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临床总结:常见的发热伴皮疹性皮肤病
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人们对于「发热」两字谈虎色变。若在发热的同时出现了皮疹,更是惶恐不安,不敢去医院,又怕皮疹加重。本文总结了常见的发热伴皮疹的疾病,不妨对照着看一看: 一、常见感染性发热伴皮疹的疾病 红斑、丘疹为主要表现的 1. 麻疹 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常有发热伴流泪、畏光、流涕、咽痛,患者不愿意睁眼、不愿说话,精神萎靡。也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肺炎、中耳炎、脑炎等并发症。一般在热退 2-3 天后口腔黏膜出现 Koplik 斑,4 天左右后出疹,常按照耳后、发际、颜面部至颈、上肢、躯干、下肢出现红色丘疹,有可能无明显感觉、也有可能伴有瘙痒。 有些患者的表现很不特异,容易漏诊。治疗方面,麻疹病毒在体外对利巴韦林敏感,但尚无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该药的临床获益;给予退热、补液等支持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同时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未收治入院的患者发疹后需在家隔离,同时患者需戴口罩。 图 1.1 Koplik 斑 图 1.2 麻疹 2. 风疹 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常有轻、中度发热,伴轻微瘙痒。一般于热退 1-2 天后, 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疹,1 天后蔓延至颈部、躯干、四肢。目前没有针对风疹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自行痊愈。预防飞沫传播并做好隔离,学生及托儿所儿童出疹后应至少隔离 1 周。 图 2 风疹 3. 丹毒 由 A 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轻、中度发热,伴皮疹疼痛(灼痛),寒战,恶心等不适。皮疹好发于面部、下肢,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皮温高,有时表面可出现水疱。 有些患者有挖鼻孔的不良习惯、有些患者有足癣,皮肤屏障破坏,导致细菌入侵。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于 2-3 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应持续用药以防止复发,同时辅以 25%-50% 硫酸镁或 0.5% 呋喃西林液湿敷,并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 此外,患者应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注意休息,避免挖鼻孔、抠耳朵等不良习惯,反复发作患者应注意寻找并积极处理附近慢性病灶(如足癣等)。 图 3 丹毒 此外,某些相对少见的皮肤病也可合并发热,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由 EB 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中度发热或高热,常持续 5-10 天,多于热退 4-6 天后出疹,可见泛发性鲜红色麻疹样皮疹。 深部真菌感染也可出现低热、播散性患者可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皮疹通常表现为丘疹、结节/斑块,伴明显的溃疡、坏死、脓肿甚至窦道等表现,确诊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以水疱为主要表现的 1.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发热一般在 39℃ 以下,病程常在 2 周之内。通常于发热 24 小时内按躯干-头面部-四肢的顺序出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表现为红色丘疹、水疱、丘疹中央点状破溃、结痂。 有时不同时期的皮疹会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出现,即同时可以看到水疱、结痂,或点状破溃。对于 ≤ 12 岁的健康儿童,水痘常为自限性,如无并发症通常不予抗病毒治疗,可予退热剂、抗组胺药、炉甘石洗剂等对症处理,在出疹后 24-72 小时内使用阿昔洛韦可减轻皮损的严重程度并缩短病程。 对于无并发症证据的免疫功能正常成年患者,一般予伐昔洛韦或阿昔洛韦等口服抗病毒治疗。水痘主要通过飞沫方式传播,患者需注意隔离。 图 4 水痘 2. 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常表现为低热,伴明显疼痛(灼痛、刺痛)。皮疹可出现在身体任何位置,如头面部、胸部、腰骶部,以胸背部比较多见。皮疹呈带状分布,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身体的正中线。表现为成簇、成片的丘疹或水疱。有的患者只表现为成片的丘疹,而并没有水疱。 一般应在水疱出现的 3 天之内开始应用抗病毒药,如口服盐酸伐昔洛韦、阿昔洛韦等药物,具体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尤其是肾功能有异常的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治疗开始越早,效果越好。外用喷昔洛韦软膏,同时应保持皮疹区域清洁干燥,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清淡,心情平和。 疱疹后遗神经痛,在老年患者中非常普遍,有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尽早到物理康复科就诊开始物理治疗,或疼痛科就诊,缓解疼痛,保证休息。由于带状疱疹和水痘是由同一种病毒所致,如果您未曾患过水痘,也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应避免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如需接触,则应佩戴口罩做好防护,也不能触碰其皮疹。 图 5 带状疱疹 3. 手足口病 由柯萨奇 A16(A5、A10、A7 等)及肠道病毒 71 感染引起,表现为低热伴头痛,食欲不振。常于第 3-5 天发疹,先后于口腔出现水疱、溃疡,手、足、臀部斑丘疹,逐渐转为水疱。疼痛的患者可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疼痛,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18 岁以下的儿童严禁服用阿司匹林。 同时应确保患儿摄入足够的液体,以免脱水,并以进食易吞咽的软食为主,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手足口病的病毒可通过患者的体液传播,应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如唾液、鼻涕等。为了防止感染传播,您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常用肥皂和水洗手。 保持家中清洁,并对桌面、玩具和儿童可能接触的其他物品进行消毒,如果您的孩子患手足口病,需不让其上学或去幼儿园,做好居家隔离。 图 6 手足口病 二、常见非感染性发热伴皮疹的疾病 药疹 1. 轻症 常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等用药史。低热及高热均可出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皮损形态多种多样,可表现为荨麻疹样型、麻疹及猩红热型药疹等。 皮疹分布广泛,全身对称分布,颜色鲜红。治疗方面首先应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并予抗组胺药物、维生素 C 及钙剂等,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泼尼松。 局部以红斑、丘疹为主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以糜烂渗出为主者可间歇湿敷,外用氧化锌油。 图 7 轻症药疹 2. 重症 ①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多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及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多起病急,全身症状严重,表现为泛发的水肿性红斑,乃至出现水疱、大疱甚至血疱。口腔、眼、外阴和肛周黏膜红肿、糜烂、破溃,常累及多个器官。应及时就医,治疗一般在医院进行。 图 8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②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起病急,可伴高热、恶心、腹泻、谵妄、昏迷等全身症状。 皮损始于面、颈、胸部,部分患者病初可似多形红斑型、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迅速发展为弥漫性紫红、暗红或灰黑色斑片,并迅速波及全身,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 有的患者皮损比较严重,表皮与下方的组织分离,轻轻摩擦皮肤,皮肤就被移动,像是在剥一个熟透的桃子的皮。应立即就医,治疗一般在医院进行。 图 9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红皮病型和泛发脓疱型银屑病 常由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中等度至高热,皮疹不同程度的瘙痒。红皮病型银屑病全身皮肤呈大片弥漫性潮红改变,表面大量糠状鳞屑;泛发脓疱型银屑病,表现为红色斑片表面米粒大小的白色、淡黄色小脓疱。 有些患者病情发展迅速,需尽快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全身性及外用治疗。治疗需定期复诊、长期维持。注意保持心情平和,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避免外用刺激性药物。 图 10病型银屑病 图 11 泛发脓疱型银屑病 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成人 still 病等自身免疫病 也可出现发热,多为慢性病程。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主要表现为颧部平或高出皮肤表面的固定性红斑。皮肌炎的特征性皮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眶周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斑,可扩展至面部、颈部、前胸上部,上眼睑紫红色肿胀,称向阳疹;另一种则表现为手指关节伸侧稍高出皮肤的鲜红色鳞屑性皮疹。 成人 still 病是发热与皮疹关系最为密切的自身免疫病,体温多高于 39℃,可伴咽痛等不适,皮疹常随体温的升降而出现或隐退。按压或热敷淡红色皮疹可使皮疹颜色加深。上述疾病须在到医院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治疗。 皮肤肿瘤皮肤肿瘤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以及皮肤淋巴瘤等 往往呈慢性病程,多数情况不发热。当合并感染、或在急性进展的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发热。皮损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可出现溃疡、破溃及渗出液体等表现。对于该类疾病,需尽快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郑捷等.《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朱学骏等.《皮肤病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3. 唐福林等.《风湿免疫科医师效率手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庞艳华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5月05日 7302 0 4 -
幼儿急疹、风疹、麻疹、猩红热、水痘、荨麻疹、湿疹等,怎么治疗和护理?
