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中医理论的循证依据3

发表者:张登华 人已读

第五章 舌诊和脉诊

西医诊断学的内容分为症状学、体格检查、化验、影象学等,都是了解病情的方法。中医“四诊”有望、闻、问、切,其中“问诊”的内容属于西医的症状学,和西医相似,可参见有关中医书籍,这里不再赘述。其它三项属于西医的体格检查。在“四诊”中和西医诊断学区别较大的内容只有舌诊和脉诊,近代对它们有了系统的研究,其成果重点介绍如下。

第一节 舌诊

1 舌质

1.1 影响舌质的因素

舌背上面的粘膜粗糙不平,舌前2/3布满了不同种类的突起,称为舌乳头,分为菌状乳头、丝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其中菌状乳头含血管多,呈红色,在舌尖部较多,年轻人占70%,老年人占45%。丝状乳头呈白色。舌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正常舌质的颜色为淡红色,影响其颜色的因素有五种:菌状乳头和丝状乳头数量的比值;舌体上皮细胞的厚度;舌质的微循环;血红蛋白的含量;血氧饱和度。

1.2 淡白舌

中医的“血虚”相当于西医的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减少,可表现

为舌质颜色变成淡红色。西医的水肿属于中医的“湿证”,由于组织水肿,舌体的含血量相对减少,颜色变为淡。衰竭状况属于中医的“虚证”,这种情况下舌体营养不良,菌状乳头微循环障碍时,部分毛细血管关闭、微血管中管袢减少,舌体颜色变白。上述的情况可出现在中医的“寒证”中。因此淡白舌可反映贫血、水肿、营养不良、基础代谢率低下。

1.3 红舌

发热可使血液循环加快,被中医描述为“气血涌盛”,这种情况可引起菌状乳头数量增多及丝状乳头数量减少,舌体的颜色变为红色。慢性疾病患者的抵抗力下降,舌体局部可发生炎症,可引起舌体血管增生、扩张、血流量增加,使舌体的含血量增加,血液流速增快,舌体呈现红色,这样的红舌被中医认为是“内热”引起的。因此红舌可反映高动力循环状态的慢性感染。

1.4 青紫舌

全身缺氧时,舌体紫绀成为全身紫绀的一部分。舌体循环障碍、血红蛋白含量增多时可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可造成舌体微循环障碍,从而改变了舌体的颜色。体表在寒冷的情况下,会呈现紫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时,也可出现紫绀,常伴有皮温低的症状,因而中医认为淤血和“寒”有关。因此青紫舌可反映缺氧、舌体循环障碍,在人体衰竭时出现。

2 舌苔

正常人的舌苔呈薄白样外观。和舌苔外观有关的因素有:丝状乳头、舌背粘膜的上皮角化细胞的数量和程度、舌面存在的微生物、唾液和食物残渣。

2.1 黄苔

体温升高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舌体细胞代谢障碍,使炎性细胞在舌面渗出。伴有产色微生物停留并增殖,使丝状乳头黄染。因此黄苔可反映发热。

2.2 厚苔

正常的舌粘膜细胞间隙充满细菌菌落,并有白细胞浸润,发热时血液中白细胞增高,可使舌体优势菌落增生、白细胞的侵润增多、丝状乳头增生明显,形成厚苔。发热的病人可能出现酸中毒,唾液呈酸性,使角化细胞连接牢固,不易脱落,上皮细胞增殖快,退化速度延迟,也有利于厚苔的形成。正常饮食对舌面有自洁作用,发热的病人可能出现进食减少,对老化角质细胞的摩擦和冲刷作用减弱,致使老化的角质细胞不能脱落,也有利于厚苔的形成。因此厚苔可反映发热。

2.3 滑苔和腻苔

滑苔和腻苔的外观都是白而湿润,腻苔的丝状乳头增生活跃和数目增多,舌面布满密集的小颗粒,外观更加细腻。慢性疾病会发生血清离子和胶体蛋白减少,唾液的渗透压降低,老化的角质细胞吸收更多的水分而肿胀,舌苔呈现滑苔和腻苔的外观。这种情况下常继发水肿,属于中医的“湿证”,因此滑苔和腻苔可反映水肿,慢性疾病常伴有低基础代谢率,属于中医的“寒象”。

