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伤科普知识
由于高温造成的损伤称为热烧伤。如:开水烫伤、火焰烧伤,引起局部组织的变性坏死,较大面积的烧伤尚可引起严重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
您也能判断烧伤深度?
深度估计:Ⅰ度烧伤:损伤表皮浅层.表皮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天脱屑而不留疤痕。
Ⅱ度烧伤: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
浅Ⅱ度烧伤:表面见大而饱满水泡,水泡破裂后创面肿胀、发红、渗液较多,患处剧痛,若无感染2周可愈,不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
深Ⅱ度烧伤:表面见水泡小而扁薄,感觉稍迟钝,表皮剥脱创面浅红或红白相间,渗液少,肿胀明显,若无感染,3~4周可愈,留有瘢痕。Ⅲ度烧伤创面无水泡、腊白或焦黄,触之如皮革样,甚至炭化、感觉消失,创面稍大常难以自愈。
Ⅲ度烫伤又称焦痂性烧伤 ,伤及皮囊全层 ,甚至深达皮下脂膏、肌肉或者骨头 ,局部色彩可有苍苍、焦黄或者炭化 ,表层干燥、发凉、无疱疹、无知觉 ,焦痂干燥后足见粗大的血管网,为皮下及脂油层的血管栓塞所致。因为肌肤以及附录全部被毁 ,创面已无上皮再生来源 ,所以创面整修要靠四周健康上皮向核心扩张长入 ,创面大者需手术植皮。
热烧伤后应如何处理?
迅速脱离热源,简单包扎或覆盖创面以减少污染,镇静止痛,保持创面清洁,面积较大时可用冷湿敷(用冷水冲洗)。Ⅱ度以上烧伤需进行创面处理。
烧伤清创:重症患者应先抗休克治疗,休克好转后可实行,烧伤清创应剪除伤处毛发,指(趾)甲、清洗周围健康皮肤,对创面进行消毒,去除创面附着物。
包扎方法:较小面积烧伤,清创后,可用促进组织生长外用敷料及油纱布覆盖包扎,外用2~3cm厚的棉垫(吸创面渗液,使创面干燥,防止感染),至外敷料湿后换药。
暴露疗法:创面清创后暴露于空气中,常用于大面积烧伤、头面部、会阴部烧伤。
植皮:对深Ⅱ度和Ⅲ度烧伤面积较大时用此法。
处理感染创面:首先引流和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感染区痂皮,直至暴露新鲜肉芽创面,使其在一个清洁、无菌的环境生长,根据不同感染选用不同抗生素治疗。
会留下怎样的后疑症与治疗?
烧伤创面由于损伤的皮肤组织的深度不同而留下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处理方法及无菌操作对愈合也有较大影响,对于不同创面选用一个适合的治疗方法及无菌的正确操作,是为了防止感染及促进组织生长,感染及外界对创面刺激都是疤痕形成的因素,操作中减少对创面的刺激,包括清洗液的刺激,防止感染,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创面愈合后应怎样进行护理呢?
用一些抑制疤痕生长的外用药物,如:肤康霜、康瑞保,在已愈合的创面上用药膏做按摩15分,每日2次,还可口服维生素C,防止色素沉着,不可阳光直接照射(愈合后半年内),禁烟、酒等,减少刺激,不可在新愈合创面异物摩擦。
在日常生活,军事科研及工农业生产中,能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约有25000余种,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烧伤发生率逐渐增加。
化学物是如何损伤人体的?
