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顾超 三甲
顾超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中医内科

你知道吃饭七分饱背后的意义?

131人已读

古人说:“吃饭要吃七分饱”,这句话在顾医生的治疗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

有些失眠的患者,不建议晚上吃太多,古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

有些肥胖的患者,不建议吃饭太饱,古人云“少嗜欲为贵,节食以去病”;

有些焦虑的患者,不建议吃太多,古人云:“多思伤脾”;

有些痰湿重的患者,不建议吃太多,古人云:“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负担重,气血生化不足。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吃着吃着突然饱了,这是由于胃的反应相对会慢些,当吃到7-8分饱的时候,其实已经足够了,也就有了吃7分饱,不得胃病的说法。孔子主张“食勿求饱”“节食安胃”。食勿求饱,节食安胃,微饿,才守得住健康。七分饱,三分饥,口中是意犹未尽的余香,腹中是恰到好处的满足。

“七分饱”主要是适用于体重偏重、体力活动少的人。但对于身体虚弱的病人、过瘦的人、尚处于生长发育期未成年人,最好不要盲目减少食量,以免影响健康。

从健康的角度看,7分饱让你更健康,但是这里的7分,顾医生觉得更多的是一种适度,这个“度”,更多是留余地,保持适度“饥饿”,是一种人生智慧,凡事都应该有“七分饱”的分寸。

七分饱是一种人生智慧,凡事都应该有“七分饱”的分寸,但是要有度,留余地。比如:

倒茶讲究七分满(满杯),留出水面到杯口的三分距离,茶不会溢出,水不会烫手。

说话讲究七分保(保证),留出三分余地,话不会出错,事不会少做。

喝酒讲究七分醉(微醉),留出三分清醒,话不会瞎说,事不会乱做。

运动讲究七分止(停止),留出三分体能,身体不会过劳,气血不会过伤。

发脾气七分可(适可),留出三分余地,事情不会太绝,关系不会太僵

七分饱,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苛求圆满,凡事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尽,不要把事做绝,要给自己留退路。

南宋士大夫王伯大《四留铭》里说: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

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顾医生认为,

七分饱,才能嘴里有味道,才有下一次

七分饱,才能事情有余地,才能有未来

七分饱,才能心里有空间,才能更宽容

心存感恩,悠然坦荡,真诚淡然,取舍有度,快乐幸福。

顾超
顾超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