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为什么会发荨麻疹?有关荨麻疹的8个问答
1:荨麻疹是什么?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块”,是指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2:荨麻疹有哪些类型?结合病史和体检,将荨麻疹分为自发性荨麻疹和诱导性荨麻疹。自发性荨麻疹:急性: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6周。慢性: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发作≥6周。诱导性荨麻疹:物理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冷接触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延迟压力性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振动性血管性水肿、胆碱能性荨麻疹。】非物理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荨麻疹在同一患者中存在。3:荨麻疹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局部或全身性皮肤上突然成片出现红色风团和斑块,发病迅速,发作从每日数次到数日一次不等,可伴有血管性水肿,并伴有剧烈瘙痒。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患者仅出现少许风团时,有可疑病因者可先去除病因,继续观察;如风团数目不断增多,此起彼伏,瘙痒明显时建议及时就医;累及呼吸道(胸闷、呼吸困难)或消化道症状(腹痛、便血)明显者应紧急就医。4:荨麻疹的病因是什么?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可能与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蚊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一种或多种因素有关。5: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要遵医嘱,切记私自乱用药,以免加重病情。抗过敏+消炎止痒+中药结合仪器治疗为佳,其根本是要除去病因。忌激素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耐性。荨麻疹通常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进行抗过敏治疗。所以荨麻疹治疗,首先要尝试找到过敏原。特定饮食是荨麻疹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作为有荨麻疹病史的患者,务必留意自己每次发病与所进食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一旦明确引起发病的食物,以后应避免再吃。如无法确定诱发荨麻疹的食物,则需:尽量避免进食最常见的诱发食物,虾、蟹、软体动物等水产品,鸡蛋、牛奶、花生、坚果、番茄、草莓、巧克力等;还有各种食品添加剂加工的食物也要避免。荨麻疹反复发作,尤其易累及其它系统者,建议随身携带抗敏药或激素等。一定要规范性的进行抗过敏的治疗,疗程要足够,以免停药后复发或转成慢性。要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多注意周围环境变化,避开不利卫生环境。6:荨麻疹在人群中发病率是怎么样的?荨麻疹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疾病,无种族差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率受环境等因素影响。一般人群患病率为1%~30%,中国人群患病率约为23%。荨麻疹好发于女性,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女性和男性比例约为2:1。7:荨麻疹有传染性吗?荨麻疹不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因此不具备传染性。8:荨麻疹去哪个科室就诊?仅有皮肤表现者通常就诊于皮肤科。有心慌、烦躁、胸闷、呼吸困难或血压降低等表现时应紧急就诊于急诊科。其他不确定情形可先咨询导诊台。荨麻疹往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质量。荨麻疹发生后,应积极寻找病因,大部分患者,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患者多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荨麻疹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彻底治愈,应树立治疗信心。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26日 154 0 2 -