2.4 干苔和积粉苔

干苔的外观呈干燥的外观:色白、颗粒疏松、反光性差、有裂痕。积粉苔的外观如同干面粉样。出现干苔可见于如下情况: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吸收了舌面的水分;发热使舌面水分蒸发过快;迷走神经受抑制和短暂性缺氧时,唾液分泌减少;因此干苔可反映血浆渗透压增高、发热、迷走神经受抑制、短暂性缺氧和脱水,属于中医的“燥证”。

3 舌形

3.1 瘦瘪舌

瘦小的舌体被称为瘦瘪舌。可见于营养不良和脱水,即中医的“虚

证”和“燥证”。

3.2 胖大舌

全身水肿时伴有舌体水肿,牙齿的挤压可形成齿痕,中医称之为胖大舌。水肿属于“湿证”,因而胖大舌是“湿象”的表现。

第二节 脉诊

《内经》里诊脉的方法是检查全身动脉,现在的中医师一般只检查桡动脉,称为脉诊,其结果被称为脉象。

1 数脉、缓脉

中医用呼吸来计时,正常呼吸状态下(一般是检查者本人),在一次呼吸所用的时间内脉搏跳动4次被称为常脉,即“1息4至”,约每分60 ~ 100次,属于西医正常脉率。慢于60/分次为缓脉,快于100/分为数脉。

2 洪脉

中医描述为:来盛去衰。

“来盛”是指脉搏起始上升部分快而高,“去衰”是指脉搏下降部分缓慢。总体来说脉象高而宽,脉压差大。人体发热、应急时每搏输出量增大,心脏在收缩期动脉壁扩张的幅度较大,在舒张期回缩较慢。这种状态下组织的供血量较正常多。见本章末的“脉象示意图”。

3 实脉

中医描述为:应指有力。

动脉壁反弹于指端的力量是收缩压,此力量较大。因此“实脉”代表血压的高压或收缩压高。可见于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见本章末的“脉象示意图”。

4 弦脉

中医描述为:如按琴弦、端直以长。

动脉呈条索状,容易在体表被显露出来并被触到,在脉搏间歇时不消失。可在动脉壁硬化和舒张压或低压较高时出现。常伴有“头晕”,在中医“肝阳上亢证”里出现。

5 滑脉

中医描述为:来往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中医理解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如同一颗圆珠在软胶皮管通过,即表现为脉冲的形式,表现为全或无。没有认识到在间歇期也有血液通过。如果血管内壁光滑则血液容易通过,通过时占用的时间短,如果管内壁不光滑(称之为“涩”),则血液不易通过,通过时占用的时间长。见本章末的“脉象示意图”。

滑脉的特点是峰期短。妊娠和主动脉瓣反流都可出现脉压差增大现象,脉搏波峰因回落速度快,诊脉的医师会感觉到“圆珠”通过指端的速度快,即占用的时间短,搏动在指端很快消失。中医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血管内壁光滑,如同在表面平滑的盘子里滚动球形物体一样容易。

中医的“痰”是机体内形成的粘稠物质,类似于气管内产生的痰,具有滑润的特点。古人认为血管内出现了这样的物质时,血管壁会变得光滑,出现滑脉,可反映出体内产生了异常痰和妊娠。

6 涩脉

古人描述为:来往艰涩不畅,有如轻刀刮竹。

表示通过时受到的阻力大,缓慢通过。“涩”和“滑”的意思相反,当血管壁不光滑,即变涩时,脉搏不容易通过,表现出涩脉,脉搏波峰上升和回落速度都慢,占用的时间长,即峰期长。脉搏波峰上升支

在心脏收缩期形成,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之间形成。心功能正常时,第一、二心音之间的间隔比第二心音到下一个第一心音的间隔要短,心衰时第一、二心音之间的间隔延长,反映在脉搏上则波峰上升缓慢,即表现出涩脉。见本章末的“脉象示意图”。

常伴有中医“气滞、血瘀”的表现。相当于伴有钟摆律和周围组织灌注不良的表现,

7 沉脉

沉脉脉象的特点是重按才能触到。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水肿,另一种是动脉搏动幅度小。可伴有低代谢状态和乏力等,因此中医认为“沉脉主湿、寒和虚”。

8 虚脉

中医描述为:应指无力。

血压低时,指端加压时动脉容易被压扁。动脉的抗压性差,称为“虚脉”。慢性衰竭期、休克等可出现这样的脉象。因此中医认为“虚脉主气虚、血虚”。见本章末的“脉象示意图”。

