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英楠
主治医师
宝山区罗店医院
中医肛肠科
“非遗”溯源之旅
40人已读
上海市宝山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痔漏传统治疗法”的传承人们,探访创始人汤源孙先生故居,开启“非遗”溯源之旅。
在第四代传人陈瑜主任的带领下,第五代传人袁志强、杨英楠共同参观了位于罗店镇亭前街300弄15号的汤源孙先生故居。传统的江南木造建筑、斑驳的门廊、轻颤的楼梯带领大家回到百年前的时光。老宅中不仅完整保留着汤老当年生活起居一应用品(见图1),汤老与传人合影(见图2),更有初代痔科诊所的印记,其中不乏汤老学习的手抄本笔记(见图3)、门诊木牌(见图4),木牌右侧上书清晰“上午门诊”字样,左侧脱落的漆面上依稀可见“下午出诊”字样,与如今社区签约家庭医生模式十分相似,也可以算是“解决就医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早期呈现。房间中还陈列有药柜、检查灯等设备,历经漫长的岁月,吱呀打开的木抽屉中仿佛仍散发着当年的药香(见图5)。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1933年由病人赠与汤老的筛药畚箕,上书“余善堂33.6.10赠”字样(见图6),历经漫长时光,依旧保存完整、字迹清晰,何尝不是一段穿越百年的医患佳话!回望百年屹立不倒的老宅不禁让人感慨万分,穿越时光而来的“坚韧、坚持、坚守”品质也必将由汤老向后代弟子不断传承、生生不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图1雕花木床

图2传承谱系

图3学习手稿

图4出诊门牌

图5药柜

图6病人赠送簸箕
本文是杨英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