氯雷他定对比西替利嗪
氯雷他定的研发和上市时间略早于西替利嗪。两者同为二代抗组胺药,分子结构相似,适用范围接近。这两种药都可以长期服用,总体非常安全,尤其是在管理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以及慢性荨麻疹时,没有严格的疗程限制(可以长期服用)。
付朝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18日 95 0 0 -
如何控制慢性荨麻疹的发作
说到荨麻疹,你可能会想到皮肤上会出现红肿、发痒的疹子。也许你在抚摸狗、吃花生酱三明治或涂抹新的身体乳液几小时后就会出现荨麻疹。这就是急性荨麻疹。进食或接触某些东西引起的过敏反应会让你的免疫反应进入超速状态。一旦你治疗了过敏,荨麻疹就会消失。但是,如果你每周都会出现几次荨麻疹,并且持续数周或数月呢?在你没有吃坚果、接触动物或尝试新产品的情况下。如果你知道过敏通常不会导致这些症状发作,你会不会感到惊讶?慢性荨麻疹或慢性特发性或自发性荨麻疹是突然出现的。这些有趣的事实将慢性荨麻疹与急性荨麻疹区分开来:每周至少发作两次。发作会持续六周或更长时间。大约80%到90%的情况下没有诱因。"过敏与免疫学专家、医学博士索尼娅-帕拉沙(SonyaParashar)说:"急性荨麻疹几乎可以确诊,而慢性荨麻疹则比较棘手。"'特发性'和'自发性'意味着'未知'。这种未知会让人沮丧"。慢性荨麻疹发作的原因是什么?慢性荨麻疹很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反应引起的。但发生这种情况的确切原因仍不清楚。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明显的爆发诱因,但身体内发生的事情可能会引发它们。病毒或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压力和焦虑都是罪魁祸首。被称为诱发因素的外部因素也会导致慢性复发。常见的诱因包括:太热的水;寒冷的天气;太紧的衣服;阳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何控制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对有些人来说,慢性荨麻疹通常在一年内就会消失,无需治疗。对于其他人来说,有一些方法可以控制和缓解这些长期发作的症状。要舒缓慢性荨麻疹症状,你可能需要:每天多次冷敷荨麻疹(除非低温会使荨麻疹恶化)。洗凉水澡或淋浴(同样,但如果荨麻疹在低温下发作则不在此列)。如果你发现了荨麻疹的物理诱因,你就会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这种诱因。所以,如果你知道是什么引起了荨麻疹,你可能需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慢性荨麻疹发作时何时就医?顽固的慢性荨麻疹可能对家庭护理无效。此时就该去看医生了。严重瘙痒或烧灼感、疤痕、发红、肿胀、化脓、瘀伤,这些都是危险信号,正常发痒的荨麻疹和疯狂发痒并伴有疼痛的荨麻疹有很大区别。这可能是一种叫做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疾病。它看起来像荨麻疹,但实际上是血管发炎。这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您出现呕吐、头晕、头昏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您也要打电话给医生,因为慢性荨麻疹不应该引起这些常见的过敏性休克症状。常见的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法除了找出慢性荨麻疹的诱发因素,治疗的重点还在于让荨麻疹平息,减轻或停止发作。没有两种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案是相同的。您的医生会详细了解所有建议,并与您分享他们认为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法的利弊。过敏药物过敏反应很少会导致慢性荨麻疹。但抗组胺药Zyrtec®或Allegra®等第二代组胺阻断剂可以减轻瘙痒、红肿。医生可能会让您服用比平时更大的剂量,以控制荨麻疹发作。有些人每天服用一到两片就能控制荨麻疹,但如果一周发作几次,他们可能需要服用第三或第四片药,直到病情平息。诀窍在于找到每天用药的最佳剂量,以及在病情升级时可能需要的剂量。尽量避免使用苯海拉明®等镇静抗过敏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会导致白天嗜睡和精神不振。这会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类固醇一些医生可能会开强的松(Deltasone®或Rayos®)等皮质类固醇药物,以解决过敏药物无法改善的症状。长期使用类固醇治疗会产生副作用,虽然医生常尽量避免使用类固醇治疗。但是,如果您的症状严重发作且没有任何好转,服用类固醇可能是必要的。其他药物其他药物也有助于治疗慢性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您每月注射单克隆抗体,以帮助缓解症状。他们还可能会让你服用抗疟疾药物羟氯喹,研究表明,当抗组胺药不能完全控制荨麻疹发作时,羟氯喹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第三种药物是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小剂量或中等剂量时对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但应谨慎服用,因为服用时间过长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09日 183 1 1 -
