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湘斌_好大夫在线
9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成功为超大瓣环、横位心患者实施北方地区首例Evolut PRO+34mm瓣膜植

发表者:潘湘斌 人已读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带领团队王首正教授、赵广智教授等,成功为一名超大瓣环、横位心的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伴中大量反流患者实施了院内首例Evolut PRO+瓣膜植入,这也是北方地区首例34mm瓣膜植入的创举。

该患者瓣环径较大且存在横位心,不利于提供充分锚定力,增加了术中瓣膜定位释放的难度,术中操作必须极为慎重,以防瓣膜移位和瓣周漏的发生。面对此病例,手术团队通过细致的术前评估和精确的手术规划,采用了全球第四代介入瓣膜Evolut PRO+ 34mm型号,为患者完成主动脉瓣置换,再次实现了在TAVR领域的技术突破。

病例资料

65岁男性患者,165cm ,74kg,以“活动后胸闷、心悸1年余、加重2周”为主诉入院。

既往有外科腰椎手术史。

入院诊断: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窦部扩张;甲状腺结节。

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伴中大量反流,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主动脉窦部增宽,左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术前冠脉CT平扫未见钙化灶,呈右优势型,各支冠状动脉未见明确有意义狭窄。

术前CT评估示

三叶瓣,右无之间存在部分钙化融合脊,舒张期可见瓣叶关闭不全;

周长导出瓣环直径31.4mm(Evolut PRO+ 34瓣膜oversizing 8%),LVOT-3mm 直径32.8mm,LVOT-5mm直径34.1mm;

左右冠脉开口高度可,左窦瓣叶偏长,LCA开口可见瓣叶结构,SOV较大,VTC测量>6mm,冠脉风险不高;

双侧入路内径可,右侧股动脉分叉位于股骨头上缘水平,左侧位于股骨头下缘水平,髂总散在钙化,升主扩张最大约52mm;

瓣环平面夹角67°,横位心,结合右无融合,实际角度更大;

收缩期左室扩大,考虑心功能不佳。

主动脉根部评估:

主动脉瓣上评估:

冠脉风险评估:

外周入路评估:

收缩期心室大小评估:

手术策略

本例患者为65岁男性,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伴中大量反流,右无之间存在部分钙化融合脊,周长导出瓣环直径31.4mm,(Evolut PRO+ 34瓣膜oversizing 8%),LVOT-3mm 直径32.8mm,LVOT-5mm直径34.1mm,超大瓣环,横位心。经手术团队综合评估,拟以右侧股动脉为主入路行经导管TAVR,拟植入Evolut Pro+ 34mm人工瓣膜,不预扩、后扩。

植入策略:直接植入PRO+34瓣膜,深度控制在3mm,初始定位在0位或更高位置开始释放。

手术过程

主动脉根部造影;

瓣膜初始定位释放;

第一次释放到80%造影评估,小弯侧深度过深;

第一次半回收调整后再次释放-位置几乎没有变化;

更换Lunderquist导丝后,调整更高位置第三次释放,瓣膜弹出;

完全回收后,第四次调整深度后释放到80%;

造影评估-深度与第一次接近,小弯侧依然过深;

半回收后第五次释放,大弯侧负位;

瓣架底部打平后反复造影评估-确认瓣膜无下滑;

瓣膜完全释放;最终造影评估-瓣膜稳定,深度合适,无瓣周漏。

术后即刻超声

主动脉跨瓣流速:1.6m/s,峰值跨瓣压差:10.2mmHg,瓣周漏:未见明确瓣周漏。

术后总结

TAVR病例各有特点,术前需仔细分析CT影像,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特点,制定出详尽的手术策略。潘湘斌教授团队深入分析了患者超大瓣环、横位心的特殊解剖条件,精心规划了最优的选型和释放策略,确保患者能够最大程度地获益。因瓣环巨大,瓣上限制较重等多方面解剖因素,对瓣膜的封堵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有效减少瓣周漏的风险。经过团队的全面评估和综合考虑,最终决定选用市面上最大的Evolut PRO+ 34mm瓣膜。能够适应较大的主动脉环,为术者提供了更多的操作选择,Evolut PRO+优异的稳定性和精准定位释放的优势,也成为本例大瓣环反流合并狭窄手术的首选。

潘湘斌教授团队凭借其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成功实施了这一高难度手术,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临床改善,也推动了我国在TAVR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团队将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始终以守护心脏健康为己任,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专家简介

潘湘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云南阜外医院执行院长,深圳阜外医院执行院长。男,中共党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心脏内、外科双博导,受聘担任美国胸外科医生协会(STS)、欧洲心脏协会(ESC)、心血管介入协会(SCAI)及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外籍资深专家。潘湘斌教授发明以单纯超声引导为核心的介入技术体系,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器械、设备一体化中国方案。16项技术为世界首创,获40余项国内、外专利,多项产品在中国及欧洲上市。超声引导介入技术及系列产品具有“保护患者、保护医生、减少创伤、节约费用、易于推广”的明显优势,甚至可以在门诊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显著节约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以原创技术为依托,发明超声移动手术车等设备,使心脏手术从“重大手术”一跃成为“上门手术”,可以走村串寨地挽救患者,创造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模式。潘湘斌教授的原创介入技术体系以巨大优势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多次受邀赴德国、法国、英国、柬埔寨、孟加拉、越南、泰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场演示手术,多次出色完成国家医疗外交任务;其主编的教材被欧美专家翻译成英文,培养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土耳其等三十余个国家的学员;圆满完成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大慢病防控关键技术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及评价研究”项目,获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支持,获世界卫生组织科技创新奖、“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受到WHO总干事高度赞誉。

王首正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三病区副主任,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2012年在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访学,201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同年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同时具备心脏外科手术资质和先心病、瓣膜病介入手术资质,擅长: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返流、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返流、三尖瓣返流的介入修复或置换以及常规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的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已主刀完成各类外科手术300余台,主刀完成先心病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EER)等介入手术300余台,临床疗效良好。主持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课题1项,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赵广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三病区,擅长: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返流、置换以及常规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的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

· END ·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