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富_好大夫在线
3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尿道下裂

发表者:林德富 人已读

尿道下裂治疗注意事项

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林德富

尿道下裂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出生缺陷之一,不同种族和地域的发病率略有差异,在国内大约每300个男童中就有一名尿道下裂患者。

尿道下裂的发病机制和基因突变、胎盘功能不良、环境等因素相关。如患儿为双胞胎、家族中有其他成员也有尿道下裂,需要主动告知主管医生。

尿道下裂患者的尿道开口异常,因胚胎期尿道板融合障碍,尿道开口不能达到阴茎头顶端。如尿道开口位于阴茎体近端,患儿站立排尿会尿湿裤子,如果不进行治疗,会影响患儿的日常社会生活和心理健康。因海绵体发育不对称,尿道下裂患者常合并阴茎下弯,如下弯角度大于30°,会在青春期后引起性功能障碍和勃起疼痛等问题,因此矫正阴茎下弯也是尿道下裂手术的关键步骤。因为阴茎体腹侧尿道和包皮的发育问题,尿道下裂患者的包皮会像“头巾”一样堆积在阴茎的背侧,对外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尿道下裂的诊断相对容易,但是治疗却是儿童泌尿外科的一大难题之一。医生需要综合以下特点,个性化的制定更加适合患儿的手术方法:尿道开口的位置、形状和宽度;尿道海绵体分叉的位置;包皮、阴囊的形态;阴茎体和阴茎头的大小;阴茎下弯的程度。

尿道下裂患者缺少完整的先天性的尿道组织,目前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制造出完美的人工尿道进行替代,但是医生也不断的在寻找合适的组织材料进行手术修复。手术的目标是将尿道口恢复至阴茎头顶端、矫正阴茎下弯、修复包皮组织等。最终,我们期望在功能上和外观上达到近似正常小朋友的效果。

尿道下裂手术非常复杂,报道的手术方式多达三百余种,常用的术式有十余种。随着经验的积累,技术的不断革新,尿道下裂手术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但是,目前尚没有一种非常理想的术式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尿道下裂。

常常有家属咨询,尿道下裂什么时候做手术合适?因为从出生后到1岁左右,阴茎增长的速度较快,随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因此,推荐1岁半以后到上小学之前是比较合适的年龄。但是,因为每个个体都有差异,具体需要泌尿外科门诊就诊,找医生评估具体情况。

常用的手术方式是应用包皮、尿道板、阴茎皮肤等自体材料卷管后形成新尿道,重新恢复尿道的完整性。正常尿道周围有一层坚韧的尿道海绵体包裹,不仅为尿道提供了支撑作用还增加了血液供应,因此正常小朋友不会出现尿道瘘和尿道憩室。尿道成形术中新尿道周围没有尿道海绵体的保护,在愈合过程中会出现尿道瘘、尿道憩室(排尿时尿道鼓包)等现象,这些并发症多发生在半年内,如排尿通畅,小的瘘口和憩室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如果自体材料在愈合过程发生挛缩,术后还会出现排尿困难,即尿道狭窄。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30%,尿道缺损的长度越多,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较高。

尿道下裂术前注意事项:

1、如阴茎非常短小、睾丸下降不全、外阴性别辨别模糊,需要在半岁内就诊评估。

2、如体检发现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骨骼系统异常或其他系统异常,可先去相关科室进行治疗,最后治疗尿道下裂,不会耽误尿道修复的手术时机。

3、尿道下裂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在术前1个月不能接种疫苗。如出现呼吸道感染、过敏等问题时,需要推迟手术时间。

尿道下裂术后注意事项:

1、手术后患儿多较烦躁,需要进行适当的约束,防止将伤口敷料和导尿管扯掉。能配合的儿童,可以在清醒的状态下,松解约束带,适当的活动四肢。

2、尿道下裂术后当天可以恢复正常饮食,术后2-4小时可以先喝少许清水,如无呛咳,可逐渐增加饮食。

3、为了避免敷料过早的脱落,尽量减少抬高臀部的动作。在敷料拆除前,排大便需要用开塞露辅助,过于用力会引起伤口渗血。

4、术后导