作者:孔令凯 · 2018-04-28 导 读 每次只要孩子娇嫩的皮肤上出现疹子,家长都会焦急万分,如果孩子再有些发热、食欲不佳,那更会火上浇油。 为了让家长们心里有数,做到遇事不乱,咱们就把儿童常见的疹子给大家唠唠。 一、幼儿急疹 这个病可能是大部分宝宝都会遇到疾病,也可能是患的第一个疾病。孩子有发热,又有皮疹,爸妈们会非常恐惧。其实不要怕,这就是个纸老虎,一捅就破。 幼儿急疹,也叫做婴儿玫瑰疹(Roseola)、第六病和三日热,多发生在小于2岁的婴幼儿,高峰是7月-1岁婴儿。表现为3-5日的高热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 该病的临床特点就是热退疹出:发热3-5日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皮疹从颈部和躯干开始,蔓延到面部和四肢,可在24小时内出全;皮疹表现为压之可褪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突出皮肤表面),有时皮疹可呈水疱状。皮疹一般情况下不痛不痒,通常持续1-2日,少数在2-4小时内短暂出现后消失。 玫瑰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引起。在我国,HHV-6基本上每个成人体内都有,不定期的分泌到体液中,比如唾液。而这个病最可能是通过亲密接触分泌物传播,尤其是唾液,所以,母亲亲吻孩子会导致传染。 这个疾病除了发热外,对孩子没啥损伤,皮疹也不痛不痒的,所以根本不用害怕。发热也是孩子身体主动发热,用来烧死病毒的,也不要担心会烧坏大脑,根本不可能啊! 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不要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该病是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能好的,也不要使用抗病毒药。家长给与对症支持治疗就行,孩子发热就用退热药,不舒服就多安抚下,等自己恢复。得了幼儿急疹后,不怕见风,可以洗澡。 关于预防上,注意家人和孩子的手卫生,及时洗手非常重要,另外,不要亲吻孩子嘴。 二、风 疹 因为风疹的皮疹和幼儿急疹挺像的,所以,为了让大家对比下,接下来说说风疹。 目前孩子常规接种风疹疫苗,所以现在风疹发病率较前大幅降低。风疹多发生在学龄期-青春期儿童,是由于风疹病毒引起的,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亲密接触也可以传播。 临床特点为,多数先在耳后、颈后、枕后出现淋巴结肿大。之后1天-1周左右时间,孩子出现发热,多数是低热,在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从面部开始(可以记忆为:风吹过我的脸),播散很快,24小时内躯干、四肢都出现皮疹了。有时躯干上有皮疹时,脸上皮疹都消退了。 皮疹多表现为针尖大小,红色斑疹或丘疹,多在3天左右消失。下面是风疹的图片。 风疹也是病毒引起的,不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也没有治疗风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上就是对症处理,退热就可以了。风疹也不是风吹导致的,可以见风,也可以洗澡。 在预防上,因为有疫苗,所以按时接种疫苗就行了。目前含有风疹的疫苗为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时间为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1.5岁和6岁接种麻腮风疫苗(各地区标准不一样,上面是北京的流程,国家CDC规定是必须有8月和1.5岁)。 三、麻 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以上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典型皮疹为其特点。 该病经呼吸道传播,好发在6个月到5岁的小儿,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麻疹在冬春多发,全年散发,刚开始是发热,之后3-4天会出疹。皮疹从耳后及发际开始(突然感到耳后一麻,哈哈),第1天遍布面部和颈部,第2天到达躯干和四肢近端,第3天多手脚心也会出现。皮疹表现为斑丘疹,疹呈充血性,加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之后皮疹逐渐消退,大约3天消失,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脱屑可能会持续1周,之后就完全恢复为正常的皮肤了。 出现麻疹后,因为其有传染性,要在家里隔离,至少出疹后5天。在此期间,对症处理,发热时使用退热药处理,保证饮水量,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 麻疹的记忆方法就是——热3天,疹3天(头四肢脚心),蜕3天。耳后一麻,就出疹。 四、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有全身弥漫性的红色斑丘疹的呼吸系统疾病,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严重的,如果不经治疗,有可能导致风湿热或者急性肾小球肾炎。如果家长们发现了这个疾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 猩红热好发生在3-7岁的儿童,大多首先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热、咽峡炎。之后1-2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丘疹(猩红猩红的),凸出皮肤表面,摸着粗糙(牛皮纸样),按压可褪色,疹子之间没有正常皮肤。这时用手按一下皮疹,能留下白色的手印。这是典型的猩红热特征。 皮疹从耳后、颈部、上胸部开始,迅速波及上肢,最后到下肢。出疹3-5天后,皮疹按照出疹先后的顺序开始蜕皮、脱屑。 在出疹期初期还可以看到草莓舌,之后2-3天变成杨梅舌(关于这个,老外比较简单粗暴,就叫白草梅舌和红草莓舌)。舌头变化也是猩红热的典型特点。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就去医院看诊吧,医生看诊后会给开抗生素的,一定要按照疗程服用抗生素,不要自己擅自停药。 猩红热和麻疹一样,从耳后开始起疹(麻疹是耳后一麻,猩红热是耳后一热),3-5天开始蜕皮、消失。 五、水 痘 水痘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在疫苗使用之前,非常常见,目前随着疫苗接种的推广,疾病较前大幅下降。 水痘的临床表现为,首先出现发热、食欲不振,之后1-2天出现皮疹,低热可伴随着皮疹存在。对于婴幼儿,可能出疹和发热一起出现。 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或头皮,刚开始是痒的红色丘疹,很快形成透明的、饱满的水泡,通常由红晕包围,被比喻为玫瑰花瓣上的露珠。(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水做的痘痘嘛) 之后1-2天水泡就浑浊,出现中央凹陷,继而结痂。 随着皮疹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包括脸,四肢,新的皮疹会继续出现,呈现出新旧皮疹同时存在的表现。大多数儿童水痘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发热和皮疹,这时就把孩子隔离在家里,给与对症处理就行了: ●发热的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这里不建议使用布洛芬,因为其可能会增加水痘患者患链球菌感染的可能性; ●如果孩子非常痒,可以用些抗组胺药,就是西替利嗪之类的,另外,给孩子剪指甲,带个手套可以预防把水痘抓破,导致细菌感染; ●孩子在家里要隔离到水痘完全结痂才能放出来玩; ●如果孩子高热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佳,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因 参考文献: [1].Virology, pathogenesis, and epidemiology of human herpesvirus 6 infection. uptodate 2017. [2].Heat Rash.First Aid for Families.AAP.2015. [3].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9th. [4].Clinical features of varicella-zoster virus infection: Chickenpox.uptodate 2017. [5].Roseola infantum (exanthem subitum).uptodate 2017. [6].New-onset urticaria.uptodate 2017. 来医师孔令凯 声明:转载为学习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林敏医生的科普号2021年02月01日 4026 0 5 -
儿童,发热又出现皮疹,到底是什么病?——病毒感染篇