慢性荨麻疹可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荨麻疹发病率越来越高,有些人多年困扰,甚至伴随其他湿疹,甲状腺疾病,胃肠道疾病等多年,有的可能只有不规律发作,或皮肤抓一抓就起疹子,种种不同的现象背后藏着不同的原因,治疗也就千变万化。即便如此,仍然很多患者得不到有效治愈,而困惑不已。 那么,慢性荨麻疹究竟有哪些治疗方案可取呢? 1.自然是寻找可能的原因与诱发因素,如食物过敏与不耐受,接触过敏,药物过敏等,只要回避了,短期口服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氯雷他定等就可以治愈。 2.伴有其他疾病因素的,如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等,胃肠道炎症如胃溃疡,胃肠糜烂等,在抗组胺药物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可能荨麻疹可能就不犯了,当然,这身后其实隐藏着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不好的问题,导致胃肠炎症,菌群失调,免疫失衡的因素需要纠正,后面会提到的。 3.荨麻疹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外在表现,如溃疡性结肠炎,癌症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积极寻找原发病,进行消除与控制,再配合抗组胺药物,激素等治疗也是一种手段。4.对于原因不明的荨麻疹,西医指南提到抗组胺药物加量控制,如果稳定后,半月或一个月慢慢减量,固然部分人有效,更多的还是停药复发,指南就推荐升级治疗,如白三烯药物,免疫抑制剂,激素,甚至奥玛珠单抗等,这其实也是只治标,不治本的过程,不同药物还有不同的副作用,建议短期用控制住,一定要找背后的诱发因素,加以消除,如饮食习惯问题,熬夜,压力,胃肠炎症,菌群失调,经络不通,其他疾病,环境因素等。不要把打奥玛珠单抗当成治愈荨麻疹的救命稻草,以为每月打一针一了百了,忽略可能导致其他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引发新的不可控问题,后果会很严重。 5.中医中药及中医技术治疗,如中医辩证治疗,脾胃调节,成药如玉屏风颗粒,美能,帕夫林等,还有针灸,刮痧,火罐等因人而已。找到有经验的医生很重要。 6.我们古老中医两千年前的还有”黄金汤”疗法,现在西医称之为肠菌移植治疗,现在也很风靡。因为多数人慢性荨麻疹可能有饮食不洁,喜欢肉蛋,牛奶,饮料甜品辛辣刺激的,脾胃虚弱,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免疫失衡才有荨麻疹。实际上,肠道不仅仅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更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最重要的神经器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医强调脾胃论的科学基础。所以,需要做粪菌检测,在抗组胺药物协作减量下,口服益生菌益生元,或肠菌胶囊,或肠菌移植等,把健康小孩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改善其肠道菌群环境,达到治疗慢性荨麻疹等各种疾病的目的。这个也因人而异需要不同疗程和时间,后续补充合适的复合益生菌益生元需要管理半年以上。 7.中医现代化技术:利用现代量子科学理论,物质波理论,物质波同频共振增强,反向削弱的原理,经络理论,中医中药,药物信息波采集,大数据AI集成等多种技术而成的一种设备与技术,叫生物物理治疗技术,通过无痛苦检测及无痛苦调理,配合检测到的缺陷物质补充,适合的益生菌益生元调理达到改善胃肠道环境,平衡经络,使荨麻疹不治自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也是中医未病先治的思路,治愈慢性荨麻疹一般在两个月左右。 8,自然,慢性荨麻疹是复杂的,很多其他方法如维药,藏药及民间多种手段都可以用于其治疗,关键是患者自身要做好睡眠,情绪,饮食及环境管理。只有这样,慢性荨麻疹等疾病才不至于困扰缠身。
武汉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科普号2024年07月26日 2487 0 9 -
夏天更易发作的荨麻疹怎么联合用药?
