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简称: 北医六院
公立三甲精神病医院

推荐专家

家庭心理问题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奉献型人格:我付出一切,他却对我充满厌恶“吃力不讨好”的女人前段时间,我去做中医治疗。旁边躺着的是一个约摸40出头的女人,一边做推拿一边和大夫聊天。女人:“我们那地方,女人都任劳任怨,一辈子都在为家辛苦操劳,习惯了。”大夫:“嗯,腰椎劳损挺严重,还是要注意休息。”女人叹了口气:“多干点活没啥,照顾家人也是份内的事情,可让我心痛的是,没人领情,别人把这些都当成了理所当然。”大夫没吭声,换了个方位。女人接着说:“我儿子昨天居然哭着跟我说,他想换成小姨当妈妈,小姨温柔漂亮,不会凶他,还给他买玩具和冰激凌,带他去吃必胜客和麦当劳。”“从小到大当宝贝一样捧在手里,吃喝拉撒都是我在精心照顾,谁知道养了个白眼狼,真是伤透了心,这不一下子老毛病就犯了。”大夫尝试宽慰她:“孩子还小,不懂事,别往心里去。”女人似乎更激动:“孩子还小,那他爸呢?年轻的时候陪他吃尽了苦,这么多年来家里家外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没让他操过心,换来的是他的熟视无睹和一脸嫌弃。”大夫轻轻叹了口气,紧了紧正在做推拿的手。女人有些哽咽:“我也不指望他们回报我什么,但至少要看见我的付出吧,这样对我真的很不公平。”大夫拍了拍她的背:“你是个好妈妈、好老婆。别为这些事情影响身心状态,身上已经淤堵得这么厉害了。”女人努力平息情绪,治疗室陷入一片沉静。这场对话让我有些触动,想起了欧文亚隆在《妈妈及生命的意义》中对母亲的刻画:同样是一个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女人,起早贪黑供养着一大家子的生活,但是没有人记得她。“我的兄弟赛门和海米,还有丽娜、你的汉娜姑姑、我从俄国带来的艾比舅舅,全家全是靠着那片肮脏的小杂货铺过来的。没有人帮过我,从来没有!从来没有人感谢我。”而她的儿子——亚隆本人,对她也有一些厌恶和憎恨,因为她“虚弱、一意孤行、爱管闲事、疑心、充满敌意、抱持强烈偏见和不可理喻的无知”。这类人,从不吝啬付出与奉献,却往往活在委屈、压抑和痛苦之中。他们不理解:为何在关系里,身上的“坏”总在被无限放大,而不惜以掏空自己为代价奉献的“好”,却一直在被恶狠狠地忽略?不被看见的“好”我们姑且把这类人称为“奉献型人格”。辛勤付出是值得肯定的,问题可能出在:这些付出背后的动机或许并没有那么纯粹。①证明价值如果一个人成长在充满偏见的环境中,只有靠付出和奉献才能获取一些爱、支持和关注,那么这种方式将成为其存在感和价值感的唯一来源。比如治疗室的那个女人,所生活的地方存在普遍重男轻女的现象,女孩从小被赋予的唯一价值可能就是“任劳任怨、为家操劳”。能在某种环境中生存下来,一定会在人格中塑造一套与之相配的底层系统。而女人的底层系统就是:我付出故我在。所以,她需要通过大量的、持续的付出,来感受自己的存在,而一旦停止或者被否定、被忽视,无疑相当于“让她死去”。②投射需求“付出”意味着把自己放在照顾者的位置上,而长期待在这个位置会导致内心匮乏。因为这种“给”不是由于内部充盈而自然流向外界的“给”,相反,是为了获得外界的认可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种“被迫交换”。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本身也非常渴望被人照顾,但却迫于要留在“照顾者”的位置,而不得不去压抑需求。但是,这部分被压抑的需求并不会消失,他们将其投射给其他人,因此在“奉献者人格”的人眼中,人人都需要被照顾。在这样的无意识运作之下,他们其实无力看见对方的真实需求,反而在一种“付出泛滥”的状态之中,让他人感受到无形的压力。表面是在主动付出,实则是在把付出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交换和索取,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治疗室的女人提到一个细节:她每天很早起床,为老公和孩子准备便当,十分辛苦,她坚持了很多年,但似乎父子二人都不太买账,还经常劝她“累就不要搞了”。可她认为便当比外卖干净,吃着更放心,她需要对家人的健康负责。也许这个“便当”,是她自己内心的渴望,潜意识中希望有人做健康的便当给她吃,她将这个需求投射到家人身上,而自己扮演起照顾者的角色。自始至终,“便当”都只是她的需求,而非老公和孩子的需求,可她却认为在为别人付出,并期待或要求别人给予相应的回应。这种“绑架”让人想逃、想跑、想刻意忽略这些“糖衣炮弹”,并通过“合理化”来进行防御:“这是她自愿做的,没人逼她”,或者“这本来就该她做的,与我无关”。一方渴望付出被认可、被赋予价值,而另一方却极力在回避。