临床上,我们经常碰到家长抱着孩子来求诊: “医生,我孩子最近发热,身上还起了一堆的红点点,到底是什么啊? 是不是老人常说的出痧子了? 是不是药物过敏了?” ...... 其实,儿童发热时常常会伴发皮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全身泛发性皮疹同时伴有发热的皮肤疾病我们称之为儿童发热发疹性皮肤病,这类疾病在临床很常见,皮疹形态往往很相似,非常容易混淆,期间又可能有用药史,情况就变得更复杂了。 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不要慌,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可以引起这类疾病的原因。 ⑴感染性:可以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其它微生物感染,以病毒感染性发热发疹性皮肤病最常见。 ⑵非感染性:包括变态反应性(如药疹)、自身免疫性(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和肿瘤性等。 ⑶原因不确定性:如川崎病、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等。 那么常见的儿童发热发疹性皮肤病到底有哪些呢? 我会陆续为大家科普揭晓。 病毒感染性 一、麻疹 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经飞沫通过呼吸道及眼结膜而传播,5岁以下儿童多见,冬春季好发。 潜伏期9~11天,前驱期一般为4天,表现有高热,眼结膜充血、怕光、分泌物增多。鼻流涕,呈黏液脓性,咳嗽。 起病2~3天后,在第二磨牙对面的颊黏膜上出现蓝白色或紫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称为麻疹粘膜斑(Koplik’s斑),是麻疹早期的特征性表现,出疹后第2天开始消退。 发热后第4天出疹,自耳后、发际开始,迅速蔓延到面、颈部、躯干和四肢,2~5天内出齐。典型皮损表现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可相互融合,压之可褪色,疹间皮肤正常。 出疹时体温可达41℃左右,中毒症状加重,颈淋巴结和肝、脾可肿大。皮疹出齐后1~2天,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疹顺序逐渐消退,留有棕褐色色素沉着斑和细小的糠麸状脱屑。整个病程约2周。 二、风疹 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经飞沫传播,易在春季流行,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 潜伏期2~3周,平均18天。前驱症状轻微,儿童无或有轻度发热,持续1~2天,可有枕骨下、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在出疹的第一天或前驱期时,在软腭、颊、腭垂等处出现暗红色斑疹或斑点,也是黏膜疹(即Forschheimer征)。 前驱期后1~2天,自面部开始出疹,24小时内迅速蔓延至颈部、躯干、上肢和下肢,手足多无皮疹。为粉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稀疏分布,也可融合成弥漫性红斑,早期皮疹像麻疹,融合后似猩红热。1~2天后皮疹开始消退,常常是下肢发疹时面部皮疹已消退,一般4~5天退完,不留痕迹。 三、幼儿急诊 又称婴儿玫瑰疹,很常见,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好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冬春季节多见。 潜伏期10~15天,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除有食欲不振外,一般精神状态良好。 发热持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24小时内降至正常,热退疹出,也就是在热退时出现玫瑰红或淡红色斑疹及斑丘疹,离心性,自颈部和躯干部?臀部和四肢?面部,而颊、肘、膝以下及掌跖等部位多无皮疹。经1~2天后皮疹即消退,不留任何痕迹。 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又称腺性热,由EB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染。 儿童潜伏期较短,可能为10天。起病缓慢,可有头痛、倦怠等前驱症状。大多有中度发热,有时为高热,常持续5~10天,重者2周或更久。 最常见的症状是几天后出现渗出性咽峡炎。还有弥漫性膜性扁桃体炎,而具有特征性的是在硬腭、软腭联合部出现小出血点,一般在发热后2-3天出现。早期即有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最常见,尤其左侧颈后。部分患儿可出现脾肿大、肝脏受累。 约1/3患儿在发病后4~6天出现皮疹,呈多样性,常见的为眼睑水肿、斑疹或麻疹样发疹,主要发生于躯干及上肢,多数离心性发疹:躯干?四肢和颈?面部,几天内消退。还可有猩红热样、荨麻疹样、紫癜样、多形红斑样发疹,使用氨苄西林、四环素后发生率增高,可能病毒感染本身可以促进药疹的发生。 五、传染性红斑 由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引起,好发于2~10岁的儿童,春夏季节多见。 潜伏期5~15天,常突然发病,感染第6-10天出现病毒血症,不发热或低热。 发病后1~2天出现皮疹,6~10天后消退。一般分为三期: 第一期:双侧面颊部出现水肿性红斑,蝶形分布,境界清楚,外观呈特征性的“掌击颊”,皮温增加,一般无症状,偶有微痒和烧灼感; 第二期:2~4天后,四肢近端出现散在红斑和丘疹,随后扩展至躯干和臀部,呈花边状或网状,境界清楚,对称分布; 第三期:6~10天后,皮疹逐渐消退,消退次序和其出现先后顺序相同,往往中心部分先消退呈一红色小环,消退后不留痕迹。但遇热、日晒、哭吵和运动后可复发。 六、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柯萨奇病毒A16型最常见,肠道病毒71型和其它柯萨奇病毒(A5、A7、A9、A10等)也可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2岁婴幼儿最多,常在夏秋季流行。 潜伏期4~7天,全身症状轻微,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不振等。 主要表现为疼痛性口腔炎,即在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等处出现疼痛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四周绕以红晕。此外,在掌跖及指趾的背面及侧缘等部位可出现小丘疹及水疱,不易破,周围有红晕。也可在膝前、臀部,甚至全身发生广泛性丘疹或水疱。多数患儿一周左右可自愈。 七、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飞沫传播,传染性很强。好发于儿童。 潜伏期一般14~17天。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全身乏力等前驱症状,儿童轻微或没有。 前驱症状出现后1~2天出现皮疹,从躯干部?头面部及四肢,向心性分布,头面、躯干皮疹密集,四肢稀疏。典型皮损为丘疹和小水疱,水疱壁薄易破,经2~4天干燥结痂。在发病2~4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通常表现为“四代同堂”:即红斑、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口腔黏膜、眼结膜、肛周、外阴也可出现水疱、溃疡。自觉轻微瘙痒。病程约2-3周。 八、其他常见的病毒疹 临床上常见的还有非特异性病毒疹,缺乏特有的皮疹形态、分布、自然病程等,主要表现为广泛分布于躯干、四肢的红斑和斑片,压之可褪色,面部较少见,可伴有低热、肌痛、头痛、流涕或胃肠道不适。 其次还有肠道病毒疹。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有70多个抗原型。肠道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夏秋季皮疹的主要原因,十分常见。多数患儿突然出现发热,非特异性,一般持续不超过3天,可有呼吸道、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皮疹变化多样,包括麻疹样、荨麻疹样、紫癜样、湿疹样、水疱样等。 因上述这些常见的疾病均有一定的传染性,儿童如有发热、皮疹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治疗,以防在孩子之间传染流行。
庞艳华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12月14日 10372 0 5 -
幼儿急疹、风疹、麻疹、猩红热、水痘、荨麻疹、热疹、湿疹等,怎么治疗和护理?
导读: 每次只要孩子娇嫩的皮肤上出现疹子,家长都会焦急万分,如果孩子再有些发热、食欲不佳,那更会火上浇油。为了让家长们心里有数,做到遇事不乱,咱们就把儿童常见的疹子给大家唠唠,您看的更清楚些。 从最常见的说起,一个个来。 目录 一、幼儿急疹 二、风疹 三、麻疹 四、猩红热 五、水痘 六、荨麻疹 七、痱子/热疹 八、湿疹 一、幼儿急疹 这个病可能是大部分宝宝都会遇到疾病,也可能是患的第一个疾病。孩子有发热,又有皮疹,爸妈们会非常恐惧。其实不要怕,这就是个纸老虎,一捅就破。 幼儿急疹,也叫做婴儿玫瑰疹(Roseola)、第六病和三日热,多发生在小于2岁的婴幼儿,高峰是7月-1岁婴儿。表现为3-5日的高热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 该病的临床特点就是热退疹出:发热3-5日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皮疹从颈部和躯干开始,蔓延到面部和四肢,可在24小时内出全;皮疹表现为压之可褪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突出皮肤表面),有时皮疹可呈水疱状。皮疹一般情况下不痛不痒,通常持续1-2日,少数在2-4小时内短暂出现后旋即消失。 孩子发热3天后出现的皮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一些皮疹外周有红晕 玫瑰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引起。在我国,HHV-6基本上每个成人体内都有,不定期的分泌到体液中,比如唾液。而这个病最可能是通过亲密接触分泌物传播,尤其是唾液,所以,母亲亲吻孩子会导致传染。 这个疾病除了发热外,对孩子没啥损伤,皮疹也不痛不痒的,所以根本不用害怕。发热也是孩子身体主动发热,用来烧死病毒的,也不要担心会烧坏大脑,根本不可能啊! 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不要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该病是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能好的,也不要使用抗病毒药。家长给与对症支持治疗就行,孩子发热就用退热药,不舒服就多安抚下,等自己恢复。得了幼儿急疹后,不怕见风,可以洗澡。 关于预防上,注意家人和孩子的手卫生,及时洗手非常重要,另外,不要亲吻孩子嘴。 二、风疹 因为风疹的皮疹和幼儿急疹挺像的,所以,为了让大家对比下,接下来说说风疹。 目前孩子常规接种风疹疫苗,所以现在风疹发病率较前大幅降低。