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秦耿 三甲
秦耿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消化内科

什么是胃间质瘤?

666人已读

胃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

一、病理特征

1. 大体形态

胃间质瘤通常表现为胃壁内的肿块,可向腔内或腔外生长。肿瘤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数毫米,大者可达数十厘米。肿瘤切面多为实性,质地可硬可软,颜色可呈灰白色、灰红色或暗红色,有时可见出血、坏死及囊性变。

2. 镜下特点

主要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两种细胞可单独存在或混合出现。细胞排列方式多样,可呈束状、编织状、弥漫状等。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核分裂象计数、肿瘤大小等指标,可将胃间质瘤分为极低危险度、低危险度、中等危险度和高危险度。

二、免疫组化表现

1. CD117(KIT)阳性:是胃间质瘤的重要诊断标志,绝大多数胃间质瘤表达 CD117。

2. DOG1 阳性:在胃间质瘤中也有较高的表达率,与 CD117 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3. 部分胃间质瘤还可表达 CD34、SMA 等。

三、预后因素

1. 危险度分级:危险度越高,预后越差。

2. 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计数:肿瘤越大、核分裂象计数越高,预后不良的风险越大。

3. 手术切除的完整性: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4. 基因突变类型:某些基因突变类型与预后相关,如 KIT 外显子 11 突变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而 PDGFRA D842V 突变的患者对传统靶向药物治疗反应较差。

胃间质瘤的病理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秦耿
秦耿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