荨麻疹是指皮肤反复出现的瘙痒性风团的皮肤免疫反应,是皮肤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瘙痒性风团的特点为快速出现又快速消失,一般一处皮损不会持续24小时以上,急性荨麻疹发作时间小于6周,如果反复发作超过6周,则认为是慢性荨麻疹[1]。目前,荨麻疹发病率较高,20%的人一生中至少患一次[2],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对该院5年内8323例皮肤科急诊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第一位就诊疾病为荨麻疹,且血管性水肿型3260例(占39.2%)[3]。单一用药常常不能良好地控制荨麻疹,因此本文对荨麻疹的联合用药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01、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西替利嗪为常用抗组胺类药物,通常单独常规剂量(10mg/d,分1-2次服用)应用能够达到治疗荨麻疹良好效果[4]。氯雷他定作为另外一种抗组胺药物能够对外周H1受体进行选择性拮抗,具备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及较强的抗过敏作用,且起效快,药效较稳定,但单一用药也会存在停药后复发的缺陷,因此临床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提高临床疗效[5]。研究显示[6],西替利嗪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荨麻疹可提高其疗效,安全性高,有助于缓解患者荨麻疹症状,并可改善其免疫功能,缓解其炎性症状。用药方法:首日服用氯雷他定(2-12岁体重≥30kg,1次/d,10mg/次;体重≤30kg,1次/d,5mg/次),第2天服西替利嗪(6~12岁5mg,1次/d;6岁以下儿童0.2mg/kg/d;不推荐1岁及1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以此顺序交替用药,如患儿症状无法控制则采取每日同时口服两种药物各1次的方式进行治疗。持续用药7d。02、依巴斯汀+ 复方甘草酸苷依巴斯汀是一种强效、长效、高选择性的组胺H1受体阻断剂,并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能受体没有拮抗作用。可用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对症治疗以及湿疹、皮炎、痒疹、皮肤瘙痒症等。但由于依巴斯汀在服用后1-3h内起作用,用药4~6h体内代谢活性物质卡巴斯汀达高峰期,所以一般不单独应用于急性过敏的紧急治疗。复方甘草酸苷片含有甘草酸苷等成分,不仅具有明显的抗组胺和抗炎作用,同时还可以发挥类固醇皮质激素作用。研究显示[7-8],依巴斯汀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荨麻疹瘙痒减轻时间最快为40min,且联合用药组停药后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良好的耐受和依从性。用药方法:依巴斯汀片口服10mg,1次/d;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50mg,3次/d。03、地氯雷他定+ 羟苯磺酸钙地氯雷他定半衰期27h,口服后30分钟可测得其血浆浓度,约3小时后可被良好吸收并达最高血药浓度。属于非镇静类的长效组胺拮抗剂。有稳定肥大细胞、避免其脱颗粒的作用,能够抑制组胺及炎性介质释放,强效抗过敏、抗炎。一般用于缓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及常年过敏性鼻炎的全身及局部症状。羟苯磺酸钙属于毛细血管保护类药物,羟苯磺酸钙具有拮抗炎症介质的药理作用,应用于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9]。研究显示[10],地氯雷他定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荨麻疹优于单纯使用地氯雷他定,且安全性较高。用药方法:地氯雷他定片口服5mg,qd;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口服0.5g,tid。连续用药7d。04、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1.地塞米松+左西替利嗪+维生素C 左西替利嗪是西替利嗪的左旋体,其抗组胺的作用要强于西替利嗪,并且副作用要小于西替利嗪,为抗组胺药物的代表药物。研究显示[11],左西替利嗪、地塞米松、维生素C联合治疗荨麻疹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过敏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用药方法: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肌肉注射,1次/d;维生素C注射液1g加125ml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d;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口服,1次/d。2.