化学物接触人体后,可产生局部损害及全身损害,其损害程度与化学物的性质、剂量、浓度、损害时间及面积,处理是否及时及有效等因素有关。化学物对局部组织的损害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腐蚀作用,原生质毒、脱水作用及起疤作用等,这是由化学物物质有关,化学药物可从正常皮肤,创面、呼吸道、消化道等吸收,引起中毒及内脏器官的破坏等全身损害。
化学烧伤的分类:
酸烧伤,硷烧伤、磷烧伤合并中毒,氰化物及合并中毒,沥青烧伤等化学烧伤的化学物很多。如:硫酸、盐酸、氢氟酸、石炭酸、草酸等。硫酸、盐酸、硝酸烧伤,由于痂皮掩盖,早期对深度的判断较一般烧伤困难,不能因无水泡即判为浓度烧伤,氢氟酸烧伤,创面起初可能只有红斑或皮革样焦痂,随后即发生坏死。它的损伤较重,石炭酸烧伤主要对肾脏产生损害。
碱烧伤常见的有等性碱,石灰及氨水等,碱烧伤的特点是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碱性蛋白化合物,易于溶解,进一步使创面加深。
沥青烧伤:沥青人称柏油,高度的粘合性,液体沥青引起皮肤烧伤纯属热力作用,无化学致伤作用,沥青的特点不宜清除,热量高,散热慢,故创面往往较慢。
对酸碱烧伤的处理
立即脱去被侵润的衣服,持续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最好30分钟以上,如生石灰烧伤,应先刷净石灰粉末,再用水冲洗,酸烧伤可用2%~5%碳酸氢纳溶液清洗,碱烧伤可用0.5%~5%弱酸溶液冲洗。
沥青烧伤的处理
由于沥青的特性,粘合性强不宜清除,所以在清洁创面时必须强行撕脱沥青,消毒,用油纱布覆盖,棉垫厚2~3cm包扎。
化学烧伤愈后
化学烧伤处理应及时,准确判断化学烧伤种类,确定处理方案,减少化学物的进一步损害,是化学烧伤愈合情况的全身因素,及时准确的创面处理,减小疤痕的发生率及对生理和心理的危害。
引起电击伤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缺乏安全知识,安装和维修电器,不按规程操作,电线上挂吊挂衣物,高温高湿和出汉使皮肤表面电阻降低,容易引起电损伤。
1 何谓电击伤?
电击伤俗称触电,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它导电介质传递电源通过人体是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超过1000伏的高压电还可以引起灼伤。
2 电击伤有何损伤?
电击伤当人体接触电源是轻者立刻出现惊慌、呆滞、面色苍白,接触部位肌肉收缩,且有头晕,心动过速和全身乏力等症状,重者出现昏迷、抽搐,有些严重电击患者当时症状不重,但一小时后突然呕心,出现假死状态,因此要认真鉴别。
电热灼伤电流在皮肤入口处灼伤程度比出口处重。灼伤皮肤呈灰黄色焦皮,中心部位低陷,周围无肿痛等炎症反映。肢体软组织大块被电灼伤后,其远端组织常出现缺血和坏死。
3 电击伤的治疗
(1)脱离电源,立刻切断电源或用木棒、竹竿等绝缘物使患者脱离电源。(2)心肺复苏,必要时须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口对口呼吸。(3)医疗监护,抢救过程中,进行心脏,呼吸,血压监护,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及时供氧。(4)及时处理内出血和骨折。(5)筋膜松解术和截肢。
4 电热灼伤的处理
电热灼伤清创与热力烧伤不同,除局部清洁外,还应在全身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尽早切除焦痂及坏死组织,根据肌肉的颜色光泽收缩性及弹性判断,失活的肌肉应彻底清除,利用皮片或皮瓣肌皮瓣覆盖创面。
5 电损伤并发症及后遗症
大量组织损伤和溶血引起高血钾症,肌肉强收缩和抽搐可使关节脱位和骨折,神经系统后遗症有失明耳聋等,可见电击伤的严重性,所以应该对电有所认识,避免无谓的损伤。
热压伤常见手部,在造纸橡胶和其它热滚筒作业时,工人在工作中不慎将手套卷入转动的热滚筒间,手也随之带入而造成损伤
1 什么是手部热压伤?
手部热压伤是既有热力又有挤压甚至撕脱的手部严重复合外伤,热压伤伤情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压力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2 热压伤对人体有那些损伤?
皮肤在热力的作用下,皮肤组织可出现水泡焦痂,疼痛难忍,在压力与热力作用下造成撕脱伤,还可损伤到深部组织如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关节受累,功能障碍。
3 怎样处理热压伤?
热压伤在处理上关键是恢复功能,而功能恢复的好坏与伤情有关,而尽快修复创面是最大限度地保存手部功能的具体措施,所以在全身状况稳定后,尽早切除坏死组织,利用皮片或皮瓣肌皮瓣覆盖创面。
对于不同程度热压伤选择相适应的处理时机(1)对范围小边界较清楚的热压伤,可以一期行创面修复;(2)对范围较大界限不清的损伤,急诊清洗创面,清除中央坏死组织,对部分无血运的肌腱,神经及骨组织应尽量予以保留,严禁切除大面积的皮肤及深部组织,然后创面无菌敷料包扎,6-10天创面清楚后再次清创,行创面延迟一期修复,(3)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处理创面出现感染,待炎症控制或肉芽新鲜后尽快作创面扩创二期修复。
4 你应怎样对待热压伤?
