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颈动脉斑块?不恐慌!
茅翼亭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17日72
0
3
-
颈动脉斑块真的很可怕吗?
小张最近体检发现颈动脉长斑块了,忧心忡忡,生怕自己稍微用力转头就让斑块掉下来了,所以都不敢转脖子了。但颈动脉斑块真的这么可怕吗?什么是颈动脉斑块?当我们发现颈动脉斑块后我们又该注意什么呢?斑块全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斑块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不健康生活方式等,众多危险因素使得动脉内膜受损、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颈动脉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中筛查颈动脉斑块的一种检查方法,一方面可以判断颈动是否有动脉硬化斑块、斑块的大小,是否造成了颈动脉狭窄,同时也可以判断斑块的稳定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显示颈动脉血管壁三层结构:内膜层、中膜层以及外膜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在内膜与中膜之间。正常颈动脉血管壁光滑,内中膜分界清晰。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会导致内中膜层融合增厚(≥1.0mm),当其厚度≥1.5mm就可以称为斑块了。随着斑块的逐渐增厚,会导致血管内管腔逐渐变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颈动脉狭窄。超声上根据管腔内残余原始内径比、血流充盈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等综合分析后界定颈动脉狭窄程度:轻度狭窄(小于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以及闭塞(100%)。当颈动脉出现狭窄并引起脑供血不足时,就可能会出现肢体发麻无力,走路不稳、言语不利等脑卒中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在出现重度狭窄(70-99%)才会引起脑供血不足。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没有达到重度狭窄也会出现相应症状呢?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一下斑块的稳定性了。以前的观点通常把斑块分成了两种:“软斑块”和“硬斑块”来评估斑块稳定性。既往认为有钙化的斑块就是“硬斑块”也就是稳定斑块,而低回声的斑块多认为是“软斑块”也代表不稳定斑块。但随着超声医生对斑块的认知水平提升,目前已经不单纯通过将斑块分为软硬两种情况来代表斑块的稳定性了。随着对斑块形态学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发现很多存在钙化的斑块如果合并大的脂质核心也可能不稳定,而对于没有钙化的斑块如果纤维帽比较厚那也可能是个稳定斑块。所以我们现在评估斑块会根据斑块形态学、回声特性等分为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真正的易损斑块才会更容易引起斑块破裂甚至脱落,最终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因此即使颈动脉没有达到重度狭窄的程度,如果存在易损斑块,那也可能会引起临床症状。稳定的颈动脉斑块是和血管壁紧密相连的,日常生活或者适当的运动不会轻易导致斑块的脱落,相反,适当的有氧运动会改善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有益于健康。但当存在重度狭窄或易损斑块时,应注意避免剧烈活动等行为,因为剧烈活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的骤然变化,因而有可能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所以,即使是患有不稳定斑块,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动作也不会轻易造成斑块的脱落,像小张那样只要发现斑块就不敢转头的情况是不可取的。我们只要有针对性地预防,那么颈动脉斑块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对于轻度狭窄的患者或者斑块比较稳定的患者,可一到两年进行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而对于患有易损斑块的患者或者存在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患者而言,还是需要提高警惕,尽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严格遵从医嘱服药,控制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做到对脑卒中的有效预防及治疗。
刘然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29日233
0
0
-
颈动脉斑块,到底要不要吃药?医生带您看超声报告定治疗方案
咱们体检经常查出“颈动脉斑块”。因为颈动脉很表浅,它是全身血管的“窗口”,它的硬化斑块的程度往往反映全身血管的情况。“颈动脉斑块”该怎么看?哪些是严重的信号?有了斑块该怎么办?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
仪征市中医院科普号2024年02月23日73
0
2
-
近2亿人有颈动脉斑块!专家:改善斑块,9条基本处理原则!
颈动脉,顾名思义,就是位于颈部位置的动脉。在我们脖子两侧,用手就可以摸到它在“跳动”,全身的血液都会流经这里。颈动脉相较于其他大动脉较窄,靠近头颈部会有一个“Y型”的分叉,分叉处会承受更多压力,如果血
刘爱华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12日301
0
2
-
关于颈动脉狭窄,你知多少?
中风的沉默杀手颈动脉狭窄了解颈动脉狭窄脑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是本世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其中脑中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并且有极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研究表明,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使接受规范药物治
刘尚典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15日40
0
0
-
怎样才能消除颈动脉斑块?
1.降低胆固醇水平。胆固醇是形成动脉斑块的主要原料,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斑块,也就难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预防或延缓斑块的发生发展。如果胆固醇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20日341
0
22
-
颈动脉斑块形成详细科普专享版
颈动脉斑块是一种动脉内膜下局灶性病变结构,定义为局部浸润动脉管腔0.5mm以上,或局灶性内膜内侧增厚大于周围区域的50%,或颈动脉内-中膜层(IMT)大于1.5mm。颈动脉斑块的形成:颈动脉斑块通常是
史孟杰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16日204
0
0
-
72岁没有血管斑块,血管很健康,老人4个经验,值得学习
前段时间,门诊看了一位老患者张叔叔的超声报告,很惊讶,他的颈动脉有点毛糙,颈动脉内膜稍微厚一点,但没有血管斑块,更没有血管狭窄。他以前有高血压,高血脂,这是最容易导致血管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人体最容易长斑块的血管,就是颈动脉,而30%的脑梗与颈动脉病变有关。国家数据显示,我国中老年人在超声检查中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超过50%,就好比自来水管时间长了会沉积水垢一样。但像张叔叔这样,年龄超过70岁竟然没有血管斑块,确实很少见,而且脑梗的风险大大降低了。详细询问情况后得知,张叔日常做好4件事,值得大家学习第一,严控三高疾病他有高血压病史5年,每天坚持自测血压,用电子血压计早上测一次,傍晚再测一次,自己有专用的血压记录本,满满的一本,都记录着他血压变化的情况,每天坚持吃降压药氨氯地平,从未间断。日常清淡饮食,炒菜少放盐,几乎不吃调味剂,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他为了控制血脂,并不是不吃肉,而是只吃瘦肉,鱼肉和鸡肉为主,很少吃肥肉,五花肉,动物内脏,甜食等等。他喜欢吃膳食纤维,比如燕麦、红薯、豆类、玉米、蔬菜、水果,膳食纤维可以与脂质成分相结合,并促进排出体外,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每3个月他会抽血查血脂和颈动脉超声,控制饮食的同时,也是服用小剂量的他汀,将低密度脂蛋白(LDL)牢牢的控制在2.6mmol/L,甘油三酯在1.7mmol/L以下。第二,勤锻炼,心态好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始于运动,运动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提高脂质代谢,促进代谢废物排泄。张叔以前是退伍军人,身体素质还不错,几乎每天坚持长跑,一次都要跑5~10公里,与一些小伙子同场竞技也不落下风,曾参加过不同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比赛,身材保持的很好,精瘦精瘦的。研究表明,与缺乏运动的人相比,你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的25%以上。他心态特别好,通过运动结交了不同年龄段的运动爱好者,每天乐呵呵的,笑容满面,没见过他忧郁的时候,这样有助于增加免疫力,降低疾病的风险。对于大众来说,建议只要有时间,要坚持快走、慢跑、跳操、打羽毛球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以上,每次30分钟,这样才能减轻体重,随之而来血压,血脂,血糖都会降下来的。第三,爱喝绿茶张叔年轻的时候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他有位朋友,在年龄50岁的时候,喝大酒,突发脑出血,落下瘫痪卧床的结局。他就下决心不沾烟酒,并坚持喝绿茶,研究茶文化。研究证实,相比红茶,绿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能够促进脂肪消耗,抑制氧自由基(坏东西,会促进脂质过氧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从而有助于降低脑梗死、冠心病的发病和复发风险。绿茶中还含有硒元素,临床研究证实,硒元素能够有助于脂肪氧化,帮助消化,降脂减肥,提高血管韧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减少血管斑块形成的风险。一项针对4万名成年人的大型研究表明,与不喝绿茶的人相比,坚持喝绿茶的人脑梗死和心脏病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26%。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每天喝1~2杯淡绿茶是有益的。第四、好的睡眠睡眠对健康,尤其是血管健康太重要了。而现在很多年轻人,有熬夜的习惯,无论是加班还是娱乐,经常会在夜深人静时,还不休息,还有中老年人因为失眠,造成普遍睡眠不足,这都会影响新陈代谢,造成三高,肥胖,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张叔的睡眠习惯很好,每晚雷打不动的10点半上床睡觉,每天7点起床,他保持了几十年。这样对他的内分泌系统稳定,控制三高疾病,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都非常有帮助的。依据多项研究表明,每晚睡眠时间7~9小时是最为合适的,睡眠过多或过少都不好。如果有失眠,可以睡前泡脚,洗热水澡或者用酸枣仁泡水喝来改善失眠。结语像张叔这样的,年过70岁,没有斑块的人确实不多,所以他的健康经验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鉴的,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
魏衡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11日72
0
1
-
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颈动脉彩超”报告怎么看?很多老先生患有“颈动脉斑块”但是又看不懂彩超报告,于是生出很多担忧,担心出现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担心给家里带来负担,今天简单跟大家解读一下这份报告。首先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张晔青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08日527
0
1
-
哪些是严重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颈动脉斑块”该怎么看?哪些是严重的信号?有了斑块该怎么办?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有如下提示: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如果IMT没超过1.5毫米厚,这只能说明内膜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12日518
1
26
颈动脉狭窄相关科普号

