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血管瘤外敷治疗新方法
我们所熟知的外敷眼药水治疗血管瘤方法,是将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浸湿纱布或棉球,用医用胶带或保鲜膜固定外敷在瘤体部位,让血管瘤颜色逐渐退去光色、逐渐萎缩、消退,适用于瘤体较小、躯干及四肢部位。该方法疗效显著,但是使用不是很方便。有些宝宝还对医用胶带过敏,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干燥、脱皮、湿疹等问题。在一些特殊部位,如面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以及手、关节活动量大的部位,胶带难以固定,往往难以坚持下去,导致疗效大打折扣。目前国内多个血管瘤诊疗中心都引进了一种新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是可食用医用级原料。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可以将眼药水混合成为凝胶,使用的时候就像给孩子抹保湿霜,使用非常方便。配置时一瓶敷料混合两瓶眼药水,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使疗效更显著。同时凝胶可以减缓药物挥发,具有保护皮肤屏障的作用,可减少皮肤干燥、脱皮的可能,也能避免医用胶带、保鲜膜对宝宝皮肤的刺激损伤。配置及使用方法:将两瓶眼药水(即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混入一瓶液体敷料中。使用时涂抹少许至血管瘤处,轻柔抹匀,2-3次/天,使用前无需擦拭干净皮肤。使用后放入冰箱保鲜保存,开封后储存不能超过半个月。 该敷料可自行网上购买或通过医生处方申请开药邮寄至家,家长需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购买。
陈广林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25日404
0
0
-
婴幼儿血管瘤的典型生长特点
龚毓宾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4月15日53
0
0
-
血管瘤的诊疗
有的宝宝在刚出生时,脸上、身上就会自带红色的“小草莓”,一般为鲜紫红色的红斑或红色肿块,这种情况多数是患有血管瘤。血管瘤是由胚胎时期残留的血管细胞生长而来,是一类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的胚胎性良性肿瘤,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脉管畸形,经常长在头、面、颈部,婴幼儿发病率在3%~10%。(先天性血管瘤不同于婴幼儿血管瘤,其在母体内已经发生发展,患儿在出生时即有明显病灶。另一个不同点是缺乏出生后的增殖期,临床分三类。快速消退型:具有快速消退的特点,首选观察,主要针对伴发的并发症治疗,消退后残留的松弛皮肤和周围扩张静脉,皮下脂肪缺失,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外观;不消退型或部分消退型,则首选手术切除,复发较少)病程婴幼儿血管瘤自然病程包括快速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大多在出生时不明显,但会在出生后的数日至数月内变得明显,并可持续至出生后的6-12个月,1岁后也可继续增殖,但不常见。增殖期之后是自行消退期,常在1岁后开始,并持续至不同年龄。90%的血管瘤在患儿4岁时完成消退,并且大部分血管瘤在患儿3-4岁后不再显著缩小、改善。治疗方法血管瘤的治疗一般采取个体化治疗。对于快速消退型血管瘤,可采用局部加压和保守观察的方式治疗;对于瘤体面积较小、平坦、生长速度缓慢的血管瘤,可采用外敷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必要时加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对于局限、深在或明显增厚凸起的血管瘤(如果血管瘤大于3公分,很难消退彻底,需要积极处理),一般采用局部注射硬化治疗。主要是通过向瘤体局部注入硬化剂,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并在组织间致纤维化,导致血管瘤萎缩,以及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瘤退化,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微创、治疗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药物治疗对于中低风险、浅表性、增殖期的血管瘤(一岁以内)可药物处理,用药前需做心脏彩超检查,排除心脏疾病,以及哮喘病史,另外对本品过敏者也禁止使用。方法一: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每天3次,间隔8h一次(早晨6点,下午2点,晚上10点),使用医用薄棉花蘸湿滴眼液,敷于瘤体表面,保持湿润状态10min。方法二: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2支+雪琉康或者肤源奇1支,混合后使用(冰箱保存),每天3-5次,涂药后用保鲜膜遮盖,涂抹厚度约一枚硬币的厚度。硬化治疗聚多卡醇硬化治疗多采用1%,配成泡沫硬化剂。具体操作方法:首先,消毒治疗区皮肤,从瘤体周围0.5cm处为进针点,通过多点穿刺,刺入瘤体基底部,回抽有血性液体后将泡沫硬化剂缓慢注入瘤体内,至瘤体肿胀、发白为宜,一般两三个穿刺点为宜,注射量按照血管瘤面积每1.0cm×1.0cm注射1ml1%聚多卡醇注射液,总量依据瘤体部位、大小、类型和年龄而定。间隔一周后再次加强注射,完成2针注射为一疗程,2周后复查。文章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章文文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24日728
