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栋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正畸指南

孩子牙齿矫正如何判断拔牙还是不拔牙?

发表者:张栋梁 人已读

很多家长带孩子来面诊咨询时,一听到方案是“拔牙矫正”,就比较担心和抗拒,觉得孩子还小,拔掉4颗牙后,担心会影响面型美观和后续生长发育。

所以对于孩子牙齿矫正如何判断拔牙还是不拔牙?

我想并不能单纯仅通过测量牙弓拥挤度、牙齿凸度做决定,一定要从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治疗的可能性多个方面综合评估判断。

年纪越小,调控骨骼生长的时间越充裕。

如果孩子是Ⅱ类问题,下颌生长还有继续生长的可能,可以使用多种功能矫治器(Grace个性化硅胶牙套、Twin-Block、斜导、口外弓、头帽肌激动器、隐形牙套等)引导下颌发育。

如果孩子是Ⅲ类问题,虽然下颌生长可能会导致Ⅲ类反颌加重,但是上颌前方牵引可以很有效地矫治反颌。即便日后下颌生长超过了治疗能力,这又是正颌的病例,依然不适合拔牙矫正。

此外,乳牙列、替牙列阶段存在的灵长间隙替牙间隙前牙适当的萌出时唇倾尖牙宽度增加磨牙后区自然生长改建等,也能够有效地缓解牙弓内存在的间隙不足等问题。

男孩女孩性别的差异

男性对面相的要求并不高,如果是男孩子,生长发育的时间比较长,不拔牙矫治的机会比较多。

女性对面型要求更高些,临床上,一般女孩子13岁以上的时候,生长发育剩余量并不多。对于女孩子的上颌前突或者下颌后缩如果不想拔牙,需要打骨钉向后内收

在种植支抗(骨钉)向后的力量控制下,如何获得牙弓内间隙:

(1)尖牙和后牙、远中直立。研究表明,每个牙齿远中直立5度,就会在牙齿近中产生1.5mm间隙。这种远中倾斜,延伸到切牙段就是冠舌倾斜的负转矩,可以防止前牙唇倾。

(2)纠正II类上颌磨牙近中腭向扭转,可以在该牙近中产生1-3mm间隙。

(3)扩弓获得间隙。一般情况下,后部牙弓宽度每增加 1 mm,在牙弓内产生 0.7mm间隙。

(4)拔除智齿。有利于推磨牙向后,加速后牙段远中移动,增速约1/3。

上下磨牙相对于PM线的位置(后牙垂直高度)

PM线是牙槽骨松质骨的后界。也就是上下颌骨之间的距离,在此距离内容纳上下后牙,将所有牙齿排列在PM线之前是维持咬合稳定的关键。

上下后牙之间的咬合撑起了上下颌骨之间的垂直高度,当上下后牙近中倾斜、牙弓狭窄、上下后牙舌倾,或者上下后牙萌出高度不足时,临床的表现为深覆合,上前牙唇倾斜,下前牙拥挤。

此时很容易会按照拔牙矫治方案进行矫正,其实这种病例的重点是后牙垂直高度不足,不拔牙矫治是合理的解决方案

综合考虑个人面型和意愿

如果孩子脸比较瘦,颊肌、颞肌薄,颧骨高,倾向于不拔牙,拔牙矫正容易导致咀嚼肌功能萎缩,显得面型变长,颧骨突出。

另外如果孩子不想拔牙,但能按时佩戴口外弓,或者引导下颌向前的功能矫治器,有些拔牙矫治的方案也可以避免。

牙齿矫正技术

牙齿矫正错颌畸形需要两个重要的要素:一个是力,一个是控制力的方向。

在没有额外的装置辅助下,牙弓内的矫治力没有固定的方向,很容易造成前牙唇倾,后牙升高,下颌因此会出现顺时针旋转,没有外力的控制下,很多病例需要拔牙矫治。

如果使用口外弓、或者种植支抗(骨钉)给予牙列向后的矫治力,引导后牙远中倾斜,前牙内收直立,一些临界病例就可以不拔牙矫正改善面型。

本文是张栋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