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科普|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疼痛知名专家安建雄博士团队
“安教授,真的是您啊,您真的来潍坊,太好了!”宋女士边问候,边做自我介绍,由于戴着口罩,安建雄教授打量了半天,很快想起眼前这个中年妇女是自己曾经治疗过的一名疼痛患者。
“我想起来了,你怎么来了,又开始疼了吗?”安教授关切地询问。“没有,没有,我听说您在潍坊,就想过来看看您,顺便复查一下。”宋女士连忙解释道,“真是缘分啊,没想到您居然来我们老家工作了!”
而这段医患缘还得从6年前说起。
宋女士是一名老师,2016年的一天,当时53岁的她突然感到腹股沟有些疼痛。去医院检查,一开始医院认为是更年期引起的,就简单开了一点药,但吃了一个星期,没什么效果。“又去医院检查,医院建议拍个片子。”宋女士立即去拍了核磁共振,结果令人吃惊,医生告诉她,她两侧股骨头都开始坏死了。“我快吓死了,这可怎么办呢?”宋女士说她当时还没有退休,竟然得了这种病,如何是好呢?“我问医生怎么办,医生说,等完全坏死了就换关节吧。”
医生的回答让宋女士的心情跌入谷底,再加上关节处疼痛的折磨,“那段时间,感觉整个人生都毁了,如果换了关节不就成残疾人了?后半辈子不就完了吗?”
而实际上,医生的话并没有错,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下,关节置换依然是很多医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唯一方法,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无奈地接受这一选择,命运和生活从此改写。
但宋女士不愿接受现实,她相信应该还有另一条路可走。幸运的是,她找到了这条新路。“我侄子的同学说他的老师安建雄是世界级的疼痛专家,他应该能治好我的病。”宋女士立刻动身去北京找到了安教授,安教授的第一句话,让宋女士知道,她找对人了。“安教授对我说,你自身上的器官都是父母给的,岂能随便换?”
这句话,让宋女士感觉久违的温暖与信心。安教授给宋女士实施了他独创的“三氧综合疗法”,不需要手术,更不需要更换关节,只需要在影像引导下将三氧精确注射到股骨头坏死病变部位即可。“前后两个疗程,注射了20天,就不疼了。”宋女士说,后来她到上海帮忙看孙子,此后的6年间,她没吃药,也没有打针,病就这样奇迹般地好了。
“我现在每天走一万多步,没有任何不适。”宋女士告诉记者,她在上海期间加了安教授的微信,得知他目前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之前去北京太远了,现在安教授来了潍坊太方便了。”一周前,宋女士从上海返回昌乐,一是想看望一下安教授,一是想再复查一下,以免看孩子劳累再复发。宋女士说“安教授是我的恩人,我希望所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都能像我一样幸运地找到安教授,治好自己的病。

2022年安建雄博士团队在美国介入疼痛医师协会官方杂志发表三氧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成果,标志着修复替代置换手术成为可能
据悉,安建雄教授团队从2013年开始探索影像引导下髋关节三氧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和机制,与德国临床免疫学会主席Harald Renz教授及美国匹兹堡大学麻醉学与围术期医学系John Williams教授等同行紧密合作。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发现三氧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率超过90%,有显著疗效的也超过63%,包括部分三-四期在内的多数病人可以到达临床痊愈,即恢复一般生活和工作能力,少数病人可以达到解剖痊愈。
安建雄教授团队还对部分病人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三氧治疗股骨头坏死与免疫调节、红细胞氧输送和细胞分裂等相关基因的调控相关。综合实验研究、影像证据和临床现象,研究团队提出三氧治疗股骨头的可能机制:首先表现为坏死股骨头及周围组织水肿和炎症减轻;继而损伤血管的修复和侧支循环建立;逐渐修复血供后,坏死的股骨头及周围组织改变会缓慢恢复。安建雄特别提出,由于成年人骨骼系统代谢和更新极为缓慢,对于早期病人功能和结构恢复速度较快,但对于晚期病人,虽然多数髋关节功能得到一定恢复,但结构的修复需要漫长的时间,对于晚期股骨头坏死病人,经典的关节置换术仍然是国际主流治疗方法。
安建雄教授团队不断改进和创新,将三氧疗法配合神经血管调控,以及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疗法,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并把这一技术扩展到膝关节、肩关节,腰椎椎间关节等骨关节疾病的治疗。

所有把疼痛研究明白,让患者过上无痛生活

中国疼痛知名专家安建雄博士
安建雄: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教授,民盟中央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匹兹堡大学麻醉学客座副教授,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创始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区域麻醉与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常务委员兼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组组长,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院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特聘教授,麻醉学院名誉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主任。
先后主持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首发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长期从事麻醉深度与认知功能、麻醉学原理治疗顽固性疼痛和失眠的创新研究,创建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和丘脑痛三种新型蛇毒模型,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践行“病人自控睡眠”为主线的多模式睡眠治疗顽固性失眠,国际上率先用神经节三氧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慢性盆腔痛,影像引导下三氧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等创新成果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专题报道。
主编3部著作,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2018年被中国医师协会评选为“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2020年第六届医学家峰会上获“十大创新医学专家”(排名第一)。2013年和2014年成功完成渐冻人吕元芳和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剖宫产麻醉和重症监护治疗,2020年瘟疫肆虐时挽救生命垂危的渐冻人王甲。

王若国 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在读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院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主治医师,参与省级课题4项,2021年在安建雄教授指导下于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院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访问研究一年,研究方向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股骨头坏死和丘脑痛等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和创新治疗。
本文是王若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