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洲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宝宝包皮过长要切吗?

发表者:陈景洲 人已读

8.jpg

一、宝宝的包皮过长是病吗?

婴幼儿、小儿的包皮均能覆盖阴茎龟头,看不见尿道口,即使阴茎短暂勃起时,尿道外口也不会自行外露。如果人为轻轻上翻包皮时,包皮内面的皮肤(内板)与龟头也多有不同程度粘连,若强行分离会有极大痛楚,甚至撕破流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复的阴茎勃起会促使包皮与龟头间的粘连慢慢松脱,到青春期,阴茎实质迅速发育粗大,而包皮的发育相对滞后并很自然上缩,整个龟头便外露了。因此,宝宝的包皮“过长”是一种生理现象,父母大可不必为此焦虑。如果到了成年,阴茎龟头仍不能外露,那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了。

6.jpg

二、如何区分包皮过长、包茎?

包皮过长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尺寸数字。在幼儿期,包皮均能覆盖整个阴茎头,至45时,阴茎勃起状态下,龟头尿道口常能自然外露少许,若此时包皮仍长出阴茎头1厘米更长些,应视为包皮过长。至青春发育期,阴茎实质迅速发育变得粗大,包皮相对较短而上缩,勃起状态下常会露出半个甚至整个龟头。若此时包皮仍包裹整个龟头,且在人为上翻包皮至冠状沟后又迅速下移覆盖龟头者,则属于包皮过长

2.jpg

包茎是指包皮根本不能上翻,且限制龟头的外露。包茎有先天性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包茎的主要特点是包皮的外口明显狭窄,包皮本身不能上翻,如果试图强力上翻包皮,则包皮口的内、外层皮肤均会被撕裂,皮下纤维组织断裂,即使强力上翻了包皮,也会钳闭在冠状沟处,出现险情。包茎也可以是后天性的,如包皮口外伤,不恰当的包皮手术,包皮口反复感染等,致包皮外口产生疤痕性狭窄。

1.jpg

包茎与包皮过长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有明显的外口狭窄,而后者没有。包茎患者不能上翻包皮露出龟头,而包皮过长者只要用手上翻包皮,皱缩在一起的包皮口会伸展开来,变得宽阔,不妨碍人为外露龟头,皮肤也不会撕裂。

三、包皮过长的宝宝可能有哪些症状?

1、包皮感染:当细菌侵入包皮与龟头之间可引起包皮发炎,小鸡鸡会出现红肿痒痛、甚至流脓的现象;包皮口反复发生炎症,会造成包皮口形成瘢痕性挛缩,失去皮肤弹性和扩张能力,包皮不能向上退缩,并伴有尿道口狭窄;且容易形成包皮垢(包皮内的分泌物会因包皮太紧而不能排出,在小鸡鸡表面隔着包皮隐约可见到白色小疙瘩,或摸到小硬块,这都是包皮垢沉积导致的);及排尿困难(包皮口像针尖样狭窄,宝宝小便时包皮会鼓包,尿液排出困难)

勃起疼痛(包皮口狭窄环可造成阴茎勃起疼痛,成年后影响性生活)

10.jpg

2、尿线不直、异味及皮炎:由于包皮过长引起,包皮超过龟头1厘米以上,排尿时方向不定,常尿湿裤子,龟头潮湿有味,不易清洗,常出现潮红皮。大一点的宝宝,若包皮过长,在每次排尿时,需先上翻包皮再排尿,才能准确到便池里。

3、疤痕性狭窄:因为包皮口狭窄长期不能翻开清洗,引起包皮反复感染,最终导致包皮水肿增厚失去弹性,形成疤痕,龟头也因为长期炎症刺激出现干燥角化萎缩等病变,称为病理性包茎,常发生在学龄期

4.jpg

四、包茎和包皮过长需要手术吗?

包茎患儿由于外口狭窄,包皮不能上翻,龟头永远不能外露,阴茎龟头与包皮可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包皮内板与龟头粘连面之间的上皮代谢产物、分泌物因不能向外排出,积聚在冠状沟处,时间久了可形成半边花生米大甚至环圈状的包皮垢。透过薄薄的包皮呈黄白色,触之不痛不移,质地较硬些,有些家长常误为是长肿瘤了。在慢性炎症基础上有一部分人会反复出现急性龟头包皮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包皮口有脓浊液溢出,可伴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双肾区胀痛,全身发热等上尿路感染症状。包皮外口甚小者可有排尿困难费力,尿线变小,射程远或排尿时包皮囊膨胀,尿毕时尚有残余尿点滴污裤。成年后若包茎仍未得到治疗,其性生活质量会下降,且会将病菌传染给女性,有人认为阴茎癌的发病率也会高些。因此包茎患儿一定要及时手术

3.jpg

包皮过长的患儿,虽然可以上翻包皮进行清洗,但在大多数时间里包皮盖住整个龟头,细菌滋生,气味奇臭,冠状沟处常有慢性皮炎、湿疹样病变,分泌物多,至青春期时更为明显。成年后性生活不快,甚至龟头作痛等等,这些生理上的毛病可导致心理上的负担,甚至阳痿。因此包皮过长者也主张手术

9.jpg

包皮切除手术的年龄并无界定,有合并症尤其有急性感染者宜尽早手术。对于包茎患儿,一般最好在学龄前手术,34左右是较好的手术年龄段。随着年龄增长,术后的痛楚也会增加。

5.jpg

包皮过长的患儿则可观察,如果在成年后仍不能自行露出龟头,且在人为上翻包皮至冠状沟后又迅速下移覆盖龟头者,则可考虑手术。平时应注意保持阴茎的清洁卫生

7.jpg

感谢您对陈景洲的支持和关注,本人将更加努力让爸爸妈妈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育儿理念,结合自身地区特色,科学养育健康聪明的宝宝!

二维码.jpg

扫一扫,了解更多宝宝健康资讯!

本文是陈景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