泼尼松+ 西替利嗪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是诱发荨麻疹和或血管性水肿的常见药物。研究显示[12],NSAIDs诱发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患者以青中年人群为主,临床表现多为荨麻疹合并血管性水肿,诱因中双氯芬酸钠和布洛芬较常见,其次有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和美洛昔康。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多数不高,皮疹发作期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表达上升,提示有全身的活动性炎症。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时,能获得良好的效果。05、小结新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13]指出,荨麻疹的治疗首先应发现并去除病因,治疗用药首选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在症状严重,如伴有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消化、呼吸系统症状时,可选择联合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推荐泼尼松每日0.5~1mg/kg,或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静脉或肌内注射,根据症状变化情况再酌情调整剂量和疗程。对于急性荨麻疹伴休克或严重荨麻疹伴喉头血管性水肿患者,可参考严重过敏反应,根据症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等进行救治。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18日 293 0 2 -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临床 11 种常见抗组胺药应用要点一文总结
组胺(histamine)由组氨酸经特异性的组氨酸脱羧酶脱羧产生,是广泛分布于体内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一类自体活性物质。外周组胺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内,而中枢神经系统组胺则由特定的神经细胞合成。天然组胺以无活性形式(结合型)存在,在组织损伤、炎症、神经刺激、某些药物或一些抗原-抗体反应条件下,以活性形式(游离型)释放。组胺本身无治疗用途,但其拮抗药广泛用于临床。目前已发现的组胺受体有H1、H2、H3和H4四种亚型。抗组胺药指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而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即组胺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并非与组胺受体简单结合,而是将被组胺激活的受体下调至未激活的状态,故又称为组胺受体反向激动剂。临床应用1.适应证适合治疗组胺参与的炎症和瘙痒。最佳适应证是I型变态反应引发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特应性皮炎(AD)、速发型接触性反应、严重全身过敏反应(anaphylaxis,既往称为过敏性休克)及药物变态反应等。II型变态反应由于有C3a、C5a等过敏毒素参与,可以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因此也有一定疗效。对IV型变态反应的疗效尚有争议。对于假性变态反应(如由组胺释放剂引起的荨麻疹)、可诱导性荨麻疹、肥大细胞增多症以及虫咬反应也有明显疗效。常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止痒,但对于组胺不是主要介质的瘙痒疗效不佳。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无效。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及重症药疹单纯使用抗组胺药效果不佳。2.用药原则对于已经发生的临床症状不起作用,因此要在症状出现前给药并规律用药。由于多数皮肤病需要长期用药,应首选中枢抑制作用小的第二代H1抗组胺药。此外,在症状完全控制的前提下,小剂量用药,采用间歇给药维持,如逐日减药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直至停用。(1)荨麻疹①自发性荨麻疹可以单纯使用抗组胺药治疗。②单一常规剂量第二代H1抗组胺药是慢性荨麻疹的一线用药,适合成人及儿童。③第一代H1抗组胺药由于有中枢抑制作用,不推荐长期使用。但急性荨麻疹及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可以短期使用,比如症状重者可以早晨使用1种二代,晚上联合1种一代,使用1~2周或更长。④对于一种第二代H1抗组胺药常规治疗1~2周效果不佳的难治性病例,换用其他结构二代药物可能有效。