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文章
发表者:何永明 人已读
中药 全蝎
江苏省肿瘤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何永明 整理
中药: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别名:虿(chài)、蠍、钳蝎、全蝎、全虫、蝎子、蝎、
出处:《蜀本草》(《中药大辞典》),公元935-960年,唐末五代后蜀明德2年-广政23年间,韩保升等人编著。
蝎子
蝎子来源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钳蝎科,东亚钳蝎。蝎尾有锐钩状毒刺,毒腺中的蝎毒主要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组成。为肉食性动物,喜食无脊椎动物以及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种昆虫甚至是小型壁虎。蝎子是一种很古老的陆地动物,早在大约4.5亿年前,就有650多个种类的蝎子遍布世界各地。[1]。[1]邹博主编,百科知识全书 中国卷 动物百科 图文珍藏版,线装书局,2011.07,第80页。
虿的文字演变
《诗经·小雅·都人士》(东周):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左传·僖二十二年》(战国·左丘明):蠭虿有毒。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蝎,蝤蛴也,从虫,曷声。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蠆,毒蟲也,象形。蠆或从䖵。
《开宝本草》(宋,公元973-974年):味甘、辛,有毒。疗者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涩,手足抽掣。
《本草纲目·虫二·蝎》(明·李时珍):“许慎 云:蝎,虿尾虫也。长尾为虿,短尾为蝎。”
《药性歌括四百味》(明·龚延贤):全蝎味辛,祛风痰毒。口眼㖞斜,风痫发搐。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初刊1918-1934年):蝎子解:色青,味咸(本无咸味,因皆腌以盐水,故咸),性微温。善入肝经,搜风发汗,治痉痫抽掣,中风口眼歪斜,或周身麻痹,其性虽毒,转善解毒,消除一切疮疡,为蜈蚣之伍药,其力相得益彰也。
《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全蝎,出处《蜀本草》;功能主治:祛风,止痉,通络,解毒。治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全蝎:【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性味与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用法与用量】3-6g。【注意】孕妇禁用。
中药饮片:全蝎
全蝎报道的成分主要有蛋白多肽类、生物碱类、类脂类等,具有抗癌、抗凝血、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1]张珂洋,张永清,杨春淼等.全蝎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OL].中国中药杂志:1-16[2024-01-01].https://doi.org/10.19540/j.cnki.cjcmm.20230814.202.
《经验方》小金散,以本品配马钱子、半夏、五灵脂等,共为细末,制成片剂,用治瘰疬、瘿瘤。
王新苗等[1]通过总结历代医家经验得出,全蝎的用量多在0.5~30g,其中入汤剂为2~30g,粉剂为0.5~18g。[1]王新苗,邸莎,魏秀秀等.全蝎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02):222-224.DOI:10.13463/j.cnki.cczyy.2020.02.006.
张志远教授临床应用全蝎入煎剂用量多在9~15g,其中起镇静安神作用用量多为15g,通络止痛多为9~10g,息风止痉多为10g。水泛为丸的全蝎用量曾达100~200g,用量虽大,但张教授业医七十余载,鲜有中毒案例。[1]靳无菲,刘朴霖,詹婷等.张志远运用中药全蝎的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08):1331-1333.DOI: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3.08.018.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蝎毒,一种类似蛇毒神经毒的蛋白质。并含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棕榈酸、软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及铵盐等。还含有钠、钾、钙、镁、铁、铜、锌、锰等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抗癫痫、抗惊厥、镇痛、抗凝血、抗血栓和抗肿瘤等作用。此外,还有降压、抑菌等作用。
3.不良反应:全蝎用量过大可致头痛头昏、血压升高、心慌心悸、烦躁不安严重者血压突然下降、呼吸困难、发绀、昏迷,最后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过敏体质者还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性红色皮疹及风团、发热、全身剥脱性皮炎等。此外,还可引起蛋白尿、神经中毒,表现为面部咬肌强直性痉挛。其中毒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过敏体质者出现过敏反应。故应严格掌握剂量,过敏体质者忌用。
免责声明:文中医案和方药仅供医学专业人员研究讨论之用,患者和家属不可冒险使用,因疾病复杂、病情多变,诊断和治疗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说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则删。
本文是何永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