风疹多发生在学龄期-青春期儿童,是由于风疹病毒引起的,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亲密接触也可以传播。 临床特点为,多数先在耳后、颈后、枕后出现淋巴结肿大。之后1天-1周左右时间,孩子出现发热,多数是低热,在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从面部开始(可以记忆为:风吹过我的脸,哈哈),播散很快,24小时内躯干、四肢都出现皮疹了。有时躯干上有皮疹时,脸上皮疹都消退了。 皮疹多表现为针尖大小,红色斑疹或丘疹,多在3天左右消失。 风疹也是病毒引起的,不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也没有治疗风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上就是对症处理,退热就可以了。风疹也不是风吹导致的,可以见风,也可以洗澡。 在预防上,因为有疫苗,所以按时接种疫苗就行了。目前含有风疹的疫苗为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时间为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1.5岁和6岁接种麻腮风疫苗(各地区标准不一样,上面是北京的流程,国家CDC规定是必须有8月和1.5岁)。 三、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以上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典型皮疹为其特点。 该病经呼吸道传播,好发在6个月到5岁的小儿,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麻疹在冬春多发,全年散发,刚开始是发热,之后3-4天会出疹。皮疹从耳后及发际开始(突然感到耳后一麻,哈哈),第1天遍布面部和颈部,第2天到达躯干和四肢近端,第3天多手脚心也会出现。皮疹表现为斑丘疹,疹呈充血性,加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 之后皮疹逐渐消退,大约3天消失,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脱屑可能会持续1周,之后就完全恢复为正常的皮肤了。 出现麻疹后,因为其有传染性,要在家里隔离,至少出疹后5天。在此期间,对症处理,发热时使用退热药处理,保证饮水量,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 麻疹的记忆方法就是,热3天,疹3天(头四肢脚心),蜕3天。耳后一麻,就出疹。 四、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有全身弥漫性的红色斑丘疹的呼吸系统疾病,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严重的,如果不经治疗,有可能导致风湿热或者急性肾小球肾炎。如果家长们发现了这个疾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 猩红热好发生在3-7岁的儿童,大多首先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热、咽峡炎。之后1-2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丘疹(猩红猩红的),凸出皮肤表面,摸着粗糙(牛皮纸样),按压可褪色,疹子之间没有正常皮肤。这时用手按一下皮疹,能留下白色的手印。这是典型的猩红热特征。 皮疹从耳后、颈部、上胸部开始,迅速波及上肢,最后到下肢。出疹3-5天后,皮疹按照出疹先后的顺序开始蜕皮、脱屑。 在出疹期初期还可以看到草莓舌,之后2-3天变成杨梅舌(关于这个,老外比较简单粗暴,就叫白草梅舌和红草莓舌)。舌头变化也是猩红热的典型特点。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就去医院看诊吧,医生看诊后会给开抗生素的,一定要按照疗程服用抗生素,不要自己擅自停药。 猩红热和麻疹一样,从耳后开始起疹(麻疹是耳后一麻,猩红热是耳后一热),3-5天开始蜕皮、消失。 关于猩红热的增加知识点,给医生们看的: 帕氏线:猩红热的患儿,在皮肤皱褶处,比如腋窝、肘窝等处,皮疹比较密集,按压不褪色,称为帕氏线,这是猩红热的典型特征。 五、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在疫苗使用之前,非常常见,目前随着疫苗接种的推广,疾病较前大幅下降。 水痘的临床表现为,首先出现发热、食欲不振,之后1-2天出现皮疹,低热可伴随着皮疹存在。对于婴幼儿,可能出疹和发热一起出现。 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或头皮,刚开始是痒的红色丘疹,很快形成透明的、饱满的水泡,通常由红晕包围,被比喻为玫瑰花瓣上的露珠。(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水做的痘痘嘛) 之后1-2天水泡就浑浊,出现中央凹陷,继而结痂。 随着皮疹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包括脸,四肢,新的皮疹会继续出现,呈现出新旧皮疹同时存在的表现。 大多数儿童水痘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发热和皮疹,这时就把孩子隔离在家里,给与对症处理就行了: ●发热的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这里不建议使用布洛芬,因为其可能会增加水痘患者患链球菌感染的可能性; ●如果孩子非常痒,可以用些抗组胺药,就是西替利嗪之类的,另外,给孩子剪指甲,带个手套可以预防把水痘抓破,导致细菌感染; ●孩子在家里要隔离到水痘完全结痂才能放出来玩; ●如果孩子高热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佳,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因为有些孩子可能会有水痘肺炎或者脑炎。 在预防上面,建议所有的孩子都接种水痘疫苗,我国规定是在1.5岁(至少1岁)和4岁接种2针。另外提醒大家,不要去参加所谓的水痘Party,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传染上水痘,从而就不用接种疫苗了,这样很不安全,如果导致重症水痘后,后悔都来不及! 总结:发热出疹性疾病 给医生们看的,家长们可以略过。 以上是发热、出疹性疾病,发热和出疹的时间排列为:风疹、水痘,猩红热,麻疹,幼儿急疹。记忆为: ●风吹过我的脸,立即起疹子了; ●水痘种在身上,1天就开出一朵玫瑰花,让人心里痒痒的,玫瑰代表爱情,来的快!; ●猩猩爱吃草莓,突然耳后一热(猩红热),1-2天有皮疹和草莓舌; ●耳后一麻(麻疹),3天后全身逐渐开花,麻疹很麻烦,干嘛都是3天(热3天,疹3天,退3天); ●幼儿急疹是热退疹出,大家都知道。 六、荨麻疹 荨麻疹(风团)这个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基本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1-2次荨麻疹。 荨麻疹常见原因有感染;皮肤接触性过敏、食物过敏、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等。因为大多数的荨麻疹找不到原因,所以出现荨麻疹后,如果不好找原因,就不要找了,对症处理就行了。 荨麻疹表现为隆起的红斑,其上中央区常发白。红斑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但都不会凸出皮肤太多,见下图。 荨麻疹形态不一,但凸起皮肤不多。 荨麻疹多会非常痒,尤其在夜间。如果只出现一个荨麻疹,可能1天左右时间就消退了,但如果反应较大,持续超过6周就被认为是慢性荨麻疹了,治疗时间也较长。 如果孩子身上仅有几个荨麻疹,有些痒的感觉,涂点炉甘石洗剂有止痒效果;如果第一天荨麻疹消失了,明天又起了,需要到医院,医生会开些过敏药,比如西替利嗪,根据孩子情况确定服用剂量和时间。 有种疾病常和荨麻疹一起出现,那就是血管性水肿,如下图所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们肿了起来,那就别耽搁了,赶紧去医院。因为除了皮肤肿胀之外,喉咙也可能肿,这会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七、痱子/热疹 关于痱子/热疹的文章,之前已经写过了,请看:痱子(热疹)怎么办? 八、湿疹 湿疹是特应性皮炎,皮疹是一片片的,开始时皮肤干燥,严重时有渗出、皮肤增厚,湿疹会导致孩子非常痒,不停的抓挠,并且休息不好,严重的孩子比较烦躁。 湿疹的原因不是湿,而是皮肤干燥、屏障功能损伤,导致外界刺激物进入皮肤内,产生皮肤炎症、过敏导致的。 湿疹多在生后40天以后出现,刚开始的时候发生在头皮、面部、耳廓,尿布区一般不受累(因为这个区域摩擦少,湿度大,皮肤水分散失少,皮肤屏障功能好)。随着孩子能爬行,总是摩擦四肢的伸侧,所以在四肢的伸侧出现湿疹。 发现湿疹后,也不要怕,进行治疗就行啦,因为现在的湿疹发病率在10%-20%之间,不是你一个宝宝有哦。就湿疹的治疗原则而言,就是: 必要时,要使用激素软膏治疗皮肤炎症; 之后多涂多抹保湿霜对皮肤进行保湿,保护屏障功能; 生活中避免接触刺激原; 每日或者隔日洗澡,但要注意洗澡水温,沐浴露,洗澡时间长短; 室内要保持清凉避免出汗; 给孩子穿宽松、纯棉衣物; 严重湿疹的,要选择性忌口。
孟祥滨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4月13日 5268 0 5 -
什么是“风疹”?有哪些危害?怎么预防“风疹”