韩朝医生的科普号
韩朝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耳鼻咽喉科
2.1万粉丝49.2万阅读

伊志强医生的科普号
伊志强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2105粉丝8.5万阅读

李华医生的科普号
李华 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内科
1.2万粉丝23.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王涛 主任医师北医三院 神经外科
颈动脉狭窄 336票
颈动脉体瘤 192票
脑动脉瘤 9票
擅长: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颈动脉闭塞、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颈动脉狭窄合并冠脉狭窄、烟雾病、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瘤等)、脑肿瘤(脑膜瘤、垂体瘤、胶质瘤)、脑外伤、脊髓椎管内肿瘤、先天性畸形(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功能性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手术。尤其擅长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EA),在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方面走在国内前列,颈动脉CEA手术,颈动脉手术包括大量复杂、高危颈动脉手术、外院转诊的疑难手术、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脉搭桥术、巨大颈动脉体瘤切除术、颅外段颈动脉动脉瘤手术等。 -
推荐热度4.4陈飞 副主任医师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塞 114票
颈动脉狭窄 95票
脑血管病 52票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支架治疗;房颤,卵圆孔未闭导致的脑栓塞;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 颈动脉斑块,高脂血症的强化治疗。 颈动脉闭塞,椎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基底动脉闭塞,烟雾病,夹层等脑血管闭塞的造影评价 急性脑梗死的取栓,溶栓治疗 -
推荐热度4.3高鹏 主任医师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颈动脉狭窄 99票
脑梗塞 51票
脑血管病 50票
擅长:脑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急诊脑卒中取栓、颅内支架置入术、颈动脉狭窄支架、颈动脉内膜剥脱、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支架等);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栓塞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