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种痣,不能留!
什么是痣?
黑素细胞痣又称色素痣,它的本质是局部的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这种细胞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黑色素细胞,也叫做黑素细胞。
黑素细胞有不同的增生模式,据此可以分为交界痣、复合痣和皮内痣。下图展示的就是这3种痣,其中交界痣最为常见。
那么有“痣”之士如何判断自己身上的痣是什么痣呢?

来源于网络
- 交界痣:一般和皮肤齐平,或只有很轻微的突起。颜色以浅棕色到深棕色不等。
- 复合痣:常常有突起,颜色比较深。有时候会有粗毛从痣的表面长出来。
- 皮内痣:通常是肤色,在3种色素痣中突起得最明显,有时呈圆顶状、桑葚状。
哪些“痣”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先天性黑色素痣主要指出生即有或者出生后数月内就出现的明显黑痣。
分类主要是根据皮疹直径分为:
- 小型<1.5cm 。
- 中型–M1型1.5-10cm;M2型10-20cm。
- 大型–L1型20-30cm;L2型30-40cm。在新生儿中,大型CMN在头部>9cm或在躯干>6cm。
- 巨型–G1型40-60cm;G2型>60cm。
其中,中、小型先天性黑痣患者的黑素瘤终生风险低于1%,大型/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痣患者的黑素瘤(皮肤或皮肤外)终生风险估计为2%-5%。因此需要定期找皮肤科医生面诊评估这类皮疹风险,必要时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
2. 后天获得性黑色素痣
这就要提到刚刚关于痣的分类了,我们一个个细说。
交界痣
通常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属于新生痣,往往出现在手掌、足底、口唇及外生殖器部位,颜色通常为深棕色至黑色不等,有时中央的色素沉着比边缘深。
因为分布部位、容易被反复摩擦且存在比较早期的分化特性,这部分色素痣存有癌变的可能。
皮内痣
痣细胞巢位于真皮内,其中可见多核痣细胞。通常这部分痣细胞完成了成熟分化,会停止产生新的黑色素。
因此,皮内痣常呈肤色至黄褐色的丘疹,圆顶状、乳头状或有蒂,质软且有弹性,也就是很多人俗称的“肉痣”,大部分长毛的痣见于这种情况。这部分色素痣基本不会恶变了。
混合痣
同时具有皮内痣和残留的交界痣的特征,为上述两型痣的混合形式,可见于全身各处。
混合痣颜色介于黄褐色到深褐色之间,越对称、颜色越一致(尤其是呈黄褐色至中度褐色时)的混合痣越无需担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痣”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黑素细胞痣恶变率极低。有证据显示,黑素细胞痣恶变为黑素瘤的可能性大约为1/100000。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老年人的黑素细胞痣色素明显增加,或短期内出现的痣,则要提高警惕,最好是及时面诊评估。先天性巨痣的恶变风险相对高一些,据估计,它们恶变为黑素瘤的终身风险大约为2%~5%。
如何居家评估痣的状态?
不对称(Asymmetry):如果将一个痣一分为二,两半不相同。
边界不规则(Border irregularity):大部分的痣是规则的,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不规则是指痣的边缘不那么“圆”,比如呈现为多角形。
颜色斑驳(Color variegation):单个痣出现不同的颜色,比如颜色不均匀,或者在棕色的基础上掺杂有红色、白色或蓝黑色。
直径大于6mm(Diameter>6mm):单个痣的最长径>6mm。
进展(Evolution):单个痣近期迅速生长、颜色加深,甚至自行破溃等。

来源于网络
黑色素痣长毛要担心吗?
黑色素痣长毛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就是长痣细胞的团块正好位于了毛囊附近,毛发从毛囊中生长出来而不是从痣细胞团块长出来,两者互不影响,可以共存。
大多数情况下,长毛的色素痣更常见于皮内痣,通常良性为主,不需要额外处理毛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频繁或粗暴的拔毛可能会引起局部刺激或炎症,这可能会影响痣的外观或者导致色素痣区域出血和反复刺激。

来源于网络
本文是张文青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