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罗忠光 三甲
罗忠光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消化科

肠癌患者如何运动?一文教你选择运动处方

56人已读

众所周知,运动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参加休闲体育锻炼最多的人群与最少的人群相比,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降低10%。作为最简单的运动方式,增加每日步行量也可以降低中老年人的全因死亡风险以及肿瘤发生率。

但罹患肿瘤后,患者对运动有不同的观念:一些人认为生病了就要少动少消耗,保存体力才能战胜病魔;还有人认为患肿瘤是由于以前的生活习惯不够好,应积极改变以前的生活状态,加强运动、强身健体。

那么肿瘤患者到底是否应该运动?具体该选择哪种运动?强度、频率如何?本文将以肠癌为例,为大家解答上述疑惑,力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癌症患者提供一份简易运动指南。

癌症患者应该进行运动吗?

国内外指南一致认为,运动测试和干预对肿瘤患者通常是安全的,并且每个肿瘤生存者都应该“避免不活动”,运动干预在肿瘤诊疗整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2018年公布:相比久坐不爱动的癌症患者,治疗前后积极锻炼的患者死亡风险可降低40%。有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可加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放化疗引起的疲乏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降低死亡风险等。肿瘤患者可以安全地进行运动训练,以改善其心血管状况、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疲乏和缓解抑郁情绪。

规律的中低强度运动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维持肠黏膜屏障的稳态,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并且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睡眠质量,显著降低患者疲乏感。此外,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肠癌化疗患者的行动能力和耐力,放松肌肉,减少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这些对于肠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

02

运动前应该进行怎样的准备?

由于癌症患者所患癌症的类型、程度、治疗方法不同,其出现的症状、副作用以及对运动耐量产生的影响也会不同。因此在开始运动之前,有必要向主诊医生咨询,部分患者需进行运动前心肺等功能评估与测试

对于大多数肿瘤患者而言,不需要专门评估就可以开始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即步行或骑自行车,进而逐渐进行康复训练或制定更灵活的计划。

但是也有少部分合并严重疾病的肿瘤患者,不适合进行运动。如生命体征不稳定,特别是脑出血或者脑栓塞急性期的患者,如果这个阶段进行运动很容易出现二次发病。再者是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下肢静脉血栓,如果这个阶段进行运动有可能导致栓子的脱落,出现肺部栓塞引起患者呼吸困难而致死。近期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同样不适宜运动。

总而言之,癌症患者在进行运动前应充分地与医师进行沟通,排除运动禁忌症,有条件的患者可以接受运动评估与测试,进而选择自己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运动评估与测试

如何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目前被证明对防治癌症有效的三种运动是:

(1)有氧运动

以有节奏的,重复的动作调动身体中的大肌肉群;例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跳有氧舞蹈。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肠癌患者的运动与疾病预后呈剂量-反应关系,适当时间体力活动或锻炼(每周约300 min)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肠癌复发和死亡率。

(2)抗阻运动(力量训练)

通过逐步增加运动阻力来使肌肉更加强壮;例如举重拉弹力带引体向上俯卧撑力量训练器械等。早期肠癌手术后康复期的患者可以在有监督及保护措施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术后抗阻力锻炼,它能够减轻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而导致的功能减退。但不推荐中晚期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期间进行大量的抗阻力运动。

(3)柔韧性运动

基本上是在拉伸肌肉,以保持肌肉弹性并保持关节自由运动。例如瑜伽太极拳泡沫滚动伸展运动。瑜伽常被推荐用于无相关禁忌的肿瘤患者癌症相关疲乏管理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疲乏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程度。

有氧运动、力量和耐力训练与柔韧性运动

就运动时间而言,美国运动医学院建议,对于处于康复期的且无运动禁忌症的癌症患者,每周进行3次不少于3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至少持续 8~12周,每周进行2次至少20~30 min的抗阻力运动,重复至少两组,每组8~15次,具体运动强度及运动量应视自身疾病情况及运动前评估而定。

对于接受结直肠手术的患者,《结直肠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要求,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轻度活动1~2 h(如站立等),而后至出院时每天下床活动4~6 h,有助于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04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尽管运动对于绝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是安全且有益的,大家在运动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1)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血细胞计数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前,应避免到公共体育场所锻炼。

(2)对于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应避免长期到含有氯化物消毒剂的游泳池锻炼。

(3)不宜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过度疲劳而降低自身免疫功能。

(4)保持呼吸顺畅,遇有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停止运动。

(5)如遇到体温升高,病情复发,某些部位出现出血倾向,应停止锻炼,以免意外发生。

(6)结直肠癌术后造瘘者应注意避免腹压过高,以免形成瘘口疝。

(7)手术后应该注意预防切口裂开。

(8)带有中心静脉导管(如PICC)者应注意肢体活动幅度。

运动乃良医,不仅可以帮助人体保持最佳的状态去和癌细胞做斗争,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还可以帮助保持身心的健康。无论多大年龄,从现在开始运动都不会太晚。趁着天气回暖,我们不妨一起运动起来!

参考文献:

《中国恶性肿瘤患者运动治疗专家共识》

《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3)》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 for cancer survivors》

《Exercise Guidelines for Cancer Survivors: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Roundtable》

《ACSM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and Cancer》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罗忠光
罗忠光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