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汤梁峰 三甲
汤梁峰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泌尿外科

后尿道瓣膜的治疗路径

1205人已读

有时候,胎儿超声提示“钥匙孔征”,产前咨询也不能排除尿道瓣膜,那怎么办呢?我们出生后的治疗路径大致如此:

一、产前:

1、认真继续做超声,一般两周一次,请注意羊水量;输尿管扩张情况,胎儿肾脏大小。

2、保持良好心态,按时出生,出生方式和时机,产科决定。

3、不要刻意提早剖出来,如果因为太早产儿呼吸不稳定,得不偿失。

二、刚出生:

1、出生后观察排尿情况,如果排尿滴沥,肚子涨,超声提示双肾积水,膀胱毛糙或明显增大等,那么就疑似膀胱出口梗阻;

2、当地保留导尿管,可以放婴儿胃管(F6)的,不用放气囊导尿管,大部分新生儿科都能做到,只要尿液排出通畅,那么暂时就没有尿路高压了,后续可以慢慢来;

3、可以转有尿道镜检查和治疗能力的专科医院。

三、完善检查:

1、最主要的就是超声啦。但是婴幼儿的残余尿测定不是很准确,供参考。

2、膀胱造影:很重要,能检查尿道形态,更重要的,膀胱的形态、膀胱壁的情况、有无反流,都能提供很重要的评估信息,是诊断尿道梗阻的重要依据。

3、磁共振,能了解肾脏形态,输尿管走行和肾积水数输尿管扩张情况。同位素看具体情况,满月做也行。

4、一般不做小婴儿尿动力,孩子不配合不说,膀胱很小,排尿压力测定准确度很低,可靠性很差。

5、根据专科医生的安排,尿道镜检查,确诊+治疗。

四、术后随访

1、规范的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很重要!),请医生指导个性化用药;

2、根据医生要求的时间撤除导尿管;

3、拔管后注意排尿情况、告诉主管医生;

4、如有发热,及时查血常规、尿常规;如有感染,及时治疗;

5、按时复查!按时复查!长期的复查,定期监测尿路情况、肾脏功能,以及膀胱功能(尿动力等)。根据医生的要求,不要偷懒!该吃药的吃药,该复查的复查!

汤梁峰
汤梁峰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