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科目前床位100余张,2011年8月份增加到150张床,设有普通病房和高级区;全科医生19名,其中正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生12名,其他全部具有硕士学位;门诊量20000余人/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次/年,手术1200余例/年。主要收治肺癌(80%)、食管癌、贲门癌、纵隔及胸壁肿瘤患者。
肺部肿瘤科临床技术:主要收治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隔及胸壁肿瘤患者。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肺癌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科内首先建立了系统的肺癌诊治规范。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术前检查,将头部MRI及全身ECT列为常规检查项目,在肺癌治疗之前做到准确的临床分期,从而使治疗更为规范、恰当;对于Ⅲa期的病人,开展了术前新辅助化疗,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及术后5年生存率。对于手术特别强调进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提高了手术治愈率、也使病人分期更加准确,从而能够准确的判断预后,并指导术后准确的综合治疗。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创新,2003年,引进纵隔镜的诊断技术,开展了术前病理分期;积极开展微创外科治疗,如完全胸腔镜下行肺癌切除术及胸膜固定术、肺楔型切除术等。近2年开展了肺癌的个体化治疗,依据每个病人的不同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经常完成一些肺癌外科疑难手术,如肺癌肺叶切除联合心房部分切除术、气管肿瘤切除及重建术、隆突切除成形术、肺上沟瘤根治性切除术、支气管及肺动脉联合成形术、上腔静脉切除成形术及各种复杂肺癌等难度较大的手术。
学术方面:在完成大量临床工作的同时,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2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2项;与加州大学合作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化疗;先后承担6项市级科研课题已完成5项、7项局级课题、近20项院级课题;获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目前正在开展多项临床优化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项目。近5年来,在中华系列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SCI收录论文18篇。人才培养:每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4名。科主任及80%的主诊医师到国外研究机构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研修,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有两位年轻医生到国外为期一到两年的学习,同时,每年选派人员参加国际国内肺癌学术会议,经常有大会报告或分组报告。
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 全国第 4 名
根据部分线下就诊患者的数据统计
推荐热度
擅长:肺部磨玻璃结节和纵隔肿瘤的微创手术,尤其擅长微创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肺部磨玻璃结节和剑突下微创胸腺切除,另外还擅长局部晚期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血管、气管重建等复杂手术。
推荐热度
擅长:肺磨玻璃样病变,肺占位,肺肿物,肺癌,胸腔积液,纵膈及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于胸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对于肺磨玻璃样病变,肺占位,肺肿物,肺癌的诊治。
推荐热度
擅长:肺癌、气管肿瘤及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肺癌早期鉴别诊断、微创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
推荐热度
擅长:肺癌,纵膈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
推荐热度
擅长:肺小结节、多发磨玻璃样结节的鉴别诊断、无创定位与微创切除手术,对其切除时机、切除范围、手术技术等有深入研究。擅长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袖状切除术;纵隔肿瘤,多种切口入路微创全胸腺切除术及胸壁肿瘤的切除与重建等手术。
推荐热度
擅长:肺部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规范化治疗。肺癌的预防和筛查等。
推荐热度
擅长:肺部良恶性肿瘤、肺部结节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纵隔肿瘤、胸腺瘤的综合治疗,肺癌的围术期治疗及长期随访复查治疗。
推荐热度
擅长:从事肺癌外科临床工作及研究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肺部小结节、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治,擅长肺癌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精晓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国内外最新进展;善于将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转化应用。
推荐热度
推荐热度
擅长:以外科为主肺癌及其他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