什么是“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疫苗问世前,风疹呈世界性分布,1岁以下不易感染,发病年龄以5-9岁为主,是儿童常见的一个出疹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一般间隔3-5年,呈周期性流行。风疹最大的危害是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风疹病毒对热不稳定,对紫外线敏感,脂溶剂乙醚、氯仿可灭活风疹病毒。人类是风疹病毒的自然宿主,风疹通过呼吸道、尿液、鼻咽分泌物排出病毒。风疹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潜伏期10-23天, 风疹传染性不如麻疹,症状比麻疹轻。 (一)典型的风疹:主要表现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本病的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出疹严重者热度一般为38℃左右,也有39℃以上的风疹流行报告,疹退后热退,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主要并发症:1.关节炎和关节痛:成年(青年)妇女中常见,疹退后出现,累及多个大小关节。2.脑炎:发病率约占风疹病例1/5000,多在出疹后1-7天内发生,病程5-21天。发病急,症状重,突然头痛、发热、嗜睡、昏迷、颈强直,脑脊液中可查到风疹特异IgM 抗体,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有报道病死率达到20%。3.血小板减少紫癜 (二)无皮疹型风疹 轻度发热, 无出疹。 (三)隐性感染 约占风疹感染25-50%,成人比例更高。 (四)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CRS) 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一个或多个器官畸形。以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畸形和耳聋等为典型特征,此外还有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紫癜,心肌炎和青光眼等统称为CRS。 CRS患儿体重低,行为及运动能力低下,有些畸形出生时已很明显,但耳聋、智力低下、运动失常等在1岁或几岁之后才被发现。风疹与轻型麻疹极易误诊,与人类小DNA病毒B19、猩红热、幼儿急疹和肠道病毒引起的出疹容易混淆。所以实验室鉴别诊断占愈来愈重要的地位。风疹患者出疹1-3天,75%IgM阳性,4-15天约100%阳性,如采血时间过早,IgM阴性,可一周后再查一次,查IgM最好疹后一周至两周采血。查双份血时,第一份血在疹后七天内采集,第二份血采集距第一份十天以上,双份血应在同一实验室同时完成检查。(一)疑似病例 发热(37℃或以上)、出疹、淋巴结肿大或关节炎/关节痛或结膜炎,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风疹的病例均为疑似风疹病例。(二)确诊病例 疑似风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证实为风疹感染的为确诊病例。(三)临床符合病例 符合以下条件的风疹疑似病例为临床符合病例: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无实验室诊断结果的临床报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明显流行病学联系的病例。实验室证实为风疹暴发,同一暴发中其它未经实验实证实的病例。(四)排除病例 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采取了合格的血清标本,并经合格实验室检测IgM阴性的病例。(五)实验室证实:有下例之一者为实验室证实。1.IgM抗体捕捉ELISA法 病人或新生儿血/脐带血中风疹IgM阳性。2.间接ELISA或血凝抑制法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含由阴转阳)或婴儿6个月后血IgG不降反升。3.在患者(新生儿或胎儿)内脏器官、呼吸道、尿液、鼻咽分泌物的标本中用Vero/BHK-21/RK-13细胞分离到风疹野病毒。治疗原则 现在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风疹,临床上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产生。孕妇怀孕早期感染风疹,明确诊断后应考虑终止妊娠。预防措施有哪些?(一)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 风疹显性和隐性感染对怀孕早期胎儿都有危害,重点预防孕妇特别是怀孕头3个月内感染。 重点查育龄前妇女IgG抗体,阴性者给予风疹疫苗预防接种,接种3个月(或半年)后IgG抗体阳转者再怀孕。无疫苗接种史的孕妇应避免接触风疹,如发现孕妇接触风疹应尽快检查IgG抗体确定是否易感,如未出疹,4周后复查IgG是否阳转,如IgG阴性则在潜伏期后查IgM抗体,以明确诊断。 2.免疫接种 选用减毒风疹活疫苗,疫苗免疫的效果从强度与持久性都不如自然感染,有效免疫持续时间5-8年,疫苗需冷藏运输和储存。国际上有8株减毒活疫苗,其中RA27/3株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较少的副反应,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并在各个国家实行不同的免疫策略。我国研制成功的风疹减毒活疫苗株BRDII的免疫原性和RA27/3株相似,我国现主要应用国产BRDII株和少部分进口RA27/3株。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 (二)病人、接触者的管理:对风疹患者和CRS,尤以后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风疹通过呼吸道、尿液、鼻咽分泌物排出病毒,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病人隔离至诊后14天,CRS排毒1年左右,应隔离1年。对接触者进行观察,必要时隔离,检疫期为21天。鉴于相当多的成人风疹感染为亚临床型,并且作为感染特征的IgM抗体仅存在一个月左右,故一次性IgM抗体的检测阴性并不能证明整个早孕期未受到感染。理想的方法应开展婚前和/或孕前风疹IgG抗体的检测,然后对少数抗体阴性或低滴度者,做定期复查,确定早孕期是否风疹病毒的侵袭。 (三)流行期措施: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重点措施是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学龄儿童,青春前期妇女,医务人员和入伍新兵。针对传播途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空气消毒。注:文章来源于中国疾控中心网站科普宣传资料。
徐鹤翔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3月29日 2893 0 1 -
幼儿急疹、风疹、麻疹、猩红热、水痘、荨麻疹、热疹、湿疹等等,皮疹都是什么样子?怎么治疗和护理?
导读: 每次只要孩子娇嫩的皮肤上出现疹子,家长都会焦急万分,如果孩子再有些发热、食欲不佳,那更会火上浇油。为了让家长们心里有数,做到遇事不乱,咱们就把儿童常见的疹子给大家唠唠,附上图片,您看的更清楚些。 从最常见的说起,一个个来。 PS.手机中的图片看起来比电脑清晰。 目录 一、幼儿急疹 二、风疹 三、麻疹 四、猩红热 五、水痘 六、荨麻疹 七、痱子/热疹 八、湿疹 一、幼儿急疹 这个病可能是大部分宝宝都会遇到疾病,也可能是患的第一个疾病。孩子有发热,又有皮疹,爸妈们会非常恐惧。其实不要怕,这就是个纸老虎,一捅就破。 幼儿急疹,也叫做婴儿玫瑰疹(Roseola)、第六病和三日热,多发生在小于2岁的婴幼儿,高峰是7月-1岁婴儿。表现为3-5日的高热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 该病的临床特点就是热退疹出:发热3-5日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皮疹从颈部和躯干开始,蔓延到面部和四肢,可在24小时内出全;皮疹表现为压之可褪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突出皮肤表面),有时皮疹可呈水疱状。皮疹一般情况下不痛不痒,通常持续1-2日,少数在2-4小时内短暂出现后旋即消失。 上图是孩子发热3天后出现的皮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图片来自Hurwitz Clinical Pediatric Dermatology 这是细节图,一些皮疹外周有红晕 玫瑰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引起。在我国,HHV-6基本上每个成人体内都有,不定期的分泌到体液中,比如唾液。而这个病最可能是通过亲密接触分泌物传播,尤其是唾液,所以,母亲亲吻孩子会导致传染。 这个疾病除了发热外,对孩子没啥损伤,皮疹也不痛不痒的,所以根本不用害怕。发热也是孩子身体主动发热,用来烧死病毒的,也不要担心会烧坏大脑,根本不可能啊! 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不要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该病是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能好的,也不要使用抗病毒药。家长给与对症支持治疗就行,孩子发热就用退热药,不舒服就多安抚下,等自己恢复。得了幼儿急疹后,不怕见风,可以洗澡。 关于预防上,注意家人和孩子的手卫生,及时洗手非常重要,另外,不要亲吻孩子嘴。 二、风疹 因为风疹的皮疹和幼儿急疹挺像的,所以,为了让大家对比下,接下来说说风疹。 目前孩子常规接种风疹疫苗,所以现在风疹发病率较前大幅降低。风疹多发生在学龄期-青春期儿童,是由于风疹病毒引起的,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亲密接触也可以传播。 临床特点为,多数先在耳后、颈后、枕后出现淋巴结肿大。之后1天-1周左右时间,孩子出现发热,多数是低热,在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从面部开始(可以记忆为:风吹过我的脸,哈哈),播散很快,24小时内躯干、四肢都出现皮疹了。有时躯干上有皮疹时,脸上皮疹都消退了。 皮疹多表现为针尖大小,红色斑疹或丘疹,多在3天左右消失。下面是风疹的图片。 风疹也是病毒引起的,不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也没有治疗风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上就是对症处理,退热就可以了。风疹也不是风吹导致的,可以见风,也可以洗澡。 在预防上,因为有疫苗,所以按时接种疫苗就行了。目前含有风疹的疫苗为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时间为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1.5岁和6岁接种麻腮风疫苗(各地区标准不一样,上面是北京的流程,国家CDC规定是必须有8月和1.5岁)。 