拉扯之中,奉献者们心酸、委屈、愤怒、无助且痛苦,而这些无法言明的情绪堆叠起来,他们喋喋不休、脾气暴躁或者尖锐刻薄,加速着关系的恶化。原本最辛苦、最卖力、最有“苦劳”的那个人,反倒成了众人眼中最“坏”的那个。破解“劳苦无功”应该没有人愿意成为这样的“大冤种”,但事实上,沉浸在这种令人沮丧的状态里的人并不少。如何破解呢?三点建议供参考。第一,注意“三适”付出。“三适”是指适度、适时、适需。“适度”的意思是:量力而行,有点余地给别人。“付出”本是一种“强者行为”,自愿给予他人方便而做出一些牺牲或让步。它的最佳状态是限定在自己“游刃有余的部分”,超出这个限度会发生心理失衡,进入“弱者位置”的人强行持续“强者行为”的结果,就是变成大冤种。比如上文的女人提到“家里的事从没让老公操过心”,这种“大包大揽”显然是一个超负荷的状态。可以尝试和老公好好谈谈,分分工,让他也操操心。或许也只有操过心,他才能切身体会到这些付出的分量。“适时”和“适需”是说注意付出的时机。咨询中有个原则:不求助不帮助。这个原则我认为适用于所有关系中判断“付出”的时机。只有当别人需要你的付出时,双向奔赴才有意义。这里的考验在于,是否能够看见对方的真实需求,而不是打着为对方付出的旗号满足自己潜意识里的需求。《妈妈及生命的意义》中提到过一个细节:某个被母亲一直照料起居的亲戚,从不记得母亲的好,却只惦记和夸赞赛门舅舅每隔几个月带给她的一瓶七喜。或许,她的真实需求就是七喜,而不是母亲费劲做的面饼呢?这位母亲如果调整一下思路:先搞清楚她需不需要照顾、需要自己给予什么样的照顾,再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给予这些照顾,最后按需按度去付出,结果应该会好很多。当然,这对于“奉献型人格”的人而言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来看第二条建议:调整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自我价值包括两部分:外在价值和本真价值。外在价值是自己所拥有的、能够对外界产生贡献和影响的价值,比如颜值、能力、地位、角色、金钱、权力等。而本真价值则是指剥开了这些外在条件之后,生命的本真存在。“奉献者人格”的人一生所追求的,就是通过“付出”,一来让外在价值得到认可,二来不断确认本真价值的存在。实际上,本真价值才是内核与基石,而且是天然存在的。因为你是你,作为一个独立而特别的生命存在,这已经是最美妙的事情了,即使什么都不做,你也值得一切爱和美好。基于此,才可能有力量去成为一个完整、鲜活的自己,而非卡在“母亲”或“照顾者”的位置无法动弹。第三点建议是,如果暂时做不到以上两点,那么至少对自己的付出保持觉察。对于无法控制、不自觉付出的部分,请自我提醒:这可能是我的需求,与他人无关,我自己买单。这条边界或许能稍微松动一些紧绷的心理期待,让彼此都轻松起来,关系也会得到缓和。“付出”和“奉献”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因而被社会所鼓励和认可。但从微观层面来看,它应该建立在健康的心理水平上,也讲究程度和技巧。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之下再去给予,“付出”和“奉献”才会更有力量。
中国缺位的父亲多吗?影响大?怎么办?小x是一名16岁的上海初三少年,马上就要中考了,6.19日是父亲节,母亲让他给远在常州工作的父亲发一条父亲节的微信,小x拒绝了,撇撇嘴:他也配做父亲?他管过我什么?传统家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孩子的抚育,夫妇关系也是在亲子关系基础之上的,父母双方抚养孩子形成了“基本三角”。儿童成长需要依托家庭这一单元完成相当长时间跨度的生活教育,共同抚育是夫妻持久感情的基础,抚育“不能由一女/一男单独负担,有了个母亲还得有个父亲”。一、中国缺位的父亲多吗?是的。中国父亲的缺位主要有四个情况:1.?离婚,孩子跟母亲;2.?父亲外出工作常年不在孩子身边;3.?父亲去世;4.忙于工作,在家时间很少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我国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2020年常住人口离婚率最高的地区是天津市,达到4.93‰,上海市是2.71‰。数据不可谓不严重。父亲外出工作常年不在孩子身边,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社会快速流动,而这种高流动性的很大构成是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农民工统计数据:全年农民工总量2.8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亿人。