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军明主任医师针灸治疗妊娠呕吐案一则
近期,有多名孕妇因妊娠呕吐来到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安军明主任医师门诊就诊,经针灸治疗后,所有孕妇的呕吐症状都明显缓解。现择其中一例病案分享如下:范女士,28岁,确认妊娠2月余,自诉自怀孕2周后即开始出现呕吐症状,食入即吐,每天呕吐十余次以上,非常痛苦,多处求治无果,慕名前来寻求针灸治疗。安军明主任医师结合患者的舌脉,四诊合参,给予针灸治疗一次后,患者诉针刺当天只呕吐一次,针灸治疗三次后,范女士诉再未出现呕吐症状,偶有喉间恶心不适,但可耐受,且可少量多次进食、饮水。范女士对针灸治疗效果非常满意。那么针灸何以治疗妊娠呕吐?一起来听听安军明主任医师怎么说。

安军明主任医师介绍到,妊娠呕吐中医称之为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入即吐者,又称“妊娠呕吐”、“子病”、“病儿”、“阻病”。其主要机理为孕后经血停闭,血聚冲任养胎,冲脉气盛,胃气素虚,胃失和降,冲气挟胃气上逆而发本病。
本案中,安军明主任医师针灸治疗主要选穴为:足三里、阴陵泉、内关,攒竹及方氏头针伏脏中焦穴区。其中,阴陵泉穴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腑之下合穴,《难经·六十八难》篇中载:“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合治内腑,故而选取这两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从而改善脾胃虚弱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属于八脉交会穴,交阴维脉。明代刘纯在《医经小学卷之三》中首次载录了“八脉交会穴歌”,其中说到:“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针经指南》中认为:心胸满闷,腹胀腹痛,可针内关缓解。因而选择内关穴可以起到平冲降逆、和胃止呕的功效。攒竹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足太阳膀胱经夹脊与膈、脾胃相连,针刺攒竹穴可以调理气机,使气机通畅,呕吐自除。方氏头针伏脏为总感觉中枢,主治内脏疾患及全身感觉异常疾病,其中中焦穴区主治肝胆脾胃系统疾病。以上诸穴合用,可以使气机调达,从而起到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效果。

稿件来源:针灸推拿康复科 罗涛
稿件审核:针灸推拿康复科 安军明
本文是安军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