三、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以上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典型皮疹为其特点。 该病经呼吸道传播,好发在6个月到5岁的小儿,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麻疹在冬春多发,全年散发,刚开始是发热,之后3-4天会出疹。皮疹从耳后及发际开始(突然感到耳后一麻,哈哈),第1天遍布面部和颈部,第2天到达躯干和四肢近端,第3天多手脚心也会出现。皮疹表现为斑丘疹,疹呈充血性,加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如下图。 之后皮疹逐渐消退,大约3天消失,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见下图),脱屑可能会持续1周,之后就完全恢复为正常的皮肤了。 出现麻疹后,因为其有传染性,要在家里隔离,至少出疹后5天。在此期间,对症处理,发热时使用退热药处理,保证饮水量,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 麻疹的记忆方法就是,热3天,疹3天(头四肢脚心),蜕3天。耳后一麻,就出疹。 四、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有全身弥漫性的红色斑丘疹的呼吸系统疾病,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严重的,如果不经治疗,有可能导致风湿热或者急性肾小球肾炎。如果家长们发现了这个疾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 猩红热好发生在3-7岁的儿童,大多首先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热、咽峡炎。之后1-2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丘疹(猩红猩红的),凸出皮肤表面,摸着粗糙(牛皮纸样),按压可褪色,疹子之间没有正常皮肤。这时用手按一下皮疹,能留下白色的手印。这是典型的猩红热特征。 皮疹从耳后、颈部、上胸部开始,迅速波及上肢,最后到下肢。出疹3-5天后,皮疹按照出疹先后的顺序开始蜕皮、脱屑。 上图为猩红热蜕皮 在出疹期初期还可以看到草莓舌,之后2-3天变成杨梅舌(关于这个,老外比较简单粗暴,就叫白草梅舌和红草莓舌)。舌头变化也是猩红热的典型特点。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就去医院看诊吧,医生看诊后会给开抗生素的,一定要按照疗程服用抗生素,不要自己擅自停药。 猩红热和麻疹一样,从耳后开始起疹(麻疹是耳后一麻,猩红热是耳后一热),3-5天开始蜕皮、消失。 关于猩红热的增加知识点,给医生们看的: 帕氏线:猩红热的患儿,在皮肤皱褶处,比如腋窝、肘窝等处,皮疹比较密集,按压不褪色,称为帕氏线,这是猩红热的典型特征。 五、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在疫苗使用之前,非常常见,目前随着疫苗接种的推广,疾病较前大幅下降。 水痘的临床表现为,首先出现发热、食欲不振,之后1-2天出现皮疹,低热可伴随着皮疹存在。对于婴幼儿,可能出疹和发热一起出现。 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或头皮,刚开始是痒的红色丘疹,很快形成透明的、饱满的水泡,通常由红晕包围,被比喻为玫瑰花瓣上的露珠,见下图。(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水做的痘痘嘛) 图片来自Hurwitz Clinical Pediatric Dermatology 之后1-2天水泡就浑浊,出现中央凹陷,继而结痂,如下图。 图片来自visualDx 随着皮疹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包括脸,四肢,新的皮疹会继续出现,呈现出新旧皮疹同时存在的表现,如下图。 图片来自visualDx 大多数儿童水痘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发热和皮疹,这时就把孩子隔离在家里,给与对症处理就行了: ●发热的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这里不建议使用布洛芬,因为其可能会增加水痘患者患链球菌感染的可能性; ●如果孩子非常痒,可以用些抗组胺药,就是西替利嗪之类的,另外,给孩子剪指甲,带个手套可以预防把水痘抓破,导致细菌感染; ●孩子在家里要隔离到水痘完全结痂才能放出来玩; ●如果孩子高热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佳,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因为有些孩子可能会有水痘肺炎或者脑炎。 在预防上面,建议所有的孩子都接种水痘疫苗,我国规定是在1.5岁(至少1岁)和4岁接种2针。另外提醒大家,不要去参加所谓的水痘Party,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传染上水痘,从而就不用接种疫苗了,这样很不安全,如果导致重症水痘后,后悔都来不及! 总结:发热出疹性疾病 给医生们看的,家长们可以略过。 以上是发热、出疹性疾病,发热和出疹的时间排列为:风疹、水痘,猩红热,麻疹,幼儿急疹。记忆为: ●风吹过我的脸,立即起疹子了; ●水痘种在身上,1天就开出一朵玫瑰花,让人心里痒痒的,玫瑰代表爱情,来的快!; ●猩猩爱吃草莓,突然耳后一热(猩红热),1-2天有皮疹和草莓舌; ●耳后一麻(麻疹),3天后全身逐渐开花,麻疹很麻烦,干嘛都是3天(热3天,疹3天,退3天); ●幼儿急疹是热退疹出,大家都知道。 六、荨麻疹 荨麻疹(风团)这个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基本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1-2次荨麻疹。 荨麻疹常见原因有感染;皮肤接触性过敏、食物过敏、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等。因为大多数的荨麻疹找不到原因,所以出现荨麻疹后,如果不好找原因,就不要找了,对症处理就行了。 荨麻疹表现为隆起的红斑,其上中央区常发白。红斑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但都不会凸出皮肤太多,见下图。 上面图片都是荨麻疹,形态不一,但凸起皮肤不多。 荨麻疹多会非常痒,尤其在夜间。如果只出现一个荨麻疹,可能1天左右时间就消退了,但如果反应较大,持续超过6周就被认为是慢性荨麻疹了,治疗时间也较长。 如果孩子身上仅有几个荨麻疹,有些痒的感觉,涂点炉甘石洗剂有止痒效果;如果第一天荨麻疹消失了,明天又起了,需要到医院,医生会开些过敏药,比如西替利嗪,根据孩子情况确定服用剂量和时间。 有种疾病常和荨麻疹一起出现,那就是血管性水肿,如下图所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们肿了起来,那就别耽搁了,赶紧去医院。因为除了皮肤肿胀之外,喉咙也可能肿,这会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七、痱子/热疹 关于痱子/热疹的文章,之前已经写过了,请看:痱子(热疹)怎么办? 八、湿疹 湿疹是特应性皮炎,皮疹是一片片的,开始时皮肤干燥,严重时有渗出、皮肤增厚,湿疹会导致孩子非常痒,不停的抓挠,并且休息不好,严重的孩子比较烦躁。 湿疹的原因不是湿,而是皮肤干燥、屏障功能损伤,导致外界刺激物进入皮肤内,产生皮肤炎症、过敏导致的。 湿疹多在生后40天以后出现,刚开始的时候发生在头皮、面部、耳廓,尿布区一般不受累(因为这个区域摩擦少,湿度大,皮肤水分散失少,皮肤屏障功能好)。随着孩子能爬行,总是摩擦四肢的伸侧,所以在四肢的伸侧出现湿疹。 发现湿疹后,也不要怕,进行治疗就行啦,因为现在的湿疹发病率在10%-20%之间,不是你一个宝宝有哦。就湿疹的治疗原则而言,就是: 必要时,要使用激素软膏治疗皮肤炎症; 之后多涂多抹保湿霜对皮肤进行保湿,保护屏障功能; 生活中避免接触刺激原; 每日或者隔日洗澡,但要注意洗澡水温,沐浴露,洗澡时间长短; 室内要保持清凉避免出汗; 给孩子穿宽松、纯棉衣物; 严重湿疹的,要选择性忌口。
王彦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3月26日 49992 0 4 -
儿童常见皮疹及处理方法
每次只要孩子娇嫩的皮肤上出现疹子,家长都会焦急万分,如果孩子再有些发热、食欲不佳,那更会火上浇油。为了让家长们心里有数,做到遇事不乱,咱们就把儿童常见的疹子给大家唠唠, 一、幼儿急疹 这个病可能是大部分宝宝都会遇到疾病,也可能是患的第一个疾病。孩子有发热,又有皮疹,爸妈们会非常恐惧。其实不要怕,这就是个纸老虎,一捅就破。 幼儿急疹多发生在小于2岁的婴幼儿,高峰是7月-1岁婴儿。表现为3-5日的高热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发热3-5日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皮疹从颈部和躯干开始,蔓延到面部和四肢,可在24小时内出全;皮疹表现为压之可褪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突出皮肤表面),有时皮疹可呈水疱状。皮疹一般情况下不痛不痒,通常持续1-2日,少数在2-4小时内短暂出现后旋即消失)。 这个疾病除了发热外,对孩子没啥损伤,皮疹也不痛不痒的,所以根本不用害怕。发热也是孩子身体主动发热,用来烧死病毒的,也不要担心会烧坏大脑,根本不可能啊! 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不要给孩子使用抗生素;该病是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能好的,也不要使用抗病毒药。家长给与对症支持治疗就行,孩子发热就用退热药,不舒服就多安抚下,等自己恢复。 注意事项: 得了幼儿急疹后,不怕见风,可以洗澡。关于预防上,注意家人和孩子的手卫生,及时洗手非常重要,另外,不要亲吻孩子嘴。 二、风疹 因为风疹的皮疹和幼儿急疹挺像的,所以,为了让大家对比下,接下来说说风疹。 目前孩子常规接种风疹疫苗,所以现在风疹发病率较前大幅降低。风疹多发生在学龄期-青春期儿童,其特点为,多数先在耳后、颈后、枕后出现淋巴结肿大。