此外,还有“非农民工”在异地工作的男性,比如上海就很多在昆山、苏州、无锡、常州工作的“父亲”。父亲英年早逝的情况不是很常见,这里就不做进一步讨论了。上面三种情况加起来,中国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们的人数至少达到1亿以上。那么这些1亿以上的、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们,身后是什么?正是父亲缺位的中国家庭。二、父亲缺位的影响是什么?说明一下,我们这里讨论的父亲缺位的情况,排除掉“父亲已去世的孩子”这个群体,因为这个群体的父亲其实不是“缺位”而是“逝去”父亲缺位这个问题,打破了家庭“父母抚育”的稳定结构,父亲作为家庭的中坚力量的缺失,导致部分家庭功能的失灵。1、?父亲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父亲的作用是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21世纪对父亲标准和期望的提高了,一是对父亲角色期许比起“数量”更看重“质量”,二是强调父亲需重视精神和心理层面对孩子的支持作用,同时养育孩子过程中应严格把控的自己情绪状态。当今全新的养育理念要求父亲职责独特而多元,不仅是“经济提供者、生活照顾者、家庭维护者”,更重要的是承担“孩子的教师和价值导向奠基人”的角色以支持其心理与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亲对儿童社会化、人格形成、人际关系、性别角色、道德发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父亲对儿童、青少年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代沟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在父女关系好的时候,女儿择偶时更偏好与其父亲长相相似的面孔。2、?父亲缺位,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发生异化丈夫外出,妻子留守的模式限制了妻子的发展机会,加重其劳动负担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父亲缺位使得原本就在家庭结构中更为亲密的母女关系,在父亲不在场的境况下更为团结,母亲的角色也在父子/父女关系性质中起到愈发关键的作用。第一种情况:母亲成为“离间者”父子/父女分隔两地的情况下有些母亲在生活与相处中积攒了对父亲的不满与情绪,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丈夫的情绪化表达和主观判断以抱怨的方式传输给孩子。“初高中时候我爸除非有事不然不会主动打回来。我妈在家里照顾我和两个弟弟,很看不惯我爸什么都不管,有时候打电话和我爸吵架或者抬扛,和我一直说我爸怎么怎么不好,怎么怎么不负责任。”孩子更偏向母亲,对于母亲的言论较少地进行回顾与反思。父亲的负面刻板印象在孩子心中逐渐定型,后续会造成孩子潜意识的疏远甚至是排斥父亲。第二种情况:母亲成为“传声筒”母亲在关涉父子/父女的事件中起到沟通作用。了解儿子/女儿的需求转告给丈夫,再把丈夫的训导和教诲传达给儿子/女儿,尤其是父亲单独外出的情况下,父母电话交流中涉及到家庭事务的商量,以情感交流为目的的父子/父女互动内容较少,因而关于事件的信息交互通常由母亲代为传达。我爸其实心里想法很多有我的,比如说快过年催我妈给我买买新衣服什么的,但跟我就不会说出来,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呢,就通过我妈。所以小时候就一直误会我爸是不是嫌弃我是个女孩子,不喜欢我。母亲传递双方信息过程减少和阻断了父子/父女交流的途径和机会,限制了父子/父女交流中的情感交流。三、缺位的父亲可以做什么?首先,父亲要意识到:打电话、偶尔团聚和物质补偿可以维持父子/父女关系,但无法和常规化家庭持续而稳定的父子/父女感情相比。其次,父子/父女关系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起稳定的情感联结”,如果双方的情感交流虽物理空间相距甚远,但心理交流“两人在场”,那是留守儿童与外出父亲最为理想的交往模式。再次,要提醒各位父亲:在你外出打工前或者子女返回老家前,父子/父女之间已经形成积极稳定的父子/女情感,这个条件非常重要。我女上初中回XX上的,北京这上的没学籍,只能给她往回送了。她弟弟妹妹还在我们身边就她自己回去,我怕她心里不舒服,所以心里也记到得平常也多关心她。怕她回去环境陌生不适应,刚去住校打电话哭了好多次,我和她妈也是心里不是滋味儿……我尽我所能全力支持她,希望她有什么事儿或者想法跟我说,一边依赖一边学着独立。上面引用的这对父女分离的时间节点是13岁,从出生到青春期,父女间已经有较为稳定的亲子情感交流模式。