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日咳来了。
近期百日咳的病例又有明显的增多,跟大家聊一聊关于百日咳的小知识......
01
百日咳概述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又称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具有高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因病程较长,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咳嗽症状可能会持续 2~3 个月,所以称为「百日咳」。
02
百日咳的病程特点

百日咳的潜伏期为5~21天,平均为7~14天。
百日咳杆菌侵犯呼吸道的黏膜后引起黏液性分泌物增加,开始时稀薄,而后逐渐变得黏稠。
整个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周期 卡他期
•第二周期 痉咳期
•第三周期 恢复期
卡他期
通常起病隐匿,不容易被发现并诊断。
患者在感染百日咳杆菌初期,通常有打喷嚏、流泪或鼻塞、轻微咳嗽、咽痛等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而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咳嗽症状会逐渐加重而非逐渐减轻。这个阶段多无发热表现或初期一过性的发热。
卡他期的排菌量达到高峰,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持续时间约为1~2 周。
*<卡他是英文 Catarrh 的音译,Catarrh 的意思是黏膜炎,即粘液在气道或体腔中的积聚。>
痉咳期
卡他期过后转为痉咳期,咳嗽加重且更加频繁,有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通常夜晚相较于白天咳嗽要更加严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从而影响睡眠。
痉咳期通常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此外,痉咳期也是判断百日咳的典型时期。(如下音频)

很多孩子会出现在一次呼气中连续≥5次以上的成串的快速剧烈咳嗽,无法控制也无法停下,因不间断的咳嗽导致供氧不足所以接着又伴随一次深长的吸气。由于大量空气急促地通过狭窄的声门,所以深吸气时会发出一种类似“鸡鸣”样的吸气性哮(吼)声。
在阵咳期间或之后,可能会吐出大量黏稠分泌物或经鼻孔排出大量泡沫,或伴有呕吐也是其特点。
但对较小的婴儿来说,咳嗽症状可能没有那么典型。更多的是咳不出声、脸红、喘憋、凸眼、窒息发作(有或无发绀)这些症状,可能较喘息更为常见。
对于小婴儿,百日咳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容易导致呼吸暂停甚至死亡,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送医处理。
恢复期
一般在4周内病程将进入恢复期,症状开始缓解,咳嗽频率开始减少。
本病的病程可持续3周至3个月或者更长,平均病程在7周左右。
在恢复期内也可能由于感染其他的病原体从而刺激敏感的呼吸道,又重新出现痉挛性咳嗽。
* 以上这三个期,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按照这个进行,比如小婴儿可能会直接进入痉咳期,需要结合病人具体来看。
03
百日咳的典型症状

百日咳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痉挛性咳嗽以及鸡鸣样的吸气性哮声。
可以理解为一个长串的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后紧接着出现深吸气的哮声。(如下音频)

基本上,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出现这种“鸡鸣样”吸气性哮声。
咳嗽性呕吐也比较常见,也是在小婴儿中更常见,和咳嗽与呕吐感受器位置在咽喉处相近,以及小婴儿胃肠发育不成熟本来就容易吐有关。
04
百日咳的传播途径

感染者、带菌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感染者或潜伏感染者打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病原菌,易感人群在吸入带菌的飞沫后被感染。
该疾病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 6 周均有传染性,尤其是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 ”的2~3 周内传染性最强。
05
如何确诊与隔离?

可根据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核酸检测)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诊断。
感染百日咳的儿童传染性强,发生传播的风险高,一旦确诊,建议应在完成5日有效抗菌治疗后,或在痉咳期后21天,才可返回学校。
06
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
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性(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具体用药还需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鉴别诊断。
在进入痉咳期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清除百日咳杆菌,但无法迅速缓解咳嗽的症状,因此在疗程结束后仍然会有较长时间的咳嗽。
在此期间尽量避免感染其他的感冒,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这样更有利于后期的恢复。
支持治疗:
对于该疾病较长的咳嗽周期,我们需要对症处理,来缓解患者的不适。
在咳嗽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镇咳类药物;
痰液粘稠、喘咳较为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
可以在室内放一个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从而减少喉咙的不适感;
由于气道分泌物较多,睡觉时尽量选择侧卧位,并抬高头部,尽量保持气道的通畅;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不剧烈运动、避免大哭大笑等激烈的情绪从而诱发患儿痉咳;
饮食均衡、鼓励进食营养丰富利于消化的食物,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钙剂。
百日咳的病程较长、恢复较慢,一般经抗生素药物治疗后可以治愈且预后较为良好,家长们无需太过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急性期治疗:
患儿痉咳严重时应住院治疗。
发生窒息需及时吸痰,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
痉咳严重者可鼻饲。
缺氧患者可进行氧疗。
如发生脑水肿,需及时进行脱水治疗,防止脑疝。如有并发症,如肺实变等,必要情况下需要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
07
如何防治?

·隔离患者,控制传染源
·按时接种疫苗(百白破、五联),保护易感人群。
·对没有免疫力而又有百日咳接触史的幼儿,可遵医嘱进行药物预防。
本文是田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