之后1天-1周左右时间,孩子出现发热,多数是低热,在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从面部开始,播散很快,24小时内躯干、四肢都出现皮疹了。有时躯干上有皮疹时,脸上皮疹都消退了。皮疹多表现为针尖大小,红色斑疹或丘疹,多在3天左右消失。 风疹也是病毒引起的,不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也没有治疗风疹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上就是对症处理,退热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风疹也不是风吹导致的,可以见风,也可以洗澡。在预防上,因为有疫苗,所以按时接种疫苗就行了。目前含有风疹的疫苗为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 三、麻疹 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疹黏膜斑及典型皮疹为其特点。 该病经呼吸道传播,好发在6个月到5岁的小儿,未患过麻疹和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麻疹在冬春多发,全年散发,刚开始是发热,之后3-4天会出疹。皮疹从耳后及发际开始(突然感到耳后一麻,哈哈),第1天遍布面部和颈部,第2天到达躯干和四肢近端,第3天多手脚心也会出现。皮疹表现为斑丘疹,疹呈充血性,加压褪色,之后皮疹逐渐消退,大约3天消失,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脱屑可能会持续1周,之后就完全恢复为正常的皮肤了。 注意事项:出现麻疹后,因为其有传染性,要在家里隔离,至少出疹后5天。在此期间,对症处理,发热时使用退热药处理,保证饮水量,补充维生素A。 四、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如果不经治疗,有可能导致风湿热或者急性肾小球肾炎。如果家长们发现了这个疾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 猩红热好发生在3-7岁的儿童,大多首先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热、咽峡炎。之后1-2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丘疹(猩红猩红的),凸出皮肤表面,摸着粗糙(牛皮纸样),按压可褪色,疹子之间没有正常皮肤。这时用手按一下皮疹,能留下白色的手印。这是典型的猩红热特征。其表现是皮疹从耳后、颈部、上胸部开始,迅速波及上肢,最后到下肢。出疹3-5天后,皮疹按照出疹先后的顺序开始蜕皮、脱屑。在出疹期初期还可以看到草莓舌(舌头跟草莓一样),之后2-3天变成杨梅舌(同理,跟杨梅一样)。舌头变化也是猩红热的典型特点。 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就去医院看诊吧,医生看诊后会给开抗生素的,一定要按照疗程服用抗生素,不要自己擅自停药哦! 五、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水痘的表现为,首先出现发热、食欲不振,之后1-2天出现皮疹,低热可伴随着皮疹存在。对于婴幼儿,可能出疹和发热一起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或头皮,刚开始是痒的红色丘疹,很快形成透明的、饱满的水泡,通常由红晕包围,被比喻为玫瑰花瓣上的露珠(水做的痘痘嘛)!之后1-2天水泡就浑浊,出现中央凹陷,继而结痂,随着皮疹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包括脸,四肢,新的皮疹会继续出现,呈现出新旧皮疹同时存在的表现,大多数儿童水痘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发热和皮疹, 注意事项: 这时就把孩子隔离在家里,给与对症处理就行了:① 发热的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这里不建议使用布洛芬,因为其可能会增加水痘患者患链球菌感染的可能性;② 如果孩子非常痒,可以用些抗组胺药,就是西替利嗪之类的,另外,给孩子剪指甲,带个手套可以预防把水痘抓破,导致细菌感染;③ 孩子在家里要隔离到水痘完全结痂才能放出来玩;④ 如果孩子高热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状态不佳,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因为有些孩子可能会有水痘肺炎或者脑炎。 在预防上面,建议所有的孩子都接种水痘疫苗。 六、荨麻疹 荨麻疹(风团)这个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基本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1-2次荨麻疹。 荨麻疹常见原因有感染;皮肤接触性过敏、食物过敏、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等。因为大多数的荨麻疹找不到原因,所以出现荨麻疹后,如果不好找原因,就不要找了,对症处理就行了。 荨麻疹表现为隆起的红斑,其上中央区常发白。红斑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但都不会凸出皮肤太多。荨麻疹多会非常痒,尤其在夜间。如果只出现一个荨麻疹,可能1天左右时间就消退了,但如果反应较大,持续超过6周就被认为是慢性荨麻疹了,治疗时间也较长。 如果孩子身上仅有几个荨麻疹,有些痒的感觉,涂点炉甘石洗剂有止痒效果;如果第一天荨麻疹消失了,明天又起了,需要到医院,医生会开些过敏药,比如西替利嗪,根据孩子情况确定服用剂量和时间。 注意事项: 有种疾病常和荨麻疹一起出现,那就是血管性水肿,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们肿了起来,那就别耽搁了,赶紧去医院。因为除了皮肤肿胀之外,喉咙也可能肿,这会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七、痱子/热疹 痱子的表现和分类 晶痱:表现为无症状的,非炎性的,针尖状大小的水疱,疱液清澈,突然出现,弥漫分布在身体大部分区域,水疱消失后出现较硬的鳞屑。 红痱,通常位于皮肤的皱褶处或屈侧,例如颈部,腹股沟和腋窝,这些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浸渍或腐烂。红痱可深达真皮,但绝大多数位于表皮,特征为红斑和针头大小的丘疱疹,上有白头,伴有刺痛感、痒感。 脓痱:当红痱出现脓包时,被称为脓痱,多是局部炎症引起的,有时皮肤上的葡萄球菌可能参与脓痱的形成。表现就是红痱头上的白头变成脓包。 深痱:因为位置比较深,所以汗液多在下面集聚,把汗腺开口的皮肤向上顶起来了,形成和汗孔位置一致的,皮肤颜色样的凸起,多发生在躯干和四肢。轻度时,个人感觉不明显,如果广泛发生时,因为汗液都排不出来了,那体内热量就出不来,导致热衰竭。这个比较少见,就不放图了。 出现痱子后,处理很简单: ●降温!把家里的空调打开(不要直接吹着孩子),把孩子的包裹打开,只穿单薄宽松的纯棉衣服,这样有利于汗液的排出,2-3天就能好。空调开多少度?不是大人或老人觉得凉爽的温度,而是能让孩子不出汗的温度才是好温度。 ●给孩子洗澡,水温低些,在有痱子的地方稍用些力气搓搓,把堵住汗腺的角质层搓掉,这样汗腺就畅通了,有利于痱子的好转,但注意不能用力搓,避免更加刺激皮肤。关于肥皂、沐浴露是推荐使用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给孩子过度的搓身体。 以上是推荐的方式,做好这两项,痱子肯定会好。下面是痱子稍重些的,处理如下: ●如果出现脓痱了,在保持凉爽的基础上,使用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有助于痱子的消退。 ●孩子如果觉得痒,可以给孩子用些冰敷,就是用毛巾包着冰块放到痱子上,但一次不要超过20分钟,以免冻伤。另外,还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便宜方便,有止痒功能。 ●如果红痱导致孩子非常痒,建议使用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或者外用最低效的外用激素软膏(这两种都要医生看完再决定是否使用啊),比如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抹皮肤,每日1-2次,能很快的缓解孩子症状。 以下是基本上不被推荐的: ●痱子粉,因为主要成分是滑石粉、玉米粉等,使用时可能被孩子吸到肺里,并且痱子粉吸汗后结成块,阻塞汗液排出,不利于痱子恢复,所以痱子粉没有治疗痱子的作用,不推荐使用痱子粉。 痱子粉,在保持皮肤干燥上有些效果,而皮肤潮湿也是汗液不易排出的原因,所以,在孩子出现痱子前,家长最多可以特别仔细的涂抹些痱子粉预防下痱子,注意是抹痱子粉,不是扑痱子粉。 ●任何类型的护肤霜、保湿霜等,因为涂上后,会导致排汗更难,所以也不推荐使用。有些霜里含有酒精和樟脑、薄荷等成分,用起来觉得很清爽,但是对于小于2岁的孩子是不适合的,而痱子多发生在小孩子身上,所以就不要用了。对于大孩子,如果非常痒的时候,用用也行。 怎么预防痱子呢? ① 穿棉的、宽松的衣服; ② 在家开空调,尽量不让孩子出汗; ③ 在外多在阴凉地玩耍; ④ 回家好好洗个澡,注意皮肤皱褶处,尤其是小胖纸们; 做好这几点,就OK啦。 八、湿疹 湿疹是特应性皮炎,皮疹是一片片的,开始时皮肤干燥,严重时有渗出、皮肤增厚,湿疹会导致孩子非常痒,不停的抓挠,并且休息不好,严重的孩子比较烦躁。 湿疹的原因不是湿,而是皮肤干燥、屏障功能损伤,导致外界刺激物进入皮肤内,产生皮肤炎症、过敏导致的。 湿疹多在生后40天以后出现,刚开始的时候发生在头皮、面部、耳廓,尿布区一般不受累(因为这个区域摩擦少,湿度大,皮肤水分散失少,皮肤屏障功能好)。随着孩子能爬行,总是摩擦四肢的伸侧,所以在四肢的伸侧出现湿疹。 发现湿疹后,也不要怕,进行治疗就行啦,因为现在的湿疹发病率在10%-20%之间,不是你一个宝宝有哦。 就湿疹的治疗原则而言,就是:必要时,要使用激素软膏治疗皮肤炎症;之后多涂多抹保湿霜对皮肤进行保湿,保护屏障功能; ① 生活中避免接触刺激原; ② 每日或者隔日洗澡,但要注意洗澡水温,沐浴露,洗澡时间长短; ③ 室内要保持清凉避免出汗; ④ 给孩子穿宽松、纯棉衣物; ⑤ 严重湿疹的,要选择性忌口。
方辉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3月14日 6713 0 2 -
漏打疫苗怎么办?看完这个全知道!
