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登举 三甲
李登举 主任医师
武汉同济医院 血液内科

【22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什么要对激酶突变进行检测?

337人已读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及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具有标志性的细胞遗传学异常---t(9;22)(q34;q11)形成的Ph染色体,分子水平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导致ABL酪氨酸激酶处于持续活化状态。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成为CML一线治疗及Ph+ ALL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大部分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疗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原发或继发耐药,BCR-ABL1激酶区突变是耐药的主要机制。

有研究结果显示,伊马替尼、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耐药的CML患者,半数以上均检测出BCR-ABL1激酶区突变,其中T315I突变比例均为最高。不同的突变对应的TKI耐药不同,突变检测可帮助了解突变状态以优化治疗,指导患者精准用药。


BCR-ABL1激酶区突变检测的时机

对于疗效不佳、疗效丧失或有任何进展迹象的患者均推荐进行突变检测。若初诊时进行突变检测可早期明确突变状态,进而更早指导后期用药。

BCR-ABL1激酶区突变检测方法

外周血即可,二代测序更灵敏!而一代测序法的敏感度只有10%~20%,无法充分满足当前临床要求。新一代的突变检测技术的成熟及临床应用,将显著提高突变检测的敏感度及复合突变的检测能力。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登举
李登举 主任医师
武汉同济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