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盛景祖
盛景祖 副主任医师
南安市南侨医院 皮肤科

“伤口”接触艾滋病人的“血液”会传播HIV吗?

879人已读

身上的“伤口”接触到“不明液体”会传播艾滋病吗,如果接触的是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会传播艾滋病吗?

手上有一个已经结痂的伤口,不小心摸到了不明液体,红色的,怀疑是血液,会不会传播艾滋病?

屁股上有一颗痘痘,刚刚抓破了,骑共享单车的时候,又被不明液体浸湿了,会不会传播艾滋病呢?

身上长了很多“鸡皮肤”,去公共泳池游泳的时候,遇到一个人受伤了,血都滴到了泳池里,会不会传播艾滋病。

……

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些问题。

首先来说,“伤口”接触到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的确听上去似乎是传播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但实际上,通过伤口传播艾滋病风险可能和大家想象的有些不一样。

展开讲之前,先要提醒大家,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途径非常明确,包括:

经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除此之外,艾滋病几乎没有其他的传播途径。

身上的“伤口”接触到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会不会传播艾滋病呢?

是这样的,通过伤口的确有可能会传播艾滋病,但一般认为“伤口”传播艾滋病通常只发生在一些非常特定的场景:

比如,医护工作者给艾滋病患者手术时、外科治疗时发生了医疗暴露;阿sir在抓捕艾滋病罪犯的时候遇到激烈反抗、被严重抓伤、咬伤;多人共用针具通过静脉注射毒pin;纹身的时候多人混用针头;不安全规范的医美介入性治疗……

类似的情况,确实有传播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

一般认为,通过“伤口”传播艾滋病,必须是:新鲜的,正在流血的、开放式的、深及真皮层的伤口,接触到大量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高危体液,发生了明确的、大量的血液或高危体液交换才有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哪些因素会增加“伤口”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伤口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正如上面提到的,如果是较深、皮损较严重、较新的开放性伤口(如割伤、刺伤、深划伤或擦伤),HIV病毒更容易通过伤口处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越严重的伤口会增加传播风险。

而已止血的、部分愈合或结痂的伤口,HIV病毒进入人体的机会大大减少,风险则会大大降低。

感染者的病毒载量

HIV病毒载量指感染者血液中的HIV病毒浓度。如果感染者正处于急性期或发病期,其体内的病毒载量较高,血液传染性也会相应增加。

而对于潜伏期的HIV感染者,或者对于正在服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并达到血液病载“检测不到”状态的HIV感染者,其血液中病毒量很低,可以认为,传播风险会大大降低。

接触的血液量

血液接触传播艾滋病,较大血量的暴露更易导致感染,而极少量血液的暴露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经血液传播艾滋病风险最高的行为是外科治疗时,直接输入艾滋病患者的大量血液或血液制品,这种情况另一方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极高,风险可高达92.5%。

而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大量血液接触,大量血液交换的行为。

暴露时间

较长时间的血液接触、血液交换会增加了感染风险,而短时间的接触风险相对更小。

日常生活中,正常的人际交往,皮肤挨一下、碰一下、接触一下,可以认为暴露时间极短,根本不可能有足量的血液交换。

伤口接触血液的传播风险有多高?

我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表明,如暴露源为 HIV 感染者的血液,医护人员、外科人员因皮肤损伤(刺伤或割伤等),意外暴露于感染者血液的感染率仅约为 0.3%,经黏膜暴露为 0.09%。

相比之下,日常生活“伤口”接触的风险比医疗暴露中的针刺伤更低,因为病毒更难直接通过伤口进入血液系统。

另外,艾滋病患者确定具有传染性的暴露源包括血液、体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而日常生活中大家最可能接触到“体液”,如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粪便、尿液及呕吐物通常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大家担心的情况,已经结痂止血的伤口,或者只是表皮破损但并没有出血的伤口,或者类似鸡皮肤这种仍然属于完整的皮肤结构,这样的“伤口”并不是开放性的伤口,即便真的接触艾滋病人的“血液”,相对完整的皮肤结构也能够很好的隔绝HIV病毒,实际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确实不小心新鲜的伤口或流血皮损位置,直接接触到了HIV感染者的大量血液或新鲜体液,应采取紧急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首先可以按照医疗暴露情况下,处理“伤口”的步骤进行紧急操作。

1、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洗被污染局部;

2、污染眼部等黏膜时,应用大量等渗氯化钠溶液反复对黏膜进行冲洗;

3、存在伤口时,应轻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4、用 75%的酒精或 0. 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如伤口比较严重,并且暴露血液量较大,可以考虑及时服用阻断药进行紧急预防(PEP):

在高危接触、高危暴露后的72小时内,服用PEP药物效果最佳(越早越好)。通过PEP服药,可以大大降低高危行为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盛景祖
盛景祖 副主任医师
南安市南侨医院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