热压伤对肌体最大损害是功能障碍,轻度的热压伤不会引起功能障碍,严重热压伤时应迅速离开机器,简单包扎减少对创面污染,尽快入院手术治疗。
烧伤后睑外翻是指眼因被烧伤后疤痕挛缩引起睑结膜向外翻转,致睑裂闭合不全者。烧伤后睑外翻的手术最佳时期在伤后半年左右手术较为适宜。
烧伤后睑外翻的手术方法:
1.游离皮片移植法矫正瘢痕性睑外翻
2.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创伤,烧伤,眼睑感染,肿瘤切除及整容术时皮肤过多切除等所形成的瘢痕性睑外翻;
3.禁忌症:青光眼,眼部严重感染,肿瘤等;
4.手术过程:切除瘢痕,外翻复位,做睑缘粘连缝合,切取皮片并植于睑缺创面,缝合,打包加压固定;
5.术后处理: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数天,6~8天首次换药,拆除皮片中缝线,继续加压包扎4~5天,术后2周拆线,防止游离皮片处血肿形成及感染。
6.有带蒂皮瓣转移法
7.颞部皮瓣转移矫正下睑外翻。
适应症:
适用于瘢痕较深,附近的皮肤尚健康的下睑外翻及下睑再造。
禁忌症:
青光眼、眼部严重感染、肿瘤等。
手术方法的过程:
切除瘢痕及睑裂缝合的方法,在皮瓣顶部穿过一条缝线,分离片瓣,使之游离,将皮瓣转移并行尖端缝合,供皮区两侧创缘做适当分离后间断缝合。
颞部皮瓣转移矫正上睑外翻
适应症:
用于上睑与骨质有粘连的瘢痕睑外翻,或用于在切除瘢痕组织以后有深部组织缺损,创面凹陷的病例等;
禁忌症:
青光眼,眼部严重感染,肿瘤等;
术后要加压包扎,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血肿形成或感染。
疤痕是创愈合留下的痕迹,也是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其中烧伤所留下的疤痕最广泛,最严重的。烧伤愈合后4天,成纤维细胞开始增生,一直4~5周达到高峰。
疤痕形成的原因:
1.创面愈合时间,如:烧伤10~14天愈合者疤痕发生率4%~19%;伤后14~21天愈合者,疤痕发生率30%~35%;超出21天愈合者,可以达到50%~80%。
2.感染:反复感染引起肉芽组织过度增生。
3.局部皮肤张力改变与运动牵拉
4.异物
5.全身因素:年龄,种族与遗传,内分泌等;
6.自身是否疤痕体质;
疤痕的分类:
1.增生性疤痕:主要临床表现为痒和痛;
2.萎缩性瘢痕:常发生于大面积深度烧伤,疤痕很容易与深部组织粘连;晚期有可能发生恶变;
3.瘢痕疙瘩:主要是烧伤后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肿块状样。发病部多以胸部正中线,肩,耳轮,下颌较多。表现为突出皮肤表面成“蟹足肿”样状,恶变率低。
疤痕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1.瘢痕的切除;
2.切除缝合;
3.局部整形与邻位皮瓣做“Z”“W”成形术;
4.游离皮瓣移植;
5.皮片移植。
二非手术治疗:
1.压力疗法;
2.放射疗法;
3.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的原则及注意点:
1.萎缩性疤痕应尽早进行切除,解除挛缩,使正常组织复位,然后中厚皮片移植;
2.瘢痕疙瘩极易复发,且复发后常较过去增大;
3.手术治疗后及早采用压力疗法;
4.美容为主要目的的患者最好采用皮肤扩张术的方法修复;
5.手术治疗疤痕的最佳时期为6个月至2年不等时间内。
手术治疗术后:
1.给予维生素E外涂伤口减少疤痕;
2.以暴露部美容为目的养活日光照射,防止黑色素沉着;
本文是李崇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