小时候和我爸沟通比较少吧,回家的时候有内心有一点点陌生和排斥。庆幸的是我爸是个性格特别活泼的,慢慢懂事以后就跟他主动说话,每周末时间方便就打电话开免提一起唠一会儿,虽然离得远但他们那边的生活我也有参与到的感觉。上文中的父亲通过连续的积极情感互动拉近了父子心理距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意识加强在外父亲与儿子的关联性,重塑了以前弱连接的父子关系。四、母亲可以做什么?母亲需要做:“增进父子/父女沟通的协调者”特别是女儿在尚未形成对父亲亲密感和信任关系的时期,父亲的外出非常影响父子/父女关系。这一阶段母亲若在交流中不断告诉孩子父亲有担当的和友善的正面形象,帮助女儿将父亲纳入“自己人”的范围,可以为后续父子/父女良性互动打下基础,有利于提高女儿对父亲的接受度。?“孩子比较小我就不在家的,回去孩子都跟我生分了!主要是她妈平时帮我说话,说我在外面挣钱不容易,她大点儿懂事了慢慢就理解我了”。总之,中国的父亲缺位问题确实严重,且对孩子的影响巨大,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1.?父亲:尽量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离开孩子最好等已形成积极稳定的父子/女情感,要和孩子保持连续的积极情感互动2.?母亲:要做增进父子/父女沟通的协调者,不做“离间者”和“传声筒”3.?社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政策上支持那些外出工作的父母和孩子长期稳定的生活在一起参考文献李莹芳.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Arnett,J.J.LearningtoStandAlone:TheContemporaryAmericanTransitiontoAdulthoodinCulturalandHistoricalContext.HumanDevelopment,1998.ELDER,G.H.FamilyHistoryandtheLifeCourse.Transitions,1978.Hakoyama,M.FatheringStyles:QualitiesChildrenExpectinTheirFathers,Marriage&FamilyReview,2020.Harris,K.M.,&Morgan,S.P.Fathers,Sons,andDaughters:DifferentialPaternalInvolvementinParenting,JournalofMarriageandtheFamily,1991.Palkovitz,R.&Hull,J.TowardaResourceTheoryofFathering.JournalofFamilyTheory&Review,2018.VanGaalen,R.I.andDykstra,P.A.SolidarityandConflictBetweenAdultChildrenandParents:ALatentClassAnalysis.JournalofMarriageandFamily,2006.Waller,M.R.Cooperation,Conflict,orDisengagement?CoparentingStylesandFather?InvolvementinFragileFamilies,FamilyProcess,2012.
想要被爱,放低姿态1我见过很多人用愤怒、指责、抱怨、威胁的方式来获得爱,他们的成功率低之又低。即使对方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也常常是妥协的一种结果。并非发自内心真心的爱。但是很多人用脆弱、赞扬、撒娇、萌萌哒的方式,却会得到一些爱,并且给的人还很满足。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你想得到对方的爱,示弱是个很好的办法。虽然示弱不一定得到,但是逞强是一定得不到的。因为:爱只能经由强者流向弱者。就像水一样,在自然状态下,只能由高处流向低处。爱是一种给予,一种付出。那就只能由多的流向少的。一个人的爱很多,他就是强者。一个人的爱很匮乏,他就是弱者。当你需要对方的爱,当你对他有了需要,你就已经在一种需要者角色上了。你需要别人,还要把自己搞得看起来很强大,那就是会什么都得不到。你在索爱的时候,无法放低姿态,爱就是流不进来。你常说关系是平等的。什么是平等?平等就是有时候我高姿态,有时候你高姿态,有时候我俩姿态平等。你从来没有低过,怎么能算平等?平等就是有时候你需要我,有时候我需要你,有时候我们彼此不需要。2指责是一种高姿态。虽然在指责的时候,你的内心极度虚弱、绷紧、无助。但你依然要防御自己的这种恐惧。你防御的方式,就是反向形成,使用看起来强大的方式掩盖自己内心的脆弱。