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丁翔 三甲
丁翔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肾囊肿、肾上腺囊肿和淋巴管囊肿的鉴别

121人已读

淋巴管囊肿也称为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构瘤。临床上并不多见,可发生任何年龄,小儿多见,可见于颈部、纵隔、膈下等.由胎胚发育迷走的残余淋巴组织形成,也可发生于手术后淋巴组织受损。在胚胎期静脉丛中的中胚层裂隙融合形成大的原始淋巴囊,引流进入中心静脉系统,以后淋巴囊逐渐退化或发展成与静脉平行的淋巴管系统。若原始淋巴囊未与静脉系统相连能,就产生淋巴管囊肿。

淋巴管囊肿又称淋巴管瘤, 以淋巴管增生为特征的良性肿物。系胚胎发育过程中淋巴组织发育障碍、淋巴管增殖扩张所致。组织学分为毛细血管型、海绵状型、囊性淋巴管型。腹膜后淋巴管型多为第3型。

本病生长缓慢,易发于颈部、腋下或颌面部,发生于腹部者较少。其可先天性发生或继发于手术和外伤后, 男性相对好发。腹腔淋巴管囊肿最常见于小肠系膜,其次为腹膜后,可表现为毛细管状、囊肿样或多房样,可伴分隔。发生在腹膜后者多数体积大, 早期无症状, 这与腹膜后部位深、间隙大等解剖特点有关;同时生长缓慢, 无侵袭性。一旦肿块增大到一定程度, 易并发感染及囊内出血, 伴随占位效应引起一系列的压迫症状, 如腹胀、食欲减退等, 可扪及无痛性包块。该病的并发症较少,偶见合并囊内出血、囊肿破裂和感染等。

淋巴管囊肿在CT上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液性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多房或单房,呈网格状改变,囊壁薄,增强扫描可见不同程度强化,合并感染时囊壁可增厚,出血时囊内可见液液平面。少数囊性淋巴管瘤囊壁可见钙化。

治疗以手术为主, 肿瘤发展缓慢、无明显不适症状者可观察保守治疗,完整切除后一般不易复发。

无标题365.jpg

20.JPG

16.JPG

14.JPG

无标题3567457.jpg

无标题24623463.jpg

43.JPG

37.JPG

36.JPG

19.JPG

16.JPG

32.JPG

17.JPG

无标题15712.jpg

屏幕截图(917).jpg

屏幕截图(940).jpg

屏幕截图(941).jpg

屏幕截图(937).jpg

屏幕截图(924).jpg

屏幕截图(918).jpg

屏幕截图(923).jpg

屏幕截图(927).jpg

屏幕截图(942).jpg

屏幕截图(930).jpg

屏幕截图(932).jpg

屏幕截图(936).jpg

屏幕截图(933).jpg

无标题1352456.jpg

32.JPG

30.JPG

16.JPG

15.JPG

无标题2t543245345.jpg

1.JPG

webwxgetmsgimg.jpg

webwxgetmsgimg (1).jpg

webwxgetmsgimg (2).jpg

webwxgetmsgimg (3).jpg

webwxgetmsgimg (4).jpg

术后第二天复查,肾囊肿囊腔塌陷

34.JPG

33.JPG

37.JPG

27.JPG

肾上腺囊肿

14.JPG

无标题w4636.jpg


丁翔
丁翔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