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贫血不可小看
一、怎么判断孩子贫血?
贫血的孩子血常规检查往往存在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压积处于下降趋势,新生儿血红蛋白<145g/L,1-4个月的孩子<90g/L,4-6个月的孩子<100g/L的时候视为贫血。
二、贫血的分类
1、营养性贫血:造血因子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某种原因或药物、放射性物质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
3、感染引起的肾脏疾病诱发贫血。
4、外伤所致的严重失血性贫血。
5、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三、什么情况下容易导致孩子贫血?
1、孕母铁补充不足或母体本身存在贫血。
2、铁摄入不足,母乳喂养的妈妈没有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出现挑食、偏食。
3、铁的吸收减少或是铁丢失过多,如:慢性腹泻引起的孩子体内铁的消耗,铁丢失的过多,影响肠道对铁的利用。
4、孩子的生长发育过快,血容量增加比较快,孩子摄入铁量不能满足发育过程正的需求量。
5、小孩子受到外伤导致的失血量过多或是慢性鼻出血诱发贫血。
四、贫血的孩子有什么表现?
轻度贫血:孩子的皮肤、指甲存在不同程度的苍白或蜡黄,孩子可能会有长时间的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5岁以上的孩子可有头痛、昏眩、眼前有黑点或耳鸣等。
重度贫血:小孩子贫血严重时有可能会伴随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外周血象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五、贫血的鉴别诊断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维生素B6缺乏性贫血、铅中毒、慢性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遗传性小细胞性贫血等也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相对少见,可根据各病的特点加以鉴别。
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应与红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溶贫引起的骨髓巨幼样变鉴别。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突出者需与脑发育不全鉴别。
六、贫血的孩子需要注意哪些?
1、对于贫血的孩子避免发生感染的机会,当孩子贫血严重,如果引起心功能不全时,需要给孩子及时输血。
2、改善孩子的饮食质量,荤素合理搭配。
3、补充液体铁剂时,不能和牛奶、咖啡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4、贫血需要给孩子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以及铁剂,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需要及时治疗联合免疫抑制,应用抗胸腺球蛋白、甲泼尼龙、环孢素。
5、补充铁剂最好是在两餐之间,可以和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对铁的吸收。
6、最好是能给孩子用吸管,避免染黑孩子牙齿。
七、预防
主要是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家长应认识到本病对小儿的危害性及做好预防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应包括对孕母的卫生指导,小儿出生后的合理喂养,强调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尤其是动物类食品,如各种红肉、肝类等,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及感染性疾病,对早产儿、双胎儿早期给予铁剂预防,对疾病恢复期患儿注意营养素的供给等。
感谢您对 陈景洲 的支持和关注,本人将更加努力让爸爸妈妈了解国内外最先进的育儿理念,结合自身地区特色,科学养育健康聪明的宝宝!
扫一扫,了解更多宝宝健康资讯!
本文是陈景洲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