既然你防御,在别人看来,你指责的时候,就是无比强大,让人害怕。一个人在被你吓坏了的时候,还有很多能量来爱你吗?他只会因为恐惧、压力而向你妥协或离开你,并且积压对你的恨。除非他强大到了一定的境界,能识破你的防御。看到你的脆弱,他确认了自己很强大的感觉,从而有能力去宠你。在恋爱初期的双方比较容易做到。这时候的他们,为了得到对方的依恋,要塑造一个我很强大的假象。但这个过程必然难以持续,因为人可以暂时性回避自己的需要而强迫自己强大,但是不能一直。3哀求和付出是一种高姿态。当你苦苦哀求对方不要走,拼命跪舔付出,姿态卑微到尘埃里,一副受害者可怜的样子,你呈现出来的姿态依然是高的,被感知到强大的。因为“受害者”这3个字,本身就是高姿态,具有攻击性。它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道德制高点的位置,仿佛我都这么可怜了,你还不对我好,你就不是人,良心被狗舔了。“付出者”这3个字也具有高姿态的攻击性:我都做了这么多了,还换不回你的真心,你就是不对的!俨然一个受害者的样子。所以当你以受害者的姿态哀求的时候,对方感受到的是被威胁、被强迫、有压力。表面上你的姿态在放低,但实际上你没那么低。这是一种虚弱的夸大,一种威胁的手段。被哀求的人,无法给出他的爱。他的潜意识会深深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吸血鬼:爱了也白爱,给了也白给。因为受害者就像是一个没有底的黑洞,无论你做什么,他都能感受到不够,而继续抱怨。哀求、付出里夹杂了抱怨,爱就流不进来。4高姿态的标志,就是攻击。如果你有了“你就是应该为我……”、“你就是欠我的”、“男人/女人就应该……”的之类的想法,对方感知到的你就是强大的。攻击,是潜意识防御自己虚弱的一种表现。一防御,就看起来强大了。攻击会把对方搞弱。把对方搞弱了,还要他来对你付出。是个非常不明智的动作。当一个人把自己弄到了攻击者的强大位置上,别人就只会想:弄死他。害怕他。离开他。反之,低姿态的标志,就是示弱。就是承认,我很需要你。你并不欠我的,你完全可以不满足我。但我好需要你,需要你保护我,呵护我,满足我。男人或女人在另外一个人面前示弱、撒娇的时候,他的感知里,一定是先给与了对方极大的肯定:我是弱你,你是强的。撒娇、会赞美、会娇气的女生,看起来像狐狸精,但她们做了非常大的一个付出:借助于她们,男生感觉到了自己是个男人。但在看起来凶巴巴、强悍的女生面前,男生就只会成为一个被吓坏的小孩,只想通过压制、逃跑来防御。反之亦然。一个会撒娇的男人,会让女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你若看起来像个大人,他必成为小孩。你若看起来像个宝宝,他就会成为有爱的大人。简言之就是:你若宝宝,他必大人。你若大人,他必宝宝。放低姿态的方法有两种:示弱。示弱是真诚展示自己的软弱,而不是假装。肯定对方的强。真诚表达出来对方的强大、厉害。先把你放到强大的位置上,再向你索取,才是明智的选择。5示弱对一些人是困难的。因为示弱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低自尊、懦弱、无能。当一个人把自己放到软弱的位置上的时候,别人有了至少两种对待他的可能:保护他。伤害他。软弱是有会被保护的可能的,但也只有软弱才能被保护。强者需要被保护吗?逞强也是看起来强啊,这种人需要被保护吗?软弱也可能被伤害,自古人善被人欺。你把心掏给另外一个人,他给予你无情的讽刺。没有比这更打击人的了。如果在你的经验中,被保护的时候较多,你的自动反应就是:我脆弱,就会被保护。所以当你遇到痛苦的时候,就能坦然展示自己的脆弱,寻求帮助。如果在你的经验中,被伤害的时候较多,你的自动反应就是:我软弱,就会被欺负。所以当你陷入痛苦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要逞强防御,保护自己。你发飙逞强没错。你错的是,你发飙逞强了,还要人家把你当弱小鸡来爱。6人的经验决定了他的第一反应。他的第一反应决定了他要使用什么样的姿态。经验哪来的呢?绝不是眼前这个人给你的。一个人有良好的经验,眼前人的伤害,顶多让我们离开他,并不会改变我们的认知。经验来自于更早期:从小低姿态都是不被允许的。你需要妈妈,妈妈说不。你向她展示自己的弱,只会被她无视、嫌弃、指责。她会把你的生活照顾的很好,但在心理上不会哄你、安慰你、保护你。当你需要她,她只会告诉你:别惯坏了,自己来。可你又有需要。所以你只能让自己变得看起来很强大的样子,边保护着自己,边不再相信别人。7低姿态是中性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因此而伤害你。成长,就是一种冒险。你可以尝试下新的经验。坦诚地放低下自己试试,在不被满足后再收起来也不迟,起码有了被满足的可能性。但是一开始你就以高姿态索爱,失败就是一种必然。你要知道:最柔软的最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