此种情况,欧洲指南推荐首选增加原药剂量(最高可以加至4倍),加到4倍剂量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的药物包括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比拉斯汀、依巴斯汀及卢帕他定,其他药物尚缺乏研究,应慎重加量。不推荐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药物,但也有不同意见者。考虑我国国情,换其他结构药物或直接联合使用2~4种抗组胺药可能更合适。尽管目前对于更换种类或联合应用抗组胺药是否可使患者临床获益尚存争议,我们仍建议在标准剂量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无效时,考虑更换抗组胺药种类,或联合使用其他二代或一代抗组胺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疗效酌情调整。⑤酮替芬有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及强镇静作用,可以在瘙痒剧烈者联合使用。⑥合并焦虑的患者,可以睡前加用多塞平25mg。对于上述治疗依然无效的患者,应该依据指南采用三线治疗。⑦多数急性荨麻疹患者需要合用其他药物(如抗感染药物),抗组胺药常规剂量使用至少1~2周,直至完全缓解。慢性荨麻疹的疗程为3~6个月,有时需要多个疗程才能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即可以考虑减量,由每日1次改为隔日1次,逐渐增加间隔时间,直至停药。可诱导性荨麻疹治疗原则同自发性荨麻疹。阿伐斯汀说明书指出其适合治疗可诱导性荨麻疹,且由于每日3次给药,逐渐减量为每日2次、1次时,患者易于接受。经验认为,寒冷性荨麻疹首选赛庚啶、皮肤划痕症首选羟嗪类如西替利嗪。(2)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抗组胺药治疗皮炎湿疹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对皮炎湿疹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抗组胺药可以有效控制AD的瘙痒。二代药物如氯雷他定的疗效优于一代药如氯苯那敏。对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荨麻疹、AR等的患者,首选第二代H1抗组胺药,症状重者同时在睡前短期(1~2周)加用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①用药指征适合用于经保湿及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抗炎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各类皮炎湿疹,特别是用于瘙痒、红斑及充血明显或合并AR、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conjunctivitis,AC)、荨麻疹的患者。不建议单纯使用抗组胺药,应该适当配合外用药或其他系统药物如免疫抑制剂、选择性Th2细胞因子抑制剂、生物制剂及小分子抗炎药物等。不建议外用抗组胺药,存在发生接触过敏的风险。多数抗组胺药说明书中没有湿疹或皮炎的适应证,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做必要说明。②用法用量建议早用药、规律用药。对于已经发生的临床症状不起作用,因此给药要早,在症状出现前给药。按照说明书规律连续用药才能预防后续的临床症状,而不是有症状时才用药,无症状马上停药。初始治疗可以采用常规剂量,一种抗组胺药效果不好时,可以考虑换另外一种抗组胺药或联合其他抗组胺药。在患者知情同意,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某些药物也可以加倍使用。抗组胺药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疗程尚缺乏研究,建议在症状完全消退后再酌情维持1~2周。维持期间可以通过逐日减少药量或延长给药间隔的方法,逐渐停用。③用药选择多数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病程长,需长期用药,应首选二代非镇静性抗组胺药。目前如何针对不同类别的皮炎湿疹选择相应的抗组胺药尚缺乏研究,哪些抗组胺药治疗哪类皮炎湿疹更好尚不清楚。临床使用多基于理论推断,比如地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具有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的作用,对于一些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可以优先使用,但尚需循证医学证据。(3)其他皮肤病抗组胺药物对缓解扁平苔藓、丘疹性荨麻疹、药物性皮炎、玫瑰糠疹、日光相关性皮肤病、皮肌炎、银屑病等的瘙痒有效。咪唑斯汀对光线相关性皮炎有更好疗效。严重瘙痒的患者,除了选用第二代H1抗组胺药外,也可以联合一代,甚至联合多塞平、酮替芬。(4)变应性鼻炎口服H1抗组胺药对AR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目前治疗AR的一线用药。