9 代脉和结脉

中医把有规则停歇的脉搏叫代脉,包括西医的二联律、三联律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受惊吓或情绪激动等可诱发上述的心律失常,此时的感觉和患病时心悸的感觉相似,因此中医认为代脉主惊悸。心衰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和周围组织灌注不良,因而中医认为代脉主“淤血”。无规则停歇的脉搏叫结脉,即西医的早搏,临床意义同代脉。

10 解索脉

解索脉的特点是脉来快慢不等,脉力强弱不等,是心房纤颤的脉象。初发时常伴有心悸,属于中医的“神虚”的表现,因而中医认为解索脉“主神虚”。

脉象示意图

第六章 新中药学

现行的中药学用中医理论讲解药性,而中药药理学的内容却是用西医理论发现的新药理,两者彼此独立。本章对二者进行对比,将其联系起来,故命名为《新中药学》

第一节 中药基础理论

1 归经和引经

和西医一样,中医也把某组临床表现归因于某“脏”或经脉功能的失调,如果某药能治疗这组临床表现,中医就称这种药归这一“脏”或对应的经脉,“脏”或经脉是药物作用的靶器官。例如头晕被认为是“肝”功能失调,中药“罗布麻”能治头晕,因此就认为“罗布麻”归“肝经”。归经是对药性的高度概括。在中医理论起源的早期,中药归经的依据是中医的比类取象理论,例如山药生长在地下,因而可“补肾阴”。后来中药归经的依据结合了医家确定来源于对疗效的观察。中医认为“引经药”可将其他药物引入该经脉中,加强对靶器官的作用。

中医脏象学说和西医解剖、生理学差异极大,中医五脏的每一种功能多不是西医所说的该脏器的功能,而是其他组织器官的功能。例如,中医认为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心”, 把有关精神疾病归为“心” 病。而西医认为精神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因此有人会提出:中医这样

的理论是否能正确地指导临床实践?

在电学史上,曾经将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后来发现正电荷不移动,移动的实际是负电荷,但电流的方向仍被规定为正电荷流动的方向,一直将错就错的用到了今天;数学中的虚数本不存在,但有使用价值。中医藏象理论也一样,同样能正确地指导临床实践。虽然脏器的功能被颠倒了,但服用的中药成分可进入全身各个脏器,同样可进入真正有病的脏器,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消除了症状。例如:失眠被中医认为是“心”机能失调的表现,实际上是大脑机能失调的表现,中医本想用酸枣仁治疗“心”,但酸枣仁的有效成分同样可进入脑组织发挥其镇静作用,从而改善了失眠。理论错误没有导致使用目的上的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将错就错”地应用它。

2 五味

生命现象的基础是生物化学反应,正常生命活动依赖于生物化学反应的高度有序性。症状是这种有序性改变的表现,病因是这种有序性的破坏因素,阻止破坏的措施是预防,而恢复有序性的措施就是治疗。用化学物质恢复有序性的方法称为化学疗法,就是一般人们所讲的药物治疗,药物是治疗疾病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受到中医的高度重视。药物的分子结构和其作用直接相关,近代鉴定分子的方法很发达,但以前中医只靠味觉和嗅觉,又因为人类的嗅觉不发达,因此中医用于鉴别药物的方法主要靠味觉。对中药的鉴别知识是在寻找食物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而中医对中药的认识和食物有关。

中医按味觉把化学成分分为八类:辛、香、苦、甘、平、酸、涩、咸。一般来说甘和平的作用相近;酸和涩的作用相近;香和辛的作用相近,它们分别被合并在一起论述,八种合并为五种,仍然称为“五味”。中医学认为:药物的味道相似则成分相似,成分相似则性能相似,即“味”决定成分,成分决定性能。用五味来划分中药性能的方法介绍如下。

2.1 辛

有辛味的食物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严重时可表现出损害性。“金”具有损害性,因此古人认为辛味成分是金属的微观成分。“肺”和“金”有关,因而认为具有辛味的药物归“肺经”。乙醇、辣椒中的辣椒素、姜中的姜辣素等具有辛味,是一些小分子,易进入人体,可兴奋循环、呼吸系统,古人描述为“辛能发散,走窜,助阳”。

2.2 香

香味是一些易挥发、脂溶性的小分子产生的,易通过血脑屏障,兴奋中枢的中药多属于这一类,中医称这样的作用为“开窍”。

2.3 苦

食物被烧煳后均带有苦味,因而古人认为苦味和“火”或“热”有关,“火”又和“心”有联系,因而认为“苦入心”,可治疗发热。

在和微生物、动物的竞争中,植物为了保护自身,产生了对微生物、动物有害的物质,苦味物质可保护植物以免被动物吃掉,可能含有抵抗微生物的物质,中医从味苦草药中选出具有抗微生物作用的草药。

