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机理是什么?
传统脊柱外科的观点:哪里有压迫,就从哪里减压
简式技术微创的观点:哪里有压迫,就从哪里躲开

面对钉子户有两个策略:第一强拆,第二惹不起,躲得起,咱绕着走
简单说: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机理就是,在硬膜囊的背侧扩大椎管的直径。为什么是背侧不是腹侧或者说前路或者侧路?脊柱的前方和侧方有重要的腹腔脏器,走前路和侧路需要全麻手术。后入路遇见的是皮肤、肌肉、椎板、黄韧带,都是相对不重要的组织。后入路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实施。

红色箭头实施腰椎管前路或者侧路手术比较风险,后路手术路径短、没有重要的脏器当然相对安全
脊柱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创入路
通过内镜的引导,能够在较小的切口下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这使得医生可以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对造成椎管狭窄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内镜手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局部麻醉
仅对手术部位及周围区域产生麻醉作用,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通常意识清醒,能感知手术区域以外的感觉。麻醉过程风险相对较低,并发症较少,如局麻药中毒、过敏反应等,但程度通常较轻微。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如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患者能在手术中与医生交流,可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但能及时反馈自身感受。对避免手术医生损伤神经有极为重要的提示作用。
三、微创减压
使用微创的工具,比如各种动力工具,辅助工具。在微损伤情况下,解除神经根硬膜囊受到的压迫。增生的骨质、增厚的黄韧带、肥大增设的小关节、小关节囊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等导致椎管狭窄、压迫神经的常见原因。去除这些致病因素后,能够有效地扩大椎管的空间,减轻或者彻底消除了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

术前术后,能够看到减压的路径

3维图像观察手术的区域
四、维持稳定
微创手术在去除致病因素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脊柱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避免了术后脊柱失稳需要实施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等治疗方法。因此避免了融合手术的种种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五、眼见为实
内镜下的清晰视野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情况,加上患者的准确反馈,确保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

直视下可以硬膜囊、神经根、周围的椎板,黄韧带已经被完整切除

接近完整的腰椎黄韧带,最大直径接近3厘米
六、早日康复
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严重,疼痛小于6分,不要做手术。微创手术也不做。如果疼痛大于6分,走不了远路,严重影响生活了,做一个微创手术即可。人仅仅活一辈子,一定不要活在痛苦中。以现在的微创技术和理念,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6年41000多人的统计,手术的优良率可以达到96%。任何手术术后一定有返修的概率。我的数据库9千例左右的统计,返修概率在2%左右。返修的患者多数是年轻的患者,即使返修手术,大多数依然是微创手术。需要实施开放返修的概率在千分之一了。

视频说明:患者来自于高原地区,交通非常不方便。右膝关节做过关节置换手术。左侧剧烈腰腿痛4-5年病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总之,脊柱内镜下微创手术通过精准去除致病因素、减少创伤、改善神经环境、加快康复等多方面的作用机制,来达到治疗腰椎管狭窄、缓解症状、恢复患者功能的目的。
本文是张西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