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檀谊洪 三甲
檀谊洪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甲状腺外科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949人已读

一、什么是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甲状腺滤泡型肿瘤是常见的一种甲状腺肿瘤,而不是普通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其特点是会持续增长和恶变,主要分为良性的滤泡腺瘤和恶性的滤泡癌(占比10-15%),滤泡癌可分为微小浸润型及广泛浸润型两种亚型,其恶性风险较高,易发生骨及肺的远处转移,严重程度高于最常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二、如何诊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通常依靠B超和细针穿刺病理来鉴别,而病理最为关键。但是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诊断,目前主要依据B超,典型的超声表现有:

1. 类圆或者椭圆形

2. 实质性低回声或者等回声

3. 有声晕(包膜)

4. 环形血流信号

声韵.png

环型血流.png

三、为何穿刺细胞学无法诊断和鉴别滤泡性肿瘤?

穿刺细胞学病理检查,良性的滤泡腺瘤和恶性的滤泡癌均表现为滤泡上皮增生,两者并无差异,无法鉴别。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甲状腺细胞病理报告系统,滤泡性肿瘤或疑似滤泡性肿瘤,一般穿刺病理报告为Bethesda Ⅳ类,恶性风险为15%~30%, 通常建议行腺叶切除术。只有手术医生把甲状腺病变切除后,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每个肿瘤切片的包膜,是否存在血管和包膜侵犯,才能判断究竟是良性还是恶性,由于过程复杂、工作量较大,通常需要三个工作日。

而甲状腺乳头状癌,只要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典型异常特征(核大、核沟、包涵体等),就可以诊断。

四、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如何治疗?

由于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无法鉴别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良性还是恶性,因此超声诊断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者,甲状腺外科治疗规范为手术切除病变所在的单侧甲状腺,不建议消融治疗,因为滤泡性肿瘤一般较大,很难消融彻底,就算良性后期也会快速增长。如果是恶性,更延误了治疗,等发现肺部、骨骼转移才治疗为时已晚。临床上诊断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者,手术切除后常见的病理有三种结果,对应的处理方式如下:

1. 术后病理良性的滤泡腺瘤:无需处理。

2. 术后病理微小浸润型滤泡癌,服用左甲状腺素片抑制肿瘤复发,定期复查。

3. 术后病理广泛浸润型滤泡癌,再次手术切除剩余的对侧甲状腺,放射碘治疗,服用左甲状腺素片抑制肿瘤复发,定期复查。

五、基因检测的意义

RAS基因突变和(或)PAX8对诊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有一定价值,但是准确性不高,临床并未推广使用,

六、甲状腺滤泡癌的预后

微小浸润型滤泡癌预后相对较好,若手术时肿瘤直径<4cm、年龄在45岁以下并且未发生转移,一般问题不大。但是广泛浸润型滤泡癌的预后,类似于低分化癌,若手术诊断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檀谊洪
檀谊洪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甲状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