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焱_好大夫在线
5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HIV恐艾风险评估

艾滋病的发现和流行状况

发表者:吴焱 人已读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的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艾滋病英文名的缩写。艾滋病是译音。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不断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各种各样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2、艾滋病是怎么发现的?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次报道洛杉矶先后有五例男性同性恋者、吸毒者等发生了平时罕见的卡氏肺囊虫肺炎。这种肺炎以往仅发生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而上述五例患者发病前均似健康人。同年7月,已有报告称发现26例卡波济氏肉瘤患者。随后又不断发现新的类似病例。这些病人都有原因不明、性质相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这预示着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开始流行。

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

3、艾滋病病毒是何时发现的?

起初只了解到,免疫缺陷是艾滋病的病理表现,对它的病因并不清楚。到1983年法国科学家蒙坦尼尔报告,从艾滋病前期患者的淋巴腺分离出一种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此新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称HIV,即艾滋病病毒。

4、艾滋病病毒有哪些主要特点?

有专家对艾滋病病毒特点概括为七条。

1)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

2)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就与机体的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

3)病毒基因多变;

4)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唾液、尿液、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尤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浓度高;

5)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均可艾滋病病毒有效;

6)感染者潜伏期长,病死率高;

7)病毒基因组比已知的任何逆转录病毒基因都复杂。

5、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全球艾滋病最新报告显示,2002年,全世界已有300万元人死于艾滋病,新感染的艾滋病病毒人数约为500万。

目前,世界上艾滋病发病最严重的地区仍是非洲,紧随其后的则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报告说,亚太地区2002年有97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达到720万,比2001年增长了10%。印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便是达到397万,而且今后很有可能大幅增长。

东欧和中亚地区则是世界艾滋病增长最快的地区。2002年,这两个地区新感染数有25万人,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达120万人。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和一些中亚国家艾滋病病毒的蔓延速度也在加快。

报告警告说,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总数已达到4200万人,如果不扩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2010年,世界126个中、低收入国家还将有4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40%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6、我国艾滋病疫情情况

截止到2002年,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0560例,较2001年底的累计数增长32%,其中艾滋病病人2639例,比2001年上升65.6%,死亡1047例。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在我国都已存在。以经血途径传播为主,主要是吸毒,占63.7%;经性途径感染占8.1%;经采血(浆)途径占9.3%

据专家估计到2002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已达100余万。

7、北京市艾滋病疫情情况

1985年在北京发现我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北京艾滋病的流行呈现出缓慢增加到迅速增加的趋势。1985——2002,全年共对300余万人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检出艾滋病毒感染者1332例,其中艾滋病人113例。在检出的1332例感染者中,北京地区居民29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5例,占所有感染者的21.%;外省居民95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56例,占所有感染者的71.4%;外籍人员8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例,占所有感染者的6.61%

2002年,全市共对60余万人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共检测出艾滋病毒感染者428例。其中北京地区居民66例(艾滋病病人2例);外地居民354例(艾滋病病人40例);外籍人员8例,艾滋病病人2例。在428例感染者中,男性309例,女性119例,男女性别比为2.601。年龄大多集中于2039岁。从感染因素看,以静脉吸毒为最主要途径,共225例,占52.55;其次为性传播68例,占16%

8、全球艾滋病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1981年美国洛杉矶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开始在全世界迅速流行。科学研究表明,艾滋病在当今世界各地迅猛传播,并不是艾滋病病毒突然变得强大了,而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在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同性恋人群中迅速传播;

2)广泛的世界性旅行,带病毒者很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3)静脉吸毒者大量增加;

4)输血需求者增加;

5)人群的城乡流动频繁;

6)卖淫、嫖娼数量增加,性乱行为增加。

本文是吴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