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血管瘤吗? —“鹤吻痕”与“天使之吻”!
场景一:医生,你好,我宝宝现在2个月,出生时额头中央三角形斑块,两眼角有血丝网状斑块,哭闹时颜色加深,尤其是一热一着急特别明显------

场景一 额部及眼睑红斑,哭闹时明显

场景一 额部及眼睑红斑,安静时变淡
场景二:医生,你好,我宝宝出生以来额头正中间有两条竖红印,到现在一直没有消。出生时红印是鲜红色的,现在感觉像是褐色。红印表面光滑,没有突起,也没有扩张,按压时会褪色,不按压时立刻恢复,宝宝哭闹时或者用力时,红印会加深,还有凹陷下去的感觉------

场景二额部两天竖红印,出生时鲜红色

场景二长大后颜色稍淡,褐色改变
场景三:医生你好,我宝宝出生时就有,脖子后面,后脑勺下面,不规则红斑,用手挤压后大部分恢复正常颜色,没有凸起,在老家县城医院就诊过,医生说是血管瘤------

场景三后脑勺红斑,医生说是血管瘤
在日常门诊及网上会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上述病例,有些家长甚是焦虑,其实这些病例大部分都不是血管瘤,而是今天我们要讲的中线型微静脉畸形,又称“天使之吻”或者“鹤吻痕”!
鹤是西方传说中送子鸟,传说中仙鹤总是抓着婴儿的背部或者颈部将其送给孕妇,这些红印就是仙鹤留下的“吻痕”。“鹤吻痕”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天使之吻”,是因为在传说中天使亲吻婴儿额头及眼部而留下的印记!
中线型微静脉畸形,属于先天脉管畸形之一,是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从而导致扩张所引起。病灶主要位于中线部位,以额部、眼睑、枕部以及上唇人中等中线结构高发,属于先天发育畸形,但通常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随年龄增大而逐渐消退,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完全消退。有些颜色减退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消退并伴随终生,通常在安静状态下基本显示不明显,情绪激动时额部红斑就显示出来了。有时妈妈或者爸爸带患儿来就诊时,我们也发现部分患儿妈妈额头也同样有残留的“天使之吻”,但尚不得知是否与基因遗传有关。

患儿爸爸也同样有“天使之吻”
此类疾病主要影响外观,对身体健康无影响。治疗上主要以观察为主,大部分到2-3岁可达到一个满意的消退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还有小部分不能达到满意的自然消退效果,且无法评估是否可以完全消退!那有没有办法,通过尽早进行医学干预,让它早期消退,后期没有任何残留痕迹,从而达到一个完美的治疗效果?有些医生会采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来早期处理中线型微静脉畸形,比如外涂噻吗洛尔滴眼液、反复激光治疗等等。从我们观察随访问病例看,总体临床效果欠佳,对于一些色素沉着明显的病灶,上述治疗会有一定效果,但仍无法做到完全消退,或许将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消失的“天使之吻”

门诊发现一对双胞胎“天使宝宝”
另外,至于网络上流传的“鹤吻痕”的宝宝是来报恩的,又或者可能会影响智力等等,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我们观察到的所有病例都证实他们都是正常的宝宝。需要提醒的是,“鹤吻痕”需要与胎记、血管瘤、血管畸形等鉴别,一旦发现宝宝有上述红斑,切勿自行诊断,建议专业机构就诊。
另外谭博士在此作诗一首,共勉!
《鹤之吻》
------谭小云
仙鹤展翅,悄然降临,
它轻抚婴儿的额与颈,
留下那淡淡的红印,
仿佛是天使的吻痕。
母亲焦虑,红印不消,
眼中映着忧愁的波涛。
可这不过是中线的印记,
微静脉畸形,生命的轨迹。
自古传说,鹤衔子至,
背负着祝福,轻柔地赐予,
那吻痕,印在额头与眼角,
诉说着一个无声的祝福。
岁月流转,痕迹褪淡,
情绪如波,红斑闪现。
它无害,无痛,亦无伤,
只是一段生命的初章。
无需惊恐,无需忧惧,
大部分随时光消逝而去。
传说是美,现实无妨,
天使的吻,伴您一生悠长。
本文是谭小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