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腺样体长大就萎缩?腺样体肥大到底割不割?
一到寒暑假,就是耳鼻喉科医生最忙碌的时候,小孩放假了,就有一大波腺样体将被收割。也有些家长们听到“腺样体长大就萎缩”后,关于腺样体肥大到底要不要割的问题,让太多的宝爸宝妈纠结不已,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件事。

1、 什么是腺样体呢?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作用和扁桃体一样都是淋巴组织,在儿童期具有免疫防御功能,就像一道防线保护着孩子。6-7岁以后,孩子的免疫系统逐渐强大,腺样体也会逐渐萎缩,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但有的孩子小时候,免疫能力不是很强,腺样体位于呼吸道的入口,腺样体适度增生就是为了增强局部的防御能力,更好地抵御外来的病毒,但有时候过度增生,就堵塞呼吸通道了。

2、 腺样体为什么会肥大呢?
腺样体肥大最多见于3-6岁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合并存在。腺样体肥大的病因较为复杂,多认为主要是儿童经常的呼吸道感染导致,就是感冒及鼻窦炎反复发作,腺样体就会迅速增生肥大,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感冒虽然好了,但是鼻塞仍然很严重,还会引起睡眠打鼾张口呼吸;而持续的鼻阻塞,阻碍鼻腔鼻窦引流,大量分泌物储留在鼻咽部,从而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患儿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严重时还可出现呼吸暂停等症状。

简而言之一句话,腺样体的确是身体里的一道免疫系统,但肥大的腺样体不是哟。
3、 鼻内镜检查发现腺样体肥大,是否一定需要手术呢?
很多患儿因为鼻子不舒服进行鼻内镜检查,发现腺样体堵塞后鼻孔,是否有堵塞就需要手术呢,其实不一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就是患儿虽然检查鼻咽部腺样体肥大,但是患儿没有表现出张口呼吸和睡眠打鼾的症状,也没有因为腺样体肥大出现周围结果的炎症(如中耳炎、鼻窦炎)情况,这样是不需要手术切除的。

另一种情况就是腺样体肥大可以进行规范的保守药物治疗,可以控制腺样体炎症使其萎缩、消退。文献表明,在对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效果显著,如果治疗有效,可以在3个月后进一步复查,了解腺样体缩小情况再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4、 腺样体长大就会萎缩,那是不是可以不做手术呢?
“腺样体长大就会萎缩”,这句话没错,但要加一个前提——正常的腺样体!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常规的医学教材都说4岁到8岁期间是儿童腺样体生理性肥大的高峰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但注意我们要加一个前提——正常的腺样体!
肥大的腺样体通常并不会随着发育成熟而萎缩。有个别成年人,二十几岁还去做了手术。而且即便真的萎缩了,10岁以后小孩的骨骼都已经成型,腺样体面貌形成了,的确不用做腺样体手术了,改做正颌手术了,正颌手术是四级整容手术,它的风险性可不比腺样体切除手术低哟。

小结
腺样体肥大到底该不该手术,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看到腺样体肥大就进行手术,需要进行综合的评估及规范的治疗,让小孩得到更有效的治疗,避免腺样体肥大影响患儿健康。

那么,腺样体到底肥大到什么程度才可以选择手术呢?患儿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一定要手术呢?请听下回分解:“保守治疗吃尽苦头,腺样体肥大到多少程度才需要割?”

本文是王再兴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