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头晕的原因很复杂:有躯体原因的也有心理的原因

发表者:王国平 人已读

「头晕」,你可以像一位专家的口气,说它很复杂,事实上自己所知不多。头晕作为一个生理症状就是模糊不清的,它横跨身体及心理的毛病,不仅病人怕「头晕」,医生也怕看到「头晕」的病人。但又有些医生喜欢「头晕」的病人,也利用一些心理机制操弄头晕的病人。今天,我们就从生理-心理-社会的宏观角度来说「头晕」。

什么是晕?不就是「昏」和「眩」的加减组合。「昏晕」指的是头重脚轻,脑中空空的,什么事都做不好,也不想做。如果你不能体会,熬夜一天你就知道。「眩晕」就可怕了,天眩地转,一下子好像地震,一下子又好像掉入万丈深渊,天底下没有比坐不停竭的云霄飞车更可怕的。如果你也不能体会,当场原地转十圈,就会知道了。

那么「昏晕」「眩晕」是哪些疾病所造成的呢?各告诉你的三种病,而且一定要你了解,让自己当起医生,或说给你看诊的医生参考。眩晕第一病,也是最多人发生的,也很可怕的,就是「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简称为「耳石症」,这病来的厉害,让你一动就眩,但不动就不眩,在床上翻个身、起床坐起、躺下,你就宛如掉入深渊,发出一声空谷回音的惨叫。但过一会,眩就好了,吓得你流汗、流泪、心跳快、血压高。直觉地认为这次小命不保,在劫难逃。好多人若有求生意志的话,一定会往急诊室报到。

为什么会如此呢?内耳中有钙化的小石头(每个人都有的)脱落,滚到相连接的半规管中。半规管就是内耳中负责动态平衡的装置,本来里面只有温柔的淋巴液,不幸掉进一颗粗鲁的小石头,随着你的运动而滚动,无理且强烈的刺激平衡神经,你哪有不晕的道理呢?你停了,它滚一滚高兴之后就不滚了,自然也就不眩了。所幸这一颗不在其位的小石头会溶解,病就好了,但可不保证下次不发生,改天也许又会掉入一颗新的小石头,所有过程重来一遍。

至于眩晕第二病,第三病的案例就少多了。第二病是内耳的淋巴液不通,也就是淹水、积水,涨的内耳中的平衡、听力系统失灵,所以就会一直晕眩(较轻微,也较持续),以及耳鸣和听力的降低,这病叫「梅尼尔氏病」,是纪念某个医生的名字,可简称为「耳水症」。为何内耳会积水呢?大家也不知道,但少吃点盐分绝对有帮助的。

第三病是内耳的平衡神经发炎,就像感冒一样,这病有时很厉害,晕到让你在地上爬,而且是持续的,数天到一两个星期才好,发病时你只有祈求吃镇静剂好好睡几天,这个病作者简称为「耳炎症」。

讲完眩晕的三大凶手「耳石症」、「耳水症」与「耳炎症」,好像有点复杂。但其实一点也不,他既具体又明确,就像通缉犯的脸可以张贴公告。讲到「昏晕」的三大凶手就难了,好比未破的悬案,只剩些不完整的证据。此时医生就得扮起侦探的角色,一步步的细心推敲了。

常说脑血流不足引起头晕,可不是指一条脑血管的问题,而是整体脑循环量不够。为什么送往头部的血液会不够呢?原来我们人类是站着的,心脏打出去的血喜欢往下半身跑,总是要努力抵抗重力才能将血液送到脑袋去,不像四只脚的动物,脑心相对是水平的(长颈鹿例外)。因此,有些人站起来会因为自律神经功能不彰,或身体整体水量不足,因此不耐久站,因此疲劳,甚至昏厥。严重的病人从二脚的动物变成四脚的动物,整天喜欢躺着。

「昏晕」的第二病是真正的脑血管病变,原来我们有两条脑血管供应我们的脑干血液,因此血管狭窄、阻塞造成供血不足,引起头晕。这个说法作者必须澄清,这大部分是出于想象,这原本是昏晕的其中一种少见而不完整的说法,然而却成为少数医生的唯一说法。作者从不敢否认这种脑血管疾病引起头晕的可能性,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脑干缺血性的头晕,合理应一并出现失足、语言不清或手脚无力等神经性症状。

从这一类型疾病出发,如果佐以脑血管超音波检查异常,或可说有凭有据,讲话也可以大声点,然而天底下聪明的人果然很多,如果没有任何证据,就会说「只是脑血管暂时性收缩」,造成脑干缺血的症状。这被叫做「基底动脉血偏头痛」,是不需证据的一种想象,大家要小心它!