2.4 甘

按趋利避害的原则,营养物可引起愉悦的口感,如糖类引起甜味;氨基酸带有鲜味;油脂有爽口的感觉。中医的“甘”包括上述三种愉悦的口感。这些营养物可使人精力充沛、体重增加,中医描述为“滋补强壮、补益和中,归脾经”。按西医的认识,“甘”指的是各种营养物质。

2.5 淡

味蕾不能感受分子量大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古人反过来推测这些食品也有滋补作用。

2.6 酸

面食、水果在发酵后体积膨胀,产生了酸味,其变化属于“木”

作用的结果,于是“酸”和“肝”被联系了起来,因此认为酸味物质可进入“肝”,聚集组成“肝”的实质,因而称之为“酸归肝”。

2.7 涩

涩味植物中常含鞣酸等,带有酸味,合称为酸涩,其作用和酸性

物质相似。

2.8 咸

盐是从水中生产出来的,食盐过量会出现口渴和多尿,水和“肾”有关,根据这些,古人认为“咸入肾”。

上述方法是中医早期的研究方法。后来中医进行了修改:将中药性能和味道的关系颠倒过来,用临床观察所得到的性能来推测其味道。例如,白芍被描述为味酸,入肝经,实际上白芍的味道并不酸,之所以说它味酸,是因为能治“肝”病。再如,金银花味甘,能“解热”却不归“脾经。中医中的五味有时候不再是味觉上的概念,而代表中药的性能。

3 四气

药物对人体兴奋和抑制的两种作用被中医称为药性“热”或药性“寒”,又按作用的强弱再分为“温”和“凉”,共四种药性。

4 升降沉浮

升、降、沉、浮是指药物使机体发生变化的总趋向。一些药物可使人体机能向积极的、活跃的、兴奋的、亢进的、向上的、紧张的方向转变,中医称这样的药性为“升浮”。一些药物可使人体机能向消极的、静止的、抑制的、向下的、松弛的、抑郁的方向转变,中医称这样的药性为“沉降”,例如:使热象向寒象转变;使亢进的肝阳恢复正常;呕吐时胃内容物向上移动,止呕是使其向下移动,称为“降逆”;使胃肠积滞的食物消化并向下推进的治疗称为“消导”等。

第二节 解热中药

致病微生物等可引起发热,这些原因被中医称为“热毒”或“热邪”,去除这些病因的中药治疗称为“解毒”。 去除热象的方法中医称为“清热”,类似于西医的“解热”或退热。用发汗药解除表证,中医简称为“解表”。因中药成分复杂,一种药往往有多种作用,其发汗、解毒和解热作用可同时存在。解表和解毒药也可归为清热药。清热药可兼有治疗其它疾病的作用,如化痰、凉血、燥湿,这些作用和解热本是独立的关系,因此本书将清热化痰、清热凉血、清热燥湿药归在其他章节中。

1 解表和清热药

麻黄是强发汗药,如能增加机体的热量,被认为是“性热”药,可使发热初期出现的“寒象”向“热象”转变,但却可能会加重以后的发热,所以中医主张在高热期忌用强发汗药。桂枝被归为发汗药类,具有扩张皮肤血管作用,可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也被认为是“性热”药。虽然西医认为没必要针对初期的畏寒、怕风进行用药,但早期用药的解热作用可减轻随后出现的发热。

