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甲环酸(传明酸)治疗黄褐斑的几种操作方法
黄褐斑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氨甲环酸用于治疗黄褐斑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1979年一位日本医生在用氨甲环酸治疗成年女性内科疾病时发现有些黄褐斑减轻了,于是他做了大量研究发现这并不是偶然的。现今氨甲环酸在皮肤科治疗黄褐斑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药物。
氨甲环酸(传明酸)治疗黄褐斑的方式;
口服
口服氨甲环酸推荐剂量为250 mg每日2次,连续口服3个月一个疗程。
一般服药1-2个月后色斑开始出现明显减淡,轻中度者通常服用6-12个月可以明显改善。
建议黄褐斑患者最少服用三个月,疗程越长显效越高。请务必遵从医嘱使用。
外用
湿敷使用:早晚使用卸妆棉或者纱布浸泡氨甲环酸注射液,直接敷脸,湿敷进行吸收 也可配合修复,保湿类产品,如医用面膜等
注:对于屏障功能不正常的,早期外用传明酸会有轻微扎刺感,故建议进行屏障功能的修复后,再进行使用;
可以单独或者与谷胱甘肽或者VC等成分复配加在水光里,进行水光注射,也可以通过滚针进行导入
常见的氨甲环酸注射液规格有5ml:0.25g和10ml:1.0g的,一般每次使用0.1-0.2g左右就够了。
普通美白剂量用0.1g,祛斑剂量可加大用0.2g。
例如上图是5ml:0.25g的规格,那么2ml就是0.1g,所以我们配美白水光,直接抽2ml配到水光针里即可。如果是祛斑,那就再加大一倍量。
联合治疗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已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但黄褐斑是一种比较复杂且容易复发的皮肤色素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联合其他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快更持久。
a.离子导入:可以导入传明酸精华,左旋VC、氨甲环酸、烟酰胺等。
b.调Q1064激光、1550/1540点阵激光、强脉冲光等光子和激光治疗,在黄褐斑的治疗中作用显著等。

C6 1550 OPT
不同类型联合治疗方案
黄褐斑的临床分型分为以下几种
传统分型
根据皮损的分布部位可分为:面部中央型、颧骨型、下颌型。
根据伍德灯下皮损的不同表现可分为: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不确定型。
非传统分型
根据黄褐斑皮损处皮肤屏障及微环境的改变和VISIA皮肤评估结果为根据将黄褐斑分型
1.皮肤屏障功能正常型(下图)

诊断要点:红色区正常情况下,肉眼色斑及棕色斑的分布状况。
治疗方案:
a,以调Q分解色素为主,选择波长1064nm,大光斑8-10mm,能量200-400mj。
b,配合导入传明酸,5-7天/次c,配合口服氨甲环酸。
2. 皮肤屏障功能非正常型(下图)

1.伴血管扩张型黄褐斑、伴炎性刺激型黄褐斑、伴含铁血黄素沉积样黄褐斑。
诊断要点:红色区成像改变与棕色斑分布特征。

2.伴炎性刺激型黄褐斑举例:黄褐斑伴发酒渣鼻样皮炎
诊断要点:棕色斑分布状况与红色区成像特征。

3.伴含铁血黄素沉积样黄褐斑
诊断要点:肉眼色斑、棕色斑、血管状态3者的吻合度。
治疗方案:
a.以修复皮肤屏障为主,每天配合外用表皮生长因子,传明酸精华,3-5天调导入1次传明酸并配合修复敷膜。周期2-3个月,根据修复程度调整修复周期。
b.屏障稳定后可介入调Q1064治疗。根据目前对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与治疗难度,发现皮肤屏障功能在黄褐斑的发病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5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中明确提出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在黄褐斑中的重要性。
氨甲环酸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
1、肤色暗沉发黄
2、皮肤干燥、肤色不均匀
3、老年斑、黄褐斑
不适用人群
1、重度敏感型肌肤慎用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3、月经不调或月经量少的人慎用。
4、有血栓史患者(脑血栓、心肌梗塞、血栓性静脉炎等),有消耗性凝血障碍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