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文献:迷走神经调制疼痛病人的情绪
疼痛与情绪
身体的疼痛,往往是最直接、最明显的。
当我们不小心受伤,那种尖锐的刺痛瞬间传遍全身,让我们的眉头紧皱,冷汗直流。
这时,情绪也会随之变得焦躁和不安。
我们可能会因为疼痛而感到愤怒,埋怨自己的不小心,或者对造成伤害的环境心生不满。
长期的慢性疼痛,如疾病带来的折磨,更会使人陷入抑郁和绝望的深渊,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我们对疼痛的感知。
积极的情绪,像是乐观、勇敢和坚强,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疼痛时更加从容。
当我们心怀希望,以一种坚韧的态度去对待身体的伤痛,往往能更好地忍受痛苦,积极配合治疗,加速康复的进程。
在心灵遭受创伤时,若能保持积极的情绪,学会自我安慰和调节,我们便能更快地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身心疲惫时,一次按摩或瑜伽就能让人放松许多;
做深呼吸或他人一个温暖的拥抱,会让人瞬间获得平静。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和人体内一根神经有关。
当通过某些刺激让它兴奋时,你的情绪会得到改善。
这就是迷走神经
大部分脑神经都分布在头颈部
迷走神经则可“穿入”腹部,神经末梢弥漫在多个器官,分散不容易区分,因此被叫做“迷走神经”。
迷走(Vagus)在拉丁语中意为流浪,这样的命名也十分形象。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是第10对脑神经
是最长、分布最广、最复杂的脑神经
于舌咽神经根丝的下方自延髓橄榄的后方出入脑
经颈静脉孔出颅腔。
下行于颈内、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
经胸廓上口入胸腔,分左迷走神经和右迷走神经,但走行和位置各异。
包含四种神经纤维
一般感觉神经纤维
内脏感觉神经纤维
一般运动神经纤维
副交感运动神经纤维

迷走神经分布
迷走神经功能
迷走神经是大脑与其他器官的“接线员”
大脑和身体的许多系统和器官之间的沟通桥梁。
80%的“传入”纤维,持续将内脏感觉信息从各处传送到大脑
20%的“传出”纤维,从大脑向内脏器官反馈发送信号
区分在安全或者危险时候的内脏消化或者应急反应活动。
主要负责心理及生理反应中“休息、放松”的部分
属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迷走神经兴奋时,呼吸、心率变慢,血压下降,身心平静下来,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迷走神经活动的增强抵消交感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
迷走神经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迷走神经功能不全
迷走神经手法调制

迷走神经手法调制
长呼短吸的调整训练

练习时,先通过鼻子缓慢吸气,让气体填充肺部,感觉腹部鼓胀,直到不能再吸为止;再慢慢呼气,可将嘴唇缩起,缓慢吐气。
迷走神经刺激(VNS)

迷走神经刺激
迷走神经刺激(VNS)的应用和发展迷走神经刺激是一种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来调节大脑功能的方法。
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在颅内的靶点,如孤束核、海马、杏仁核、鳞状皮层,释放抑制性递质,起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VNS在治疗药物抵抗的抑郁症和癫痫等疾病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重度抑郁症与大脑和周围环境的改变有关
包括免疫和内分泌功能障碍。
迷走神经刺激已被证明可以调节神经活动以及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轴和功能
很可能在抑郁症中发挥作用有多种机制。
可以通过调节大脑中负责情感和情绪的区域(如前额叶和边缘系统)来改善抑郁症状。
2018年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迷走神经刺激能显著提高抗抑郁药物无效患者的缓解率。
迷走神经刺激调节单胺系统(例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
能增加脑脊液中单胺类物质的浓度。
癫痫治疗在癫痫的治疗方面
迷走神经刺激已被广泛应用并且 FDA 认可。
可以降低癫痫发作频率,部分患者甚至实现了完全控发。
2021年的一项 meta-analysis 显示,迷走神经刺激表现出相较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组在发作频率和发作类型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本文是王祥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