会影响整体健康状况和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影响复发风险。
当然,除了以上各种因素,还有很多其它未完全明确的因素,有待科学进一步解决。
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尽量降低复发风险呢?
从上面讲到的几点来看,我们自身能改善的,无非就是第四点和第六点:就是要谨遵医嘱,坚持规律用药,以及调整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这一点的话,我认为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是很重要的,这是修复和提升免疫力的最佳利器,也是我们可以努力做到的。
当然啦,关于手术和治疗方案的第二点和第三点,我们也可以努力一下。我不是说要找到最好最知名的医生,而是要找到最适合你、能和你顺畅沟通的医生。只有充分沟通了,才能针对你的个体特点,精准制定适合你的个性化方案。
本文是初钊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