昏晕第三病,也是排除上述五种病之后,作者就会轻轻的、偷偷的问病人是否最近压力大、心很烦,或者心情很差、了无生趣。有时就像打开闸门,病人沉积的情绪顿时倾出。而「头晕」只不过是就诊看病时的堂而皇之,说的出口的症状。其他心理的、家庭的挫折或不满,是很难在拥挤急迫的诊间放在台面上的。因此,解决焦虑忧郁的问题,才是头晕的特效药。

说了眩晕的三个通缉犯,昏晕的三个嫌疑犯,你自己就可以当起医生了吗?江湖路险绝不是我们平凡人想的这么简单的,否则就没有必要写这篇文章的。自己念医学专书就可以了。

首先,我先谈「病人」的心理在想些什么?眩晕合并恶心、偶吐、流汗、心悸、虚脱的确很可怕。至少作者小时候晕车时的眩晕,害我不敢参加大小的远足。这些症状来的又快又猛,就像任何可怕夺命的疾病的前兆,如果是发生脑干出血了不起也是如此,因此谁不怕呢?如果你见到的家人,医生这时候会明示或暗示你这是脑中风的前兆,或是一付「目前完全不敢说这是什么病,不过需要再观察」,保证让你想到往事如浮云历历在目。又过几天你的眩晕好多了,就完全康复了吗?就像车祸后逃过一劫,身体的伤易好,心理的创伤难弥,总认为自己「身体好不了,一直晕晕的,曾经中风过(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不是的话),甚至失去信心,不敢走出户外。」

另一种慢性头晕的病人,已经晕了数年,看过不少医生,如果像作者从第一病到第六病仔细评估过了,就觉得大致没问题。但就是好不了,为什么呢?有可能病人不想好吗?因为「晕」是多么具体而宏大的生理症状,却又带一点神秘的气质,隐身在头晕的屋檐下,让它可以向家人宣示「我不舒服」,目的可能是对谁不满,或想获得更多重视和关心,这么卑微的手段,而高明的医生是可以发现而循循善诱的。

至于医生如何看待头晕呢?对非头晕专业的医生,看到「头晕」的病人常感得一阵头晕。如果他仍有责任感的话,如果没有的话,就容易地赶快推论(或栽赃)一种疾病,常见的说法有「内耳不平衡」「脑血管循环不足」,其实前者只的是眩晕,后者指的是昏晕,但是有讲等于没说,是医生觉得自有定见,没时间告诉病人,还是停留在「不平衡」「血流不足」的层次,就看病人各自的造化了,作者也不知道。但无论如何,这些都算是良性的,但以下情形是作者觉得不妥的,就是刻意创造头晕的模糊空间,争取患者的就医次数。

以最常见的「耳石症」而言,在临床上透过细心的问诊与身体检查,可达到很高的诊断率,因此告知病人详细的机制及某种程度上保证病人安全性,绝对可以使「内耳有小石头」的病人,放下心中的大石头。而且这是一个可以自愈的疾病,医生使用镇静剂及止吐剂缓和眩晕的急性症状。

医生不该洋洋得意扮演救命恩人,有的话也只是在病症的论述上,让病人了解生病的过程而心安。更可怕的是有些医生会要求这类病人,明明吃数天药缓和一下,变成定时吃三个月甚至半年的镇静剂、循环剂或维他命。如果病人自做主张中间停药而之后不管多久而复发(刚好耳石症也易复发),一定会痛哭流涕去跟原来医生说对不起,我万不该自己停药的,请医生不吝再度救我,这一次要我吃药半年我也会配合的。

头晕从身体的病,到心理的病,最后再成为社会的病,头晕的可怕在这里,看完你还会小看头晕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