0
0
-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注意事项
婴儿血管瘤虽然具有自限性的特点,但少数发展迅速,可出现感染、溃疡、出血、功能障碍、疤痕等危害,因此需要及时干预。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的医师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并取得了良好疗效,到目前为止,由于其效率高及安全性好,已成为婴儿血管瘤治疗的优选方案。用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象检查。多处血管瘤(≥5处)需排除肝脏血管瘤可能。有低血糖症发病风险(早产,低体重,发育迟缓,新生儿,营养不良或有低血糖病史)的婴儿,需要检测血糖水平。禁忌症心律失常、重度传导阻滞、先天性心脏病、气管炎、肺炎、哮喘等。药物剂量用药剂量是根据体重来计算的,一般足量剂量是每天口服2次,一天总量是2mg/kg。由于宝宝的体重会随着生长增加,因此需要根据治疗效果和体重进行调整,一般每月调整一次即可。用药方法国内最常见的普萘洛尔为片剂,一瓶含有100片,一片规格是10mg。用药前需要将一整个药片碾碎后完全溶解在10ml饮用水中(可自购磨药器和10ml的一次性针筒),1ml水里含有1mg的药,每顿喂完后剩余药液最好舍弃,以防污染。以体重5kg的宝宝为例,1天的使用剂量是10mg,按照上述方法溶解后,每次需口服5mg,对应的液体量就是5ml,一天两次。尽量做到专人喂药,避免重复或者漏服药物。由于普萘洛尔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因此建议喝奶后半小时喂药,两次喂药间隔至少8小时以上,做到定时喂养,时间间隔基本规律,如果忘记喂养,不要补药,直接跳过这一顿,直到下一个喂药时间按照正常剂量给药。如果喂药过程中宝宝将药液吐出,因为无法估算吐出的药量,不要补药,下一顿正常喂药即可。用药后监测居家服药期间在每次服药后观察面色、呼吸、心率以及肢端温度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处理。不需要常规测量血压。由于普萘洛尔会有减缓心率效果,故服药前需要充足的心率储备,服药前如监测出现心动过缓,应及时减量或暂时停药,直至心率恢复到安全范围。心动过缓标准:新生儿(<1个月)心率<120次/分钟,婴儿(1~12个月)心率<100次/分钟,1~3岁幼儿心率<90次/分钟。不良反应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常见的不良作用有低血糖、低血压、心率减慢、腹泻、睡眠改变、哮喘发作,其他如手足发冷、烦躁、出汗、便秘、抽搐、昏睡、低体温、心率加快等少见。通常发生在治疗初期,大部分无需特别处理或仅需对症处理,数天后可恢复,不影响继续治疗。特殊情况用药期间,可以正常接受疫苗接种。口服普萘洛尔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如遇常见疾病,可正常治疗。如出现频繁呕吐或者喝奶少的情况,建议先停药,以防止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如因感冒等出现高热(≥38.5℃)、咳嗽,或者出现较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哮喘、腹泻等,需暂时停药观察,待痊愈后继续服药。出现其他特殊情况,需及时就诊。治疗周期和何时停药普萘洛尔治疗周期一般是6-12个月,医生会根据治疗效果和孩子的年龄来决定停药时机。在此之前不能自行停药,否则可能会引起反弹。停药过程要逐渐减量,一般需要5周的时机完全停药,如果停药都出现反弹,还需要重新用药。治疗后反应普萘洛尔对增殖期血管瘤的有效率高达90%以上。服药后1周,瘤体颜色开始变淡、萎缩变软。服药3个月后,大部分瘤体明显萎缩。至1岁左右,大多数血管瘤基本消退,可遗留毛细血管扩张或纤维脂肪组织沉积。如遗留红色色素改变,可外敷噻吗洛尔滴眼液(也可与口服普萘洛尔同时进行)或行激光治疗。少数患儿(<1%)对普萘洛尔耐药,即口服普萘洛尔至少4周后,血管瘤继续生长,或大小未见缩小,可考虑加服泼尼松。随诊计划服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初次服药后一般一月后门诊复诊。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门诊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全天(广州路、河西院区),无特殊情况,河西院区门诊周六、周日正常开诊。
陈广林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08日221
0
4
-
肤源奇使用方法
崔新智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0月24日248
0
2
-
单纯擦眼药水能治愈血管瘤吗?
汪小勇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07日74
0
0
-
婴幼儿血管瘤有什么症状?
