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那些事儿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害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测手段多种多样,那么如何选择呢?咱们来唠一唠👇👇👇
1.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
方法🍀🍀🍀:抽血,检测体内是否存在抗体,来评价是否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
注意⚠️⚠️⚠️:是评价是否感染过,而非是否现症感染,也就是说,只要曾经感染过,该检测结果就可能为阳性,无论你是否除菌以及除菌是否成功。
推荐人群✅✅✅:初筛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且对呼气试验、胃镜活检等检查相对抵触的人群。
不推荐人群❌❌❌:明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杀菌后复查。
2.呼气试验(碳13、碳14)
方法🍀🍀🍀:口服药物胶囊,前后分别吹气,检测碳13/碳14量。评价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现症感染。
注意⚠️⚠️⚠️:该检测受抑酸药、抗生素等药物服药情况干扰,检测前需尽量避免服用以上药物1月以上,以免假阴性结果。
推荐人群✅✅✅:希望明确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明确感染,除菌后复查的人群。
不推荐人群❌❌❌:孕期、哺乳期女性。
3.胃镜活检病理检测
方法🍀🍀🍀:胃镜下取少量黏膜组织,病理切片后染色显微镜下找有无细菌。
注意⚠️⚠️⚠️:部分患者,尤其是萎缩性胃炎、接受过杀菌治疗的患者等,由于黏膜条件改变,幽门螺旋杆菌生存区域可能发生改变,内镜下咬取到的组织有可能刚好没有细菌。换句话说:病理看到细菌,提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病理没看到菌,不能完全除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推荐人群✅✅✅:拟行内镜检查的人群,抵触呼气试验检测的人群。
不推荐人群❌❌❌:希望100%排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抵触胃镜检查的人群。
本文是杨双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