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语音转文字,不保证准确,仅供参考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主要发生的冬春等寒冷季节,以北方为主,有3大临床表现,即低体温,皮肤硬肿和多器官功能损伤。 新生儿低体温是本症的主要表现之一,表现为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以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居多。 其次是皮肤的硬肿,硬肿呈对称性。累计多发部位的顺序为下肢,臀部,其次是面颊上肢,然后是背部,腹部及胸部,而在眼皮,手心,足底以及阴茎等脂肪组织较少的部位不易发生。硬肿表现为皮肤硬化处的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易被提起,不活动,触之如橡皮样,皮肤呈紫红或者是苍黄色。 最后是功能损伤,多器官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不吃,不哭不动,反应低下,心率慢,心电图和生化指标的异常,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的衰竭,表现为休克,心力衰竭,DIC,肺出血,肾衰竭等。 如患儿出现循环衰竭的话,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冷,皮肤呈花纹状,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肺出血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困难,青紫的加重,给予氧疗以后不能够缓解,肺部啰音的增多以及血气的改变,也可以出现粉红色泡沫痰,同时还要注意一下尿量的变化,如无尿,少尿及皮肤粘膜是否有出血点!
有帮助
收藏
举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