辛凉解表药的扩张皮肤血管和发汗作用稍弱,相对应地用于治疗轻度畏寒、怕风的症状。此类药有解热作用,使发热的机体转变为凉爽,因而中医认为其“药性凉”。

桂枝

【作用和用途】

(1)增高皮温:含桂皮醛,能增强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

流向体表,产生温暖感,改善中医“虚寒证”的畏寒症状。

(2)发汗:桂皮醛可刺激汗腺分泌而解热。治疗怕风症状和中等程度的发热。

(3)止痛:用桂枝治疗热病初期出现的头痛或全身肌肉疼痛。

【用法】3g ~ 10g,水煎服。

荆芥

【作用和用途】

本品含挥发油,可使汗腺分泌旺盛。该药适用于各种热病的治疗,而芥穗发汗力更强

【用法】3 g ~ 10g,水煎服。

薄荷

【作用和用途】

外用时可麻痹皮肤的神经末梢,产生清凉的感觉,中医认为其“药性凉”。

(1)发汗:本品含挥发油,有发汗作用,常用于治疗轻度寒战。

(2)解热:可用于各种热病出现的发热。

【用法】3g ~ 10g,水煎服,鲜品15g ~ 30g。不宜久煎。

桑叶

【作用和用途】

(1)解热:有解热作用,常用于治疗怕风和中度发热

等。

(2)止咳:有中枢镇咳作用,用于对症治疗。

(3)祛痰:用于对症治疗。

【用法】5g ~ 10g,水煎服。

菊花

【作用和用途】

(1)解热:有直接的解热作用,也可通过抗微生物的作用间接

地解热。

(2)抗微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并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抗微生物”属于中医“解毒”作用,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2)降血压:有降血压的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相当于治疗“肝阳上亢证”。

【用法】10g ~ 20g,水煎服。

葛根

【作用和用途】

(1)解热:有较强的解热作用,可使正常人的体温降低。

(2)降血糖: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接近于治疗中医的“消渴证”。

(3)扩张心、脑血管: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接近于中医“中风证”的一种。同时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接近于治疗中医的“真心痛”。

【用法】5g ~ 20g,水煎服。此药有静脉注射液,请参见药品说明书。

2 解热药

此类药单纯解热,不伴有出汗。

生石膏

【作用和用途】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强而快的解热作用,用于治疗高热,特点是不持久。

【用法】15g ~ 60g,打碎后先煎。

地骨皮

【作用和用途】

(1)解热。

(2)降血糖和改善一般状况:有与胰岛素相似的作用,可降低血糖,用于治疗糖尿病,接近于治疗中医的“消渴证”。中医认为本药

味甘,有滋补作用,即能改善一般状况,胰岛素可促进氮正平衡,改善一般状况,滋补作用可能和胰岛素所起的作用有关。常用于治疗慢性低热,更适合于治疗“痨病”出现的低热,中医称之为“清虚热”。

【用法】6g ~ 12g,水煎服。

3 抗微生物药

知母

【作用和用途】

1)抗菌: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

(2) 解热:动物实验表明有解热的作用,用于治疗高热。因味甘,被中医认为有滋补作用,也可用于治疗慢性低热。

【用法】6g ~ 12g,水煎服。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中等剂量可引起呼吸、循环麻痹,大剂量可致死。便溏者不宜用。

金银花

【作用和用途】

(1)抗微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一些呼吸道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可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2)解热:有抑制炎性渗出的作用,也能直接解热,常用于治疗中度发热。

【用法】10g ~ 16g,水煎服。此药有单方和复方金银花注射液,请参考药品说明书。

连翘

【作用和用途】

(1)抗微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

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一些呼吸道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这些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

(2)解热:本品有直接解热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中度发热。

(3)止血:含有维生素P,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渗血,可用于治疗出血性皮疹。

(4)开窍醒神: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也就是中医“开窍提神”的作用,用于治疗热病出现的昏迷。

【用法】6g ~ 16g,水煎服。

大青叶

【作用和用途】

(1)抗微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一些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可延缓腺病毒对细胞的致病作用。还有抗炎、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2)止血:有抗炎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充血性斑疹和出血性皮疹。

(3)解热:解热作用快,多用于中度发热和高热。

【用法】10g ~ 16g,水煎服。

穿心莲

【作用和用途】

(1)抗微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还有抗病毒及提高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和腹泻等。也可用于治疗疮疡、疖、痈等外科感染性疾病。

(2)解热:有解热、抗炎的作用,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出现的发热等。

【用法】9g ~ 15g,水煎服,或研末吞服,1 ~ 1.5g。此药有注射液可供选用,具体须参考药品说明书。

鱼腥草

【作用和用途】

(1)抗微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可提高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增强免疫力,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对痢疾杆菌、肠炎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可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对淋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接近于治疗中医的膀胱湿热证。

(2)解热:有解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用法】15g ~ 30g,水煎服,不宜久煎。此药有注射液可供选用,请参考药品说明书。

细辛

【作用和用途】

(1)抗菌:可抑制肺炎球菌等,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

(2)解热:有解热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战。

(3)止咳、祛痰:有中枢镇咳作用。增强气管的微纤毛运动,减弱粘液的粘附作用,使痰液变稀,有利于排出。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接近于治疗中医的“肺虚证”或“肺痿证”。

(4)止痛:常用于治疗热病出现的头痛或全身肌肉疼痛。

本文是张登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