①口服H1抗组胺药可以快速缓解AR患者的鼻痒、喷嚏、流涕等鼻部症状,并对眼部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推荐口服第2代H1抗组胺药作为治疗所有AR患者的一线用药,并强调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症状特征和临床反应单独使用或与其他类型的抗过敏药物(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白三烯药等)联合使用,也可以在AR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单独预防性应用。②在治疗各种类型AR的过程中,在有条件使用第2代H1抗组胺药的情况下,出于安全和临床疗效考虑,不推荐使用第1代H1抗组胺药;而在有条件使用第2代新型H1抗组胺药的情况下,出于临床疗效考虑,更推荐使用第2代新型H1抗组胺药。③在季节性AR的预防性治疗时,出于临床疗效的考虑,更推荐使用第2代新型H1抗组胺药。注意事项1.禁忌和慎用(1)第一代H1抗组胺药①可能有中枢抑制作用,产生嗜睡。司机等需保持高度警觉的人群及老年人容易摔倒应慎用。②会干扰快动眼睡眠,影响患者的学习和认知行为能力,因此不宜长期使用。③组胺受体特异性不强,有抗胆碱作用,会升高眼压,导致视物模糊,因此青光眼患者慎用(尤其是苯海拉明、赛庚啶及异丙嗪)。(2)第二代H1抗组胺①并非绝对无嗜睡,某些药物如西替利嗪在个别患者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嗜睡。②有引发排尿困难、升高眼压和口干、肝酶升高伴发胆红素升高的报道。2.相互作用①乙醇、镇痛药、催眠药等会加重其中枢抑制作用,要避免同时服用。②抗组胺药联合使用时,同时使用的抗组胺药不宜超过4种。③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红霉素)、西咪替丁、唑类抗真菌药以及钙离子拮抗剂会抑制药物代谢酶CYP3A4的代谢,升高依巴斯汀、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通过肝脏代谢抗组胺药的血药浓度,不应合用。常用抗组胺药常用抗组胺药适应证、给药方式、常用剂量、剂量调整等详见表。为了帮助大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进行诊断和治疗,用药助手构建了一个以疾病为中心,辅助医生临床诊疗全过程的数据库,即「诊疗顾问」。如果你在临床中遇到难以诊断的病例,或者对于治疗方案没有把握,可以试试在用药助手App搜索相关的疾病或症状词,通过对应的诊疗顾问内容帮你破解诊疗难题。现已上线4000+疾病的诊疗决策参考方案,覆盖诊断、治疗、用药、预后全流程,上文提到的「发热待查」是诊疗顾问的数据之一。成为用药助手PLUS会员,即可随时查看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方案,还能解锁「临床指南」、「合理用药」等实用权益,助你快速破解诊疗难题。
盛景祖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06日 191 0 1 -
身上起风团怎么办?
齐淑贞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17日 190 0 4 -
得了急性荨麻疹怎么办?
潘廷猛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30日 92 0 1 -
荨麻疹如何使用抗过敏药?
麻疹是皮肤出现风团,皮肤水肿,皮肤瘙痒的皮肤疾病。抗过敏药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方法。通过抗过敏药的治疗,达到去除中和过敏性物质,促进局部症状改善的目的。用的有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氯苯那敏,酮替芬等等,俺可以选择1到2种口服常规口服一次,效果不好,可以加量,最大剂量可以加到最低剂量的4倍。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是要规范的药物减量治疗。以西替利嗪为例,常规口服一天一次可以控制症状,患者也不会有瘙痒,不出现皮疹,可以以这个剂量使用7到10天,然后把吃药的间隔时间拉长到36小时吃一次药再使用7到10天,最后到48小时吃一次药继续使用7到10天,再加量到60小时吃一次药继续使用7到10天,最后延长到72小时吃一次药再使用7到10天方可停药。也可以使用中药以及穴位注射自血疗法等调节免疫功能的方法。靶向药物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张正森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26日 948 0 2 -
螨虫过敏怎么办?
常见尘螨过敏性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尘螨可引起多种过敏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还有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等。此外,尘螨能够侵袭并寄生于人体内从胃肠道到肺的各个组织器官,引发肺螨症、肠螨症、尿螨症、阴道螨症、外耳道螨症等。临床治疗尘螨过敏的方法主要是三种:药物治疗、脱敏治疗和“隔离”过敏原。常用于治疗过敏的药物有: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白三烯药物。脱敏治疗:是通过给病人连续注射或通过其他途径给予诱导其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并逐渐递增剂量,从而增强患者对此类变应原的耐受性,达到减轻或消除症状的目的。