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锐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频繁遗精如何调理

发表者:土锐 人已读

一、什么是遗精?

遗精,是男性发育的信号,是男性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进入青春期的男性,其睾丸、附睾逐渐发育成熟,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精子和精液逐渐充满前列腺及精囊腺等,在一定的性刺激下(如梦境等)就会在睡梦中将精液排出体外,称为“遗精”,有梦交的遗精称为“梦遗”。

频繁遗精,是指在没有手淫与性生活时的射精。青春期后的男性,每月正常的遗精次数为1-2次,倘若遗精次数频繁超过正常次数,几天发生一次或一个月内发生4-5次以上,或婚后男子有了有规律的性生活仍有发生频繁的遗精,另外还伴有腰困腿乏、精神萎靡、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即为频繁遗精。

二、遗精的原因有哪些?

1)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如受色情书刊或录像的刺激,思想过多集中于性的问题上,长期思考与性有关的一些问题,经常处于色情冲动中、或有手淫习惯,致使大脑皮质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可以导致遗精。有的青少年把性冲动时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的一些粘稠液体,实际上是尿道球腺的分泌物,误认为是遗精。对遗精恐惧、焦虑,久而久之,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以致睡前精神紧张,不仅遗精,还常导致神经衰弱。

2)生殖器官局部炎症形成不良刺激而引起的遗精。如患包皮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炎症刺激,病变的局部刺激,容易诱发性器官充血,生殖器官局部炎症形成不良刺激而引起的遗精。

3)另外,体质过于虚弱,劳累过度等造成的全身各器官功能失调,尤其是大脑皮层失去对低级性中枢的控制,而勃起中枢、射精中枢兴奋性增强,也是引起不良遗精的一种原因。

4)如喜欢热水浸足,穿着紧身衣裤、入睡后盖被太暖,睡觉时玩弄性器官等,长期趴着睡会压迫阴囊,刺激阴茎,容易造成频繁遗精。

三、遗精的一般处理

这是指对于每一个频繁遗精的病人,在心理上、日常生活中都必须注意和做到的事情。一般处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与对待频繁遗精的问题,不要为此而背上思想包袱,否则过分为频繁遗精忧虑,过分将思想集中在这个问题上,顾虑重重,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反而会导致遗精次数增多,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2)建立正常与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建立婚后正常的性生活频率,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驱散集中于性问题上的注意力。

3)注意性器官卫生,养成经常洗涤性器官的习惯,除去包皮垢,勤换洗内裤,不穿紧身衣裤,及时治愈性器官与下泌尿道的疾病。有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及时手术治疗。

4)调整睡眠习惯,防止睡眠时下半身太暖和,被子不要太重。睡眠姿势尽量减少俯卧位,两手避免放置在生殖器部位。

四、遗精的病因治疗

1)神经衰弱者,应该采用安神与镇静的药物积极治疗。

2)对于精神因素引起的频繁遗精者给予精神治疗。精神治疗的要领是使患者应该充分了解频繁遗精的本质、致病因素与防治方法,从而在思想认识上由消极转为积极;在情绪上,由悲观转为乐观,在配合治疗的行动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3)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应及时采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单纯体质薄弱者,要适当加强营养和户外体育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五、遗精的药物治疗

1)适当使用镇静药物。例如安定、利眠宁等,临睡前口服,尤其在估计又会发生遗精的日子里服用,以减少频繁遗精的机会。

2)如果自觉阴茎头部感觉特别敏感,可在睡前用冷水毛巾作外阴部位冷敷,也可以在阴茎头部涂抹一些药物,例如1%达克罗宁溶液、1%地卡因溶液等,以降低阴茎部位的敏感度,减少诱发遗精的机会。

3)由于性器官炎症容易诱发频繁遗精,因此采用某些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了频繁遗精的发生。最常用的是消炎痛,可在遗精频发的日子里,每次25毫克,一日3次口服,用上7~10天,以观效果。

4)频繁遗精可能是早泄的一种特殊类型。频繁遗精可以按照早泄的药物治疗而治疗,如口服舍曲林或盐酸达泊西汀。

六、频繁遗精的预防

1)要了解性生理卫生知识,纠正错误的遗精观念,消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

2)青少年患者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品德。多接触健康、进步、有益的事物,排除异性的杂念,想入非非,沉湎于空虚幻想之中,不要早恋,以免带来遗精等后果。

3)节制性生活,戒除手淫。少进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不宜盲目的服用具有强壮兴奋性质的药物。

4)睡前要凉水清洗外阴,不宜使用烫水,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遗精。

5)睡觉时取屈膝侧卧的姿势,不宜仰面平卧。被褥不能过厚,过暖,被子上不可覆盖衣物加重压力,内裤不宜过紧。

6)如果有包皮过长,应做包皮环切手术。如果有包皮龟头炎,血精,前列腺炎应及时治疗,这样也能预防遗精。

7)频繁遗精发生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关检查,找出致病原因,及时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