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现代技术会促进“后人类”时代的到来吗? —手术医生与眼科患者手术后的体验、对话与遐想(患者同意发布)

发表者:李文生 人已读

在喧嚣炫目的都市生活中,殊不知对于自我身体的关注与崇拜,已成为当今之消费主义时代最前卫的一种时尚—健身、瑜伽、美容美体、增高减肥、脱毛白肤……身体崇拜话语亦即最流行的身体权力话语、身体美学话语。

而弥漫在社会生活各个角度、甚嚣尘上的消费主义,正是以人的感性生命为轴心而运作的。绝大多数供人消费的物品正是为了让人在身体上获取更大更多快感的欢娱和享受。

人的感性生命感官快感被置于价值评判体系的最高层面。价值不再像在传统社会中那样以各种抽象的理念为基石,而是以人的自然感性生命为支柱。

然而世所公认,在人类所有身体感官中,眼睛感官带来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在其中更占据中心的、最重要的地位。赞美眼睛及其美妙之视域相关的语词,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美不胜收,车载斗量……

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身体的感性快感已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了现代生活的图腾。尼采对此有一段精到的描述—

切记,要以肉身为准绳……因为,身体乃是比陈旧的“灵魂”更令人惊异的思想。无论在什么时代,相信身体都强似相信我们无比实在的产业和最可靠的存在……

这与心灵—身体身心二分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哲学的认识迥然不同。事实上人并不是纯然理性的动物,人的在世存在首要的并非心灵或意识的存在,而首先恰恰是一种身体性的存在,即切身化的存在。

对人来说,身体不仅是物质性的肉体,也是心灵与身体合一的身体,是与世界共生共存的“世界之肉”(chair du monde 或者 flesh of the world)。人不可能脱离身体仅靠心灵或思想存在,身体赋予人所经验的世界以意义。

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传统哲学一直都主张把身体从认识自我与世界的过程中清除出去,而后现代主义哲学不仅把身体从精神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并认为只有身体才是人之个体存在于世界的根基以及朝向并融入世界的动力与源头。

毫无疑问这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一次巨大的冲击。

然而,传统的追求普遍规律及秩序的认识方式,不符合身体本身的未定性甚至某种若隐若现的诡奇性……

因为被我治愈的一个又一个原本早已濒于绝望的眼疾患者,以他们全新的身体体验,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清晰世界……

身体及其建构人类经验的方式如何影响了关于自我的体验,这个问题姑且留待人们以后探究。然而……激动和发自心底的感激之余,患者们似乎都在向我传达这样一种意念或感悟:理性、想象和意义生成的基础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当下状态中的身体,因为身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认知的视角和可能的限度,由此生发出联想、想象……对未来的生活设计、美好憧憬乃至某种仿佛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望着被我治愈的患者们高兴的脸庞,不期然而然地,我的脑海中闪现出梅洛·庞蒂存在主义哲学家有关身体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无论是一个崭新意念的萌生,抑或驱动我们每一次行动的内在动力的产生,其实都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身体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

“从上海延安西路内环高架桥上一路驰下,回眸望去,金灿灿的晨曦背景下,天际线上都市高楼耸立的剪影格外清晰,令人充满诗意的遐想。”一位双目黄斑劈裂超高度近视患者谭教授康复后,一天凌晨从外地开车赶来上海复查刚刚见到我时就兴高采烈地说,眼睛治好了,看到美好的景色心情愉快。

谭教授是一位非常特殊的患者,又由于特殊的经历,如今我们已经成了彼此可以倾心交流的挚友。

生活中充满神奇!在复查时,谭教授裸眼视力右眼达到了1.2,左眼竟轻松看到了2.0。

而在去年我给他做手术前,他的双眼矫正视力左眼1600度勉强能看到0.08,右眼配置2200度高度近视眼镜竟然0.01都无法看清!而我给他装了多功能人工晶状体以后一年复查,右眼和左眼的远、中、近视分别恢复到了1.2、1.0、0.5和2.0、1.0、0.63,这是大多数正常人都达不到的视力,怪不得他康复后4个月、差不多60岁时还有勇气去学习驾驶小型固定翼飞机。这应该是我行医近30年以来遇到最“奇葩”的事情啦。

坦白地说,像他这样的例子确实较少遇到,但是并非唯一。印象最深的还有几年以前被我治愈的王女士,她告诉我说:“手术装了多功能人工晶状体以后好像重生了一双眼睛!”

植入人工晶体,从最初为患者解除了眼视力晦暗朦胧痛苦的喜悦中逐渐平静下来之后,我不由开始思考一个颇为有趣的哲学问题—科学医学发展至今日并展望看得见的未来,人类的肉体已不再是原先纯粹的自然肉体或生物肉体,它将会被镶嵌进许多高科技物质、高科技产品,诸如各种人造器官、人造血液、人造皮肤、人造肢体、人造基因、人造软件……

我进一步设想,到那时,恐怕精神也不再是原先纯粹的肉体精神或社会精神,而是镶嵌进许多后天的人造精神、人造大脑、人造记忆、人造思维,比如人类的眼睛可以同时是一架照相机、摄像机,人类的耳朵可以同时是一台收录机,人类的大脑可以同时是一部快速和大容量的记忆与存储装置。

或许同为科技或人文专业学者职业的缘故,我和患者、现今的朋友谭教授时不时一起在医学科普、人文哲学乃至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交流心得,他向我提到了经过医学改造后获得升级的人类—即“后人类”这个概念。不经意间,我竟闯入了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一个最富争议性的领地。

“所谓‘后人类’,是指人类以当代高新科技为基础,凭借大尺度想象,将纯粹的自然人进行设计、改造、升级后,产生的一种智力高度发达的‘新型人类’。这样的新型人类被称为‘后人类’,‘后人类’可望实现身体的不朽乃至生命的永生。‘后人类’被认为代表了人类的演变的方向”。

患者谭教授说道:“李院长你以你精湛的技术和一流的材质给我换上了一双‘鹰眼‘,这让我对之前曾持保留和谨慎态度的—人类是否应该升级为更好更强的‘后人类‘的话题,一下子转变为持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了!”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后人类”?这个名称,我还真的是头一次听说。看到他眼睛痊愈后如同重获新生的神情,受到他的感染,我浏览了有关“后人类”的资料。

真是不看不知道,这一看,禁不住感慨良多—人类进入“后人类”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的身体被技术化,即身体的赛博格(Cyborg 是为 Cybernetic - organism 的缩写)化。

Cyborg 始于航天业,是指机器和技术参与人体形成超越生物限制的新身体。这种被重构的身体,是“一个控制有机体,一个机器与生物体的杂合体,一个社会现实的创造物”。其后拓展到生活领域和临床医学领域,前者如整形美容,是技术化身体或者身体被技术化的社会化方式;后者如器官移植,从肢体移植到肝肾移植再到心脏移植。

人的身体技术化向纵深领域展开的方向,就是芯片更新大脑和大脑移植……

而我现在给患者带来重获新生幸福感的人工晶体的置换,岂不也正属于人类走向“升级”版的先声?

“后人类”社会进程全面加速敞开的时间,库兹韦尔认为,其起点大约会在2030年。

该来的总会来的,既然如此,与其杞人忧天,倒不如打起精神,以十二分的热情,迎接人类技术新纪元曙光的降临吧!

该文发表于《科技视界》杂志2024年14期,同意转载。

参考文献(省略)

本文是李文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