“隔离”过敏原:就是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做不到完全与过敏原“隔离”的,但是可以尽量减少生活环境中尘螨的存在。家庭尘螨的控制目标是:减少活尘螨的总量;降低尘螨过敏原的水平;减少人对尘螨及其过敏原的暴露。怎样防控家庭尘螨?尘螨孳生的主要条件是合适的温度、适宜的湿度、食物和氧气。日常生活中防控尘螨也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1.暴晒或冷冻最适合尘螨发育的环境温度是20℃~25℃,当环境温度上升至50℃以上时,或低于10℃时,尘螨就难以长期存活。太阳好的时候,将需要除螨的物品放在日光下暴晒,或放入一个黑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暴晒,可使物品相对湿度下降而温度上升,促使尘螨因高温和脱水而死亡,这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既简单又安全。小物件,比如孩子的玩具放在冰箱里冷冻,可灭杀尘螨。北方在寒冷季节,将床垫和枕头在室外放置 24小时,也是一个推荐的杀螨方法。在温度低于–23℃时,尘螨体内的水分就会形成冰晶而导致其死亡,在–20℃放置30分钟,尘螨死亡率为100%。2.通风换气尘螨理性的生存、发育相对湿度为70%~75%。尘螨必须从环境周围获取足够的水分才能得以存活和繁衍,因此,将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是控制尘螨最常用的方法。试验表明,在相对湿度40%~50%、温度25~34℃的环境中,成年螨会在5~11天内脱水死亡。控制环境湿度,居室应经常通风换气,在安装空调并铺设地毯的房间,应特别注意居室的通风、换气。3.真空存储尘螨自身没有完整的呼吸系统,也没有与外界相通的气门,它们依赖外界的氧气生活,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没有氧气的空间,尘螨是无法存活的。对于需要较长时间储存的衣物,可以用抽真空的收纳袋存储,没有了空气,螨虫就不能生存。4.定期清扫卫生尘螨以粉末性物质为食,如人和动物皮屑、面粉、棉籽饼和真菌等。不给螨虫提供食物,这一点不可能彻底做到。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代谢,人体碎屑可是螨虫的美食,不可能彻底杜绝。但通过勤洗勤换衣物、床单被罩、沙发垫等居家用品,能有效减少螨虫的食物。普通洗衣粉在25度和至少浸泡5分钟 的条件下,可去除绝大多数尘螨,我们平时的洗涤就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些。每周用55度及以上的热水洗涤可杀死尘螨和去掉绝大多数尘螨过敏原,一般的滚筒洗衣机都可以做到。食糖、干果、蜜饯等甜食品的储存时间不要太长,在食用甜食制品之前,要认真辨别储藏容器中是否有小白点样生物爬动,对于盛装糖品的容器要定期进行彻底清洗和烘干。有婴幼儿、儿童的家庭,尽量不要把饼干容器放在床边,谨防尘螨爬到床上“叮咬”孩子娇嫩的皮肤。尘螨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控制室内螨孳生的措施必须全面实施、经常实施,否则当足够的食物和适宜的微环境存在时,剩余活螨可以很快繁衍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刘海燕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23日 753 0 2
荨麻疹相关科普号
吴超医生的科普号
吴超 主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科
854粉丝12.9万阅读
赵明煌医生的科普号
赵明煌 主治医师
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
皮肤科
398粉丝7.4万阅读
陶以成医生的科普号
陶以成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皮肤科
3685粉丝17.7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肖月园 副主任医师西京医院 皮肤科
荨麻疹 61票
扁平疣 15票
激素依赖性皮炎 13票
擅长:中西医配合治疗皮肤病,专长:荨麻疹、扁平疣、激素依赖性皮炎、玫瑰痤疮等面部各类皮炎、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湿疹、痤疮、带状疱疹、玫瑰糠疹、结节性红斑、血管炎及结缔组织病的中医治疗等 -
推荐热度4.2孙新芬 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皮肤科
白癜风 29票
荨麻疹 15票
湿疹 12票
擅长:痤疮、皮炎湿疹、荨麻疹、白癜风、黄褐斑、皮肤癣病、带状疱疹、脱发、红斑狼疮、银屑病等病的诊治,对一些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也有一定的研究 -
推荐热度4.2姬爱华 主任医师济南市儿童医院 皮肤科
小儿湿疹 20票
皮肤病 14票
特应性皮炎 7票
擅长:各种儿童皮肤病。擅长湿疹、各类皮炎、荨麻疹、传染性软疣、扁平疣、脓疱疮、白癜风、银屑病、脱发、斑秃、痤疮、各种癣症、血管瘤、鲜红斑痣、咖啡斑、太田痣各种胎记等。尤其对疑难皮肤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