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防治临床实践指南(2024)临床问题及推荐意见1

发表者:张伟 人已读

1.临床问题1:对于育龄人群,哪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不孕不育风险?

(1)推荐意见1:吸烟及暴露于二手烟均会增加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风险,推荐育龄人群孕前3个月戒烟,并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推荐戒烟困难者向专职医疗人员寻求咨询与帮助(1A)。

(2)推荐意见2:推荐育龄人群孕前3个月限制含酒精饮品的摄入量(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要超过12 g,相当于饮用53°白酒28 mL、12°葡萄酒125 mL或5°啤酒300 mL)(1A)。建议育龄人群孕前3个月限制含咖啡因饮品的摄入量(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要超过400 mg)(2B)。

(3)推荐意见3:不良饮食习惯会增加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风险,推荐育龄人群孕前3个月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及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推荐采用均衡健康的饮食模式,优先选择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白肉(如鱼、虾、贝类及家禽)、适量的豆类和坚果,并使用橄榄油作为主要食用油,同时减少红肉、加工肉制品和烧烤食品的摄入(1B)。

(4)推荐意见4:昼夜节律紊乱和睡眠时间不足会增加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风险,推荐育龄人群孕前3个月保持规律且充足的睡眠时间,维持正常昼夜节律(1B)。

2.临床问题2:对于育龄人群,肥胖是否会增加不孕不育风险?

(1)推荐意见1:肥胖会增加育龄女性不孕风险,肥胖育龄女性应被告知生育力可能降低。肥胖会增加育龄男性不育风险,降低精液质量(1A) 。

(2)推荐意见2:肥胖对辅助生殖结局有负面影响,接受辅助生殖治疗前的肥胖育龄人群应被告知成功率可能降低(1B)。肥胖育龄人群BMI增加可能降低辅助生殖助孕成功率(2C)。

(3)推荐意见3:肥胖女性发生孕产妇和胎儿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升高,子代出生缺陷(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神经管缺陷、脊柱裂、腭裂、唇腭裂、肛门直肠闭锁、脑积水和肢体短缩畸形等)风险增加,子代发生精神障碍性疾病(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认知/智力迟缓和行为异常等)、哮喘和白血病的风险增加(1A)。

(4)推荐意见4:鉴于肥胖对生育力的负面影响,推荐肥胖育龄人群在孕前减重;初步减重5%~10%(3~10 kg)可能达到改善生育力的目的(1A)。生活方式干预是肥胖的一线治疗方法,其次为药物辅助治疗,对于病态肥胖或BMI>35 kg/m2且同时患有肥胖相关疾病的育龄女性可在以上减重方式失败后尝试采用减重代谢手术,可寻求专科医生指导(1B)。

(5)推荐意见5:肥胖对于生育力的影响因人而异,应根据育龄人群的生育史、治疗史、身体健康状况、生育目标以及既往减重成功与否制定个性化的体质量管理和诊疗方案(GPS)。

3.临床问题3:对于育龄人群,哪些潜在的环境暴露会增加不孕不育风险?

(1)推荐意见1:大气污染物暴露,尤其是PM2.5、PM10和二氧化硫暴露显著增加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风险,推荐育龄人群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雾霾天气时减少非必要室外活动、室内空气净化等)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暴露(1A)。

(2)推荐意见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显著增加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风险,推荐育龄人群尽量减少含有双酚A(bisphenol A,BPA)的塑料制品暴露,尽量选择明确标注“不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尽量选择不含三氯生(triclosan,TCS)的消毒剂、牙膏、洗发水等生活用品(1B)。

(3)推荐意见3: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PFOS)暴露可能增加育龄女性不孕风险,推荐育龄女性尽量减少使用含有这些化学物质的不粘锅(特氟龙涂层)、方便食品包装和涂料等产品(1C)。

(4)推荐意见4:有机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机磷农药暴露会增加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风险,推荐育龄人群加强防护,尽量减少或避免暴露(1B)。

4.临床问题4:对于育龄人群,哪些其他潜在暴露会增加不孕不育风险?

(1)推荐意见1:铅、镉暴露会增加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风险,推荐育龄人群加强防护,尽量减少或避免暴露(1B)。

(2)推荐意见2:高温暴露会增加男性不育和女性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建议育龄人群加强防护,尽量减少或避免长时间高温暴露(2B)。

(3)推荐意见3:电离辐射暴露会增加育龄人群不孕不育和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建议育龄人群加强防护,尽量减少或避免暴露(2C)。手机、Wi-Fi等电磁辐射暴露有可能影响男性生育力,虽然证据尚不充分,但出于谨慎考虑,建议育龄男性尽量减少高频率、长时间暴露(2D)。

5.临床问题5:对于育龄人群,哪些病原学感染会增加不孕不育风险?

(1)推荐意见1: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HPV)感染是育龄女性不孕症的潜在危险因素;不孕女性的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正常女性;不育男性的精液HPV的感染率高于正常男性(1B)。

(2)推荐意见2:生殖器结核感染是育龄女性不孕症的高危因素(1B)。

(3)推荐意见3: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感染可能增加育龄女性和男性不孕不育风险,建议在不孕不育症评估中考虑其影响(2B)。淋病奈瑟菌感染可能增加育龄女性不孕风险,建议在不孕症评估中考虑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影响(2D)。

本文是张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