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分级及总体处理原则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各种放化疗手段及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如雨后春笋般的呈现,但是作为治疗的基石,外科手术,仍然是目前具有肯定疗效,且能够治愈这一疾病的手段。因此,不可否认,即使是医疗技术发展的今天,在与直肠癌战斗的武器中,手术仍然是杀手锏。
不可规避的是,只要是手术都有风险,而随诊放化疗等治疗的前提,手术后的并发症可能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其中吻合口漏就是其中的一个具有潜在致命威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的风险,因不同的治疗、手术和团队也不一样,从7%至29%不等,常规而言可能处于11%-13%的水平。因此,如果不幸发生了吻合口漏,也是情理之中,可以预见的。
那么,什么是吻合口漏,如何预防,又如何处理呢?
什么是吻合口漏?
在2010年,国际直肠癌研究小组(t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Rectal Cancer,ISGRC)对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给出了定义:直肠吻合口肠壁连续性的缺陷导致肠腔内外相连通就叫做吻合口漏,而吻合口附近出现盆腔脓肿也被归入到吻合口漏的范畴内。
如何预防吻合口漏?
简单的说“没有吻合就没有吻合口漏”。因此,如果手术中发现吻合困难或其他的各种原因,可以预见高度存在吻合口漏的风险的时候,不妨就不再做吻合,而改为结肠造瘘。
退而言之,如果吻合了怎么办?有没有方法预防呢?
其实,吻合口漏的预防很重要的是保证肠道(无论是近端,还是远端的)充分血液供应及组织良好;其次,是不要让吻合口产生张力;第三,可以在完成吻合后,有条件的话给予浆肌层缝合加固;第四,充分止血与引流,防止局部感染;第五,充气实验或肠镜检查,术中发现吻合不确切予以修补及加固等。当然,这些都是原则,预防的方法可能不止这些。若,仍不能保证不漏,不妨预防性的给予保护性造口。
漏了怎么办?
一般而言,吻合口漏被分为3级:
A级,术后无特殊临床表现或体征,引流管中出现肠内容物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吻合口漏,但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也均正常,可以继续原有治疗方案,密切观察。
B级,患者出现轻至中度症状及局限性腹膜炎体征,白细胞和CRP均升高,需要积极地进行保守治疗,如抗生素和营养支持,加强冲洗或引流等,但是不需要手术干预。
C级,患者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感染性休克的表现,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对于C级患者,因低位直肠吻合位于腹膜外,如吻合口仅有轻微裂开或因粘连等导致吻合口不可见,可考虑对吻合口处充分引流,并行末端回肠袢式造瘘,如吻合口严重裂开或存在明显的血运障碍,应拆除原吻合口,并行近端结肠造瘘。不要盲目的去修补局部的漏口,这往往不能成功。
后记:吻合口漏,不可怕,认真预防及及时发现和处理更为重要,期间需要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其实沟通更为重要,需要避免沟而不通,遮遮掩掩。
最后写句结束语:做人要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做事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
本文是王延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