汪小勇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29日84
0
4
-
婴幼儿血管瘤的精彩一生---血管瘤从发展到治愈的过程
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血管性先天性良性肿瘤,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一般出生时或者生后1-4周,中位年龄2周,开始可能是浅红斑片,逐渐红突出皮肤表面,深部血管瘤通常2-3月被发现,呈皮下青色。血管瘤有其独特的发展史如下:•以一个病例详解以上过程患儿,男,1月余,生后发现耳后大片红色肿物,略凸起于皮肤表面,后颜色逐渐加深,严重影响美观,遂前来就诊。•病例特点面部红色肿物,增长速度快,颜色鲜红,瘤体凸起于皮肤表面,严重影响美观,家长焦虑。•治疗方案给予外敷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口服普萘洛尔科普总结:1.血管瘤有独特自然发展过程,经干预后可干扰进程,由增生期逐渐转为消退状态;2.早产血管瘤增殖快,破溃风险高,早期干预预防并发症;3.普萘洛尔联合硬化治疗血管瘤可促进瘤体消退,达到完美的治疗效果;4.给患儿治疗的过程及时关注家长心理状态,有效沟通很关键。
崔新智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15日223
0
0
-
医学科普之血管瘤系列1: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特征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IH)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发生率约5%~10%,女性多发,头面颈部多见。①临床上血管瘤最典型的特征便是具有典型的增殖期与消退期(图2)②增殖期:临床上血管瘤从出生后,通常是在第5~8周生长最为迅速,也即出生后第2个月时瘤体增长速度很明显,从皮肤浅表的小红点或细丝状,快速增长成凸出皮肤表面、颜色鲜红、面积更大的病灶,此期称为“快速增殖期”随后瘤体继续增长,体积变大但此时增长速度较前一时期放缓。在出生后第9月时,瘤体达到病灶最大体积的80%,此时期称为“慢速增殖期”③平台期:而后血管瘤会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生长阶段,此时瘤体大小可能没有变化,但颜色逐渐从鲜红变成暗红色,此时期称为“平台期”④消退期:最后瘤体进入相对缓慢的消退阶段,持续时间长短不同,长者可达4~6年,甚至更长,此时期称为“消退期”。需要说明的是,消退期血管瘤,因个体差异的存在以及瘤体分型分类的不同,其后期消退的程度也是有很大区别。轻者可以接近周围正常的皮肤而看不出任何异常,严重者会有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或者脂肪组织沉积等存在。按照血管瘤瘤体自身累及皮肤的范围,临床上主要分为以下三型:①浅表型:血管瘤主要发生在皮肤表面以及皮下浅层,外观可呈现鲜红或暗红色②深部型:血管瘤主要发生在皮肤深面,从外观上看上去呈现淡蓝色或蓝紫色,同时皮肤表明没有红色或鲜红色等典型外观③混合型:即病灶同时具有浅表型与混合型的特点,皮肤表面可能鲜红色,皮肤深面还存在巨大的瘤体组织。按照累及病变部位,血管瘤主要分为以下3类①局灶性:瘤体仅累及一个临床解剖部位②节段性:瘤体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③多发性:全身体表皮肤存在≥3个瘤体
杨开颖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7月29日369
1
1
-
婴幼儿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时机是什么时候?
汪小勇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7月08日138
0
0
皮肤血管瘤相关科普号
![医生头像](https://n3.hdfimg.com/g8/M06/F4/EA/t4YBAF_QmoCAUgn2AAU7nYYMRsc481_110_110_1.png?1972)
高琳医生的科普号
高琳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红会医院
皮肤科与医疗美容科
9413粉丝50.7万阅读
![医生头像](https://n3.hdfimg.com/g5/M01/07/47/zoYBAFzj526AF6ToAAODg1nYWgg131_110_110_1.png?5bab)
卫风蕾医生的科普号
卫风蕾 主任医师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希望广场儿童院区
皮肤科
8577粉丝9万阅读
![医生头像](https://n1.hdfimg.com/g2/M03/71/DC/yIYBAFw8OIyAQbw2AAAWC2_R7lQ743_110_110_1.png?4e88)
刁萍医生的科普号
刁萍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皮肤性病科
258粉丝2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郭磊 主任医师济南市儿童医院 血管瘤与介入血管外科
血管瘤 375票
淋巴管瘤 51票
鲜红斑痣 7票
擅长:1.儿童血管瘤的综合无创治疗(外敷、口服、注射、介入、激光、消融、微创手术等九种无痕治疗方式)。 2.淋巴管瘤(淋巴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及肿瘤的不开刀微创介入治疗。 2.K-T综合征、K-M综合征、儿童肝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肝癌、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的介入治疗、儿童食道狭窄的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治疗及血管性疾病,如布-加氏综合症、急慢性动/静脉血栓栓塞、血管狭窄、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管破裂出血的诊断与微创精准介入治疗。 -
推荐热度5.0李海波 主任医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介入血管瘤科
血管瘤 323票
淋巴管瘤 19票
静脉曲张 4票
擅长:1、儿童脉管疾病:血管瘤、淋巴管瘤(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等 2、儿童恶性肿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及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3、对儿童良性食道狭窄的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治疗也有一定的研究。 特色:婴幼儿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新生儿巨大淋巴管畸形治疗、复杂静脉畸形消融治疗、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 -
推荐热度4.7王作鹏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普外、新生儿外科
血管瘤 138票
淋巴管瘤 24票
阑尾炎 10票
擅长:儿童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介入硬化治疗,靶向药物等,普外科,肿瘤外科常见病,血管瘤,淋巴管瘤,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FAVA,静脉畸形,卵巢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淋巴结肿大,斜疝,鞘膜积液,阑尾炎等微创手术,痣和体表肿物美容切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