汽车要加油,补充能量。娃娃要打疫苗,增加抵抗力。每个宝宝自出生起,都要按严谨的接种流程接种疫苗。然而,因为疫苗种类繁多,而且每种疫苗的接种次数又不尽相同,加之打疫苗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要求,因此有时不能打,有的忘了打,致使漏打疫苗的情况很常见。疫苗漏打了怎么办呢?要如何补种呢?首先说说疫苗补种的总体规则No.1疫苗补种的通用原则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补种,且遵照以下规则: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原则部分。No.2不同疫苗的补种原则1、重组乙型肝炎疫苗(1)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2)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即可;(3)第1剂与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60天。2、皮内注射用卡介苗(1)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2)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阴性者,应予补种。(3)≥4岁儿童不予补种。(4)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3、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1)对于脊灰疫苗迟种、漏种儿童,补种相应剂次即可,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4岁儿童未达到3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4岁儿童未达到4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补种时两剂次脊灰疫苗之间间隔≥28天。(2)I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后,无论在补充免疫、查漏补种或者常规免疫中发现脊灰疫苗为0剂次的目标儿童,首剂接种IPV。(3)2016年5月1日后,对于仅有bOPV接种史(无IPV或tOPV接种史)的儿童,补种1剂IPV。(4)既往已有tOPV免疫史(无论剂次数)而无IPV免疫史的迟种、漏种儿童,用现行免疫规划用OPV补种即可,不再补种IPV。4、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1)3月龄~5岁未完成DTaP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前3剂每剂间隔≥28天,第4剂与第3剂间隔≥6个月。(2)≥6岁接种DTaP和白破疫苗累计<3剂的儿童,用白破疫苗补齐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1~2月,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3)根据补种时的年龄选择疫苗种类,3月龄~5岁使用DTaP,6~11岁使用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儿童用),≥12岁使用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5、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1)>6岁未接种白破疫苗的儿童,补种1剂。(2)其他参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补种原则。6、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1)扩免前出生的≤14岁儿童,如果未完成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使用MR(麻风疫苗)或MMR(麻腮风疫苗)补齐。(2)扩免后出生的≤14岁适龄儿童,应至少接种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1剂含风疹成分疫苗和1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对未完成上述接种剂次者,使用MR或MMR补齐。7、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1)参照MR(麻风疫苗)的补种原则。(2)如果需补种两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间隔≥28天。8、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扩免后出生的≤14岁适龄儿童,未接种乙脑疫苗者,如果使用乙脑减毒疫苗进行补种,应补齐2剂,接种间隔≥12个月。9、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扩免后出生的≤14岁适龄儿童,未接种流脑疫苗或未完成规定剂次的,根据补种时的年龄选择流脑疫苗的种类:(1)<24月龄儿童补齐A群流脑多糖疫苗剂次。(2)≥24月龄儿童补齐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剂次,不再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3)补种剂次间隔参照本疫苗其他事项要求执行。10、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扩免后出生的≤14岁适龄儿童,未接种甲肝疫苗者,如果使用甲肝减毒活疫苗进行补种,补种1剂。11、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扩免后出生的≤14岁适龄儿童,未接种乙脑疫苗者,如果使用乙脑灭活疫苗进行补种,应补齐4剂,第1剂与第2剂接种间隔为7~10天,第2剂与第3剂接种间隔为1~12个月,第3剂与第4剂接种间隔≥3年。12、甲型肝炎灭活疫苗(1)扩免后出生的≤14岁适龄儿童,未接种甲肝疫苗者,如果使用甲肝灭活疫苗进行补种,应补齐2剂,接种间隔≥6个月。(2)如已接种过1剂次甲肝灭活疫苗,但无条件接种第2剂甲肝灭活疫苗时,可接种1剂甲肝减毒活疫苗完成补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刘华医生的科普号2020年03月01日 9710 0 2 -
话说风疹病毒
患者戴某,女,26岁,于2018年5月确认怀孕,孕12周检查发现风疹病毒抗体双阳性(IgM,IgG阳性),因为担心病毒对胎儿有影响,遂做了引产手术。虽然有大宗病历资料包括医学文献资料显示:妊娠早期(尤其是4个月以内)感染风疹病毒后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有流产、死产、早产甚至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因此,临床医生对此的建议绝大多数是及时终止妊娠。但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另外一个问题:某些女同志受孕不易,不是说“想怀孕就能怀孕的”,难道因为可恶的风疹病毒就放弃了怀孕的梦想吗?风疹病毒呈世界性流行,据文献报告: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有多处地方流行,上海育龄妇女中为97.5%,北京为99.28%。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可以获得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而很少发病。患病后大多数具有持久免疫力。风疹病毒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低热、全身性皮疹,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病程短,但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感染对胎儿是危害严重的。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畸形。而且孕妇感染风疹病毒的时间越早,致畸的可能性越大。血清学研究表明,感染过风疹病毒的育龄妇女即使再被感染,怀孕后也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但是约有10%的育龄妇女属于风疹易感者,她们在怀孕的头3个月内如果是初次感染风疹病毒,胎儿致畸率高达80%以上。这是因为孕育3个月以内的胎儿尚不具备合成干扰素的能力,难以抵制风疹病毒的感染,以致风疹病毒大量繁殖,阻滞细胞分裂,妨碍组织的分化,从而形成畸形,如兔唇、腭裂、小头、白内障、先天性聋哑、骨发育障碍等。 风疹病毒抗体是有可能会维持终生的,而病毒抗体有2种,即IgM型和IgG型,IgM型通常指近期感染,IgG型指既往感染。我国近年曾有报道:在835例早孕妇女中,查出IgM型抗体阳性率为1.44%,其胎儿血风疹IgM阳性率占感染孕妇的62.5%,这说明近期感染病毒对胎儿的影响最大。对于病毒抗体双阳性,大多数人认为病情更严重,其实不然,例如HBV感染,核心抗体IgM阳性提示可能是急性乙肝,核心抗体IgG阳性提示慢性乙肝,核心抗体双阳性提示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套用这个模式,风疹病毒抗体双阳性可以理解为:既往感染了风疹病毒,目前仍有病毒活动。根据前面的论述,个人认为:只要不是在近期(3个月以内)感染的,还是可以考虑继续妊娠的。有研究资料表明:在妊娠第1月感染了风疹病毒,胎儿出生后罹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概率是50%,第2月感染为30%,第3月感染为20%,第4月感染为5%,这个数据说明: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大,感染风疹病毒后对胎儿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怀孕月份越大,证明胎儿的发育越来越好,那么感染病毒后所受的影响就相对较小。血清学研究表明,感染过风疹病毒的育龄妇女,即使再被感染,怀孕后也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建议:如果孕妇在妊娠头3个月内确诊患了风疹,则需考虑人流,风疹初愈的育龄妇女在6个月内最好能够避免怀孕。治疗:该病无特效治疗,除对症治疗外,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有助于减轻病情。预防:因本病症状较轻,一般预后良好。有极少数并发脑膜脑炎、血小板减少者可能导致颅内出血可引起死亡,但发生率极低。重点人群是育龄妇女,可以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明显减少先天性风疹的发病率。目前国内多用麻腮风3联疫苗,同时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这3种疾病,根据上海、武汉等城市的实践,育龄妇女婚前接种风疹疫苗可大大降低先天性风疹的发病率。
侯涛医生的科普号2019年04月26日 5940 7 15 -
荨麻疹
中医称为"风疹块"。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有多形性红斑,丘疹性荨麻疹,色素性荨麻疹。我应用中医中药,穴位注射与神厥穴拔罐治疗的丘疹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穴位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1ml,分别注射于曲池,血海,三阴交。 拔罐疗法:用火罐在神阙上拔罐7分钟。 中医中药:荆芥,防风,虫退,苦参,生地,地肤子,当归,赤芍,黄芩,知母,僵蚕,露蜂房。
陈东医生的科普号2018年11月20日 1493 0 0
风疹相关科普号
林敏医生的科普号
林敏 主任医师
江西省儿童医院
内科
154粉丝7.7万阅读
陈蔚琳医生的科普号
陈蔚琳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计划生育
5982粉丝43.8万阅读
韩呈武医生的科普号
韩呈武 主任技师
中日友好医院
检验科
423粉丝163.3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邹刚 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产前诊断中心&胎儿医学科
产前检查 9票
羊水穿刺 6票
孕前检查 1票
擅长:高危妊娠的处理,多胎妊娠、出生缺陷、宫内生长受限等胎儿孕期全程管理; 胎儿医学【复杂性双胎的诊治,出生缺陷管理,胎儿宫内手术(胎儿镜手术,氯化钾/射频减胎术,宫内输血等),入侵性产前诊断(如双胎羊穿、绒穿、脐血穿刺),遗传咨询】 -
推荐热度5.0孟梦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产前诊断中心&胎儿医学科
产前检查 17票
羊水穿刺 4票
孕前检查 1票
擅长:胎儿医学,产前诊断及产前遗传咨询。 -
推荐热度4.5郑敏 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皮肤性病科
湿疹 9票
银屑病 7票
荨麻疹 4票
擅长:炎症性皮肤病(湿疹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红斑狼疮,关节病型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白癜风,脱发,疱病等)、变态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病(尘螨过敏,药物过敏,急慢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皮炎,结节性痒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