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语音转文字,不保证准确,仅供参考
颅内动脉瘤最大的危害是破裂出血造成病人颅内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等从而导致病人致残致死。统计表明,大概有15%的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可导致直接死亡,第1次破裂出血可导致约40%的患者死亡,约50%的患者死于再出血。再出血多发生于首次出血后2-4周。 未破裂动脉瘤大体上的治疗策略是:有症状的,应当考虑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未破裂小动脉瘤可以先观察病情变化,如病变继续增大,则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相关症状,如卒中、占位效应和破裂出血,需要考虑是否手术治疗。后循环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大于前循环未破裂动脉瘤,应当优先考虑治疗。 破裂动脉瘤的手术分为急性期手术和延期手术。前者是指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72小时以内手术。后者指两周后再手术。目前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已经公认的是对于1-3级的病人应尽早手术夹闭动脉瘤,防止再出血,同时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及血肿,缓解脑血管痉挛。对于4-5级的患者,应根据病人的一般状态,有无颅内血肿、有无脑疝、手术者的经验和信心等情况选择急性期手术或延期手术。 血管内治疗由于不需要开颅手术显露动脉瘤,对脑组织无干扰,可以不受手术时机的限制,只要适合血管内治疗,应尽早行栓塞,防止再出血。
有帮助
收藏
举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