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动脉手术预防中风
中风 |
这一疾病,多数读者并不陌生,你可能目睹过许多老年人因中风而突然辞世,许多正值事业颠峰的中年人为照顾因中风后遗症而卧床不起的父母而忙碌得精疲力竭,各大医院的急诊室中更是中风患者人满为患,甚至睡卧走廊。的确,中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它在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谱上仅次于冠心病和肿瘤而居于第三位。目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1000,因为75%以上的中风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老年人口中该病的发病率更高,1/4的患者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幸存者中半数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该病不仅是许多老年人的梦魇,还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并消耗了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现在我国人口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中风的发病率还会逐年升高,因而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中风的发生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由于中风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性大,因此中风的预防和治疗也是平时人们比较关心的话题,很多读者对此多多少有些了解,比如:不吸烟,平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少吃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饮食;中风发病后不能延误,越早到医院治疗效果越好等。但对“颈部血管开刀,预防中风”可能闻所未闻。当然,平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中风的诱发因素,发病后及时治疗以提高中风的救治率等都是非常正确的防治知识,但前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益者主要是那些从青年时期开始注意预防的人,后者则常常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许多患者在治疗后仍为之失去生命或者留下后遗症。因此,从目前经验来看,对那些有高度中风危险的人采取积极的治疗,避免其发生中风,是防治中风最有效的措施。而且,“颈部血管开刀”在欧美作为预防中风的常规手术开展20余年,已经使其人口的中风发病率明显下降,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那么,哪些患者需要做颈部血管手术来预防中风,需要做什么手术呢?
我们日常所说的“中风”在医学上包括脑缺血性病变和脑出血性病变两大类疾病,其中大脑缺血导致的缺血性中风既脑梗死占80%,其余20%的中风是高血压、颅内动脉瘤破裂等颅内出血引起的。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大脑的动脉狭窄或闭塞,供应大脑的动脉有一对颈内动脉和一对椎动脉,这四根动脉进入颅腔后分支成颅内动脉并在大脑底部以交通动脉构成Willis环,既有各自主要的供血范围又相互联系。大量的临床资料统计表明,80%的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在颅外的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常见的原因有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椎动脉狭窄、扭曲,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多发性大动脉炎,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等。此类因颈内动脉、椎动脉狭窄、闭塞造成的脑梗死,如果在发病前通过手术纠正动脉的病变,恢复大脑的正常血流则可以避免,也就是说有超过半数的中风是可以通过手术预防的。
如何在这些患者发生中风前发现他们则是至关重要的,这在现代医学条件下已经不再困难。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耗氧量最高的器官,正常的脑组织血流量为50~70毫升/100克/分钟;当血流下降至15~20毫升/100克/分钟时,脑细胞失去功能但仍保持完整的细胞结构,如此时恢复血供,脑细胞可恢复功能;当血流下降至5~6毫升/100克/分钟时,脑细胞即发生死亡,这种病理过程是不可逆的。脑细胞的这些变化在临床上都有相应的表现,加之缺血的范围不同,所以脑缺血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部分患者只是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表现为在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缺血程度加重后,患者会出现脑短暂缺血性发作(TIA),如缺血发生在颈动脉系统,则表现为突发的肢体无力或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单眼短暂失明,一般没有意识障碍;如果缺血发生于椎动脉系统,则表现为眩晕、复视、步态不稳,有时出现耳鸣、听力障碍、吞咽困难等。无论缺血部位在何处,一般症状持续时间极短暂,只几分钟到数小时且不留后遗症,但同样的发作可反复出现,甚至一天几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小中风”。如果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在医学上称为“可逆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最严重的缺血则导致完全性卒中,即脑梗死,此时患者脑组织中出现明显梗死灶,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不能恢复,最终致残或致死。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到医院检查时可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颈部血管杂音,接着进行颈部血管的多谱勒超声检查或颈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并计算动脉狭窄的程度。在患者处于无症状阶段或是TIA、RIND阶段时即应进行手术治疗,因这一阶段脑组织的所有病变都是可逆性的,手术可以完全康复;即使是已经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只要全身状况允许,也应进行手术,因为脑血流的恢复可以预防再次中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前文提到的已经广泛应用20余年的手术方法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该手术是将狭窄部位的血栓、粥样硬化斑块、破坏的动脉内膜一起切除,使狭窄的动脉管腔恢复致正常的口径。近年来,随着微创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采用动脉扩张成形术加腔内血管支架颈动脉狭窄也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治疗技术。
最后还要提醒读者的是,很多患者在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脑缺血表现,只是在体检时听到颈部血管杂音后在动脉造影检查时偶然发现颈动脉狭窄,而且并非所有的脑缺血患者都会经历TIA、RIND等阶段,许多患者可以从无症状而直接发生中风。为了使更多的老年人免受中风的威胁、健康的安度晚年,我们建议:所有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尤其有吸烟习惯的,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或有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的,以及有中风家族史的老年人,每年都应进行一次颈部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有缺血症状及颈动脉、椎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本文是冯翔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