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显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长海医院“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防治中心”和“家庭阻断中心”

发表者:高显华 人已读

长海医院“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防治中心”和“遗传性肿瘤家庭阻断中心”简介




长海医院“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防治中心”和“遗传性肿瘤家庭阻断中心”于2019-1-20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是由我院肛肠外科、生殖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病理科和统计教研室共同整合而成。由李兆申院士任总顾问,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刘燕敏主任、肛肠外科二病区主任于恩达教授和病理科主任郑建明教授任顾问,肛肠外科主任张卫教授任中心主任,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颜宏利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杜奕齐教授、肛肠外科二病区徐晓东教授、病理科白辰光教授和肛肠外科高显华教授任中心副主任。计划通过整合医院各个科室的优质资源,资源共享,成果分享,共同提高;并建立遗传性结直肠癌数据库;深化基础研究的水平,全面提高我国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诊治水平;最终阻断该疾病遗传给下一代,全面提高我国的人口质量。

图片7.jpg

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遗传性结直肠癌是由于可遗传的基因突变导致的,大约占所有结直肠癌5-10%。遗传性结直肠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病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锯齿状息肉病综合征、Cowden综合征和李法美尼综合征。通过各种筛查手段和基因检测,可以将这些患者筛选出来。然后通过规范化的随访监测、内镜和手术治疗,可以早期发现癌症,甚至预防癌症的发生。还可以预防家属发生癌症,并阻止该疾病遗传给下一代,进而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

我院在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诊治方面历史悠久,从上世纪80年代就在全国率先开始了相关的诊治工作。我院的崔龙、金黑鹰、郝立强和颜宏利教授等人先后从事林奇综合征的研究工作,并在2004年参与制定了第一部《中国人遗传性大肠癌筛查指南》。现在我院病理科已常规开展dMMR和BRAF突变检测筛查林奇综合征。我们还在全国率先开展全大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近年来,徐晓东教授在FAP的诊治和家系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院消化内科的杜奕齐教授等人在黑斑息肉病综合征和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等小肠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牵头制定了《中国小肠镜临床应用指南》。从2018年1月起,我院高显华教授还开设了遗传性结直肠癌特色门诊(每周二下午),开展了遗传性结直肠癌的筛查和咨询工作。

遗传性结直肠癌的警示表现

(1) 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50岁;

(2) 同时性或异时性多原发癌;

(3) 合并其他脏器的癌症;

(4) 多个亲属、连续几代受累;

(5) 有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

(6) 具有MSI-H样组织学特征(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髓样癌、淋巴细胞浸润肿瘤、Crohn样反应);

(7) IHC提示dMMR(MLH1,MSH2,MSH6,PMS2任一为阴性);

(8) 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结果为MSI-H;

(9) 结直肠多发息肉(累计≥10个腺瘤性息肉;≥5个幼年性息肉;≥2个PJS息肉;≥ 5枚锯齿状息肉)。

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诊治流程

(1) 个人病史和家族肿瘤史采集: 病人填写初筛表,可疑病人由主管医师填写复筛表,并推荐病人做基因突变检测

(2) 病理诊断:息肉的病理性质、 肿瘤有无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髓样癌、淋巴细胞浸润肿瘤、Crohn样反应等表现。

(3) 结直肠癌的普查:所有肠癌病人术后常规行MLH1、MSH2、MSH6、PMS2的免疫组化

(4) MSI检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 基因突变检测:单基因检测、多基因Panel检测

(6) 突变基因的临床分类:数据库检索、计算机预测、家系共分离(基因型和表型)、功能学验证

(7) 数据库的建立和家系图的绘制

(8) 个人和家族成员随访监测方案的制定

(9) 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

(10)遗传学阻断(产前诊断和试管婴儿)

本文是高显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