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理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气文化•中医学•气功

发表者:陈达理 人已读

国外一位学者曾说过,宇宙间存在着一种未知的物质,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民族都有所发现,目前世界对这种未知物质约有100多种名称。这种物质在中国称之为气,并贯穿于中国古今文化之中,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有一种气的文化。

气作为一种学说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尹文等人的论述中已有记载,其后又有许多学者作了补充,被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他们认为,气是天地间的一种物质,一种力量,可分为有形之气和无形之气。有形之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精微物质。气聚成物,物散成气。人及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亦靠气之聚合,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气散之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不生不灭,仍充斥于整个自然界。战国时期的精气学说,将气作了进一步划分。认为精是气之精者,仍属于气的范畴。气除了聚散外,还有自己的运动变化形式,这就是升降出入。有了这些变化,形成了各种自然现象。无形之气是指精神状态和功能,如浩然之气、风气、士气,其中蕴藏着一种力量。

中医学是将气学说运用得较好的一门科学。中医基础理论始终贯穿着气的学说。气化论是中医生理、病理、治疗理论的核心。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中医学将气分为阴阳两方面,阳气又称元气,是人体活动的总动力。阴气亦称阴精,耗损也会危及生命,阴阳之气的协调平衡是维持生命的基本保证。阴精之气和元阳之气都是无形的精微物质,在无形之中却主宰着生命。人体的五脏六腑,充斥着脏腑之气。每一局部脏器的生理功能正常,也是要靠阴阳之气的充实、协调。气在体内运动是有路线的,这就是经络。借助经络这一通道,气沟通了全身的联系。无形之气在无形的经络里运行,形成了世界瞩目的经络现象。这一现象已被科学家们认可,但尚未找到经络。

中医的疾病发生理论也是建立在气学说之上的。总括疾病发生的原因为:正邪之气的盛衰,阴阳之气的失调,气机运动的失常。正气的虚损,包括阴阳、脏腑之气的损耗,是各种虚证病变的基础。病邪之气入侵,则导致邪气盛实,是各种实证及虚中夹实证的基础。不同部位的正气虚损和不同种类的邪气入侵,造成了各不相同的疾病,其本质是正邪之气的较量。阴阳之气失去平衡,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紊乱,也是多种病变的常见病因。

中药治疗理论是与病因学说相适应的,中药的性能很多都与气有关。如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有扶正气药,包括补阳、补阴、补各脏腑之气。祛邪气药,包括解毒、攻下、发散、涌吐、利湿、消导等。理气药,包括降气、行气、升提、解郁等等。调和阴阳之气药,如补阴、补阳、祛寒、清热等。最终目的是调和阴阳之气、扶正气、祛邪气、调理气机。

气功是通过意念和动作使气在体内外运行,功法虽多,但着眼点都在于气。如初级功的目的可有:疏通经络,排病气,气在大小周天运行。高级功法的目的可有:直接与天地之气沟通,采集天地精华之气培补元气,采五方之气培补五脏,调和阴阳之气等等。气功来源于气文化,与中医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气功也是通过扶正祛邪、阴阳平衡、调理气机来治病。例如扶正气常用采日月之精补阴阳之气,祛邪气常用排病气、破瘀积等等,与中医治则相同。中医治疗是靠药物和针灸按摩等方法,而气功是靠动作和意念。气功疗法虽然有时是看不见的,但治疗的理论是实实在在的。与中医治疗形式不同,但核心的内容是一致的。中药生长过程中,采天地之精华,蕴集了各种不同的气,这就是药性,靠此来治疗疾病。气功治疗通过气功师或练功者调动自然界某一种气,不同的气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中药治疗通过服用药物来作用于身体,练功者通过练功来激发自身的潜能直接抗邪扶正。

国外十几位科学家从各自不同的学科提出了二十一世纪研究的重点课题,其中有阴与阳、生与死、心与身、虚与实,这都将会涉及到“聚则生、散则亡”的气。气功理论和中医理论都是气文化的一部分,是两个不同的分支,都是由气学说发展而来的治病养生良法。气是无形的,而中医和气功的疗效却是有形的。气学说研究的突破将能解释中医学、气功学理论的实质,而中医、气功学的研究是气研究的重要途径。全面系统地研究气功和中医理论,无疑会在自然科学研究上开辟新领域。

本文发表于:《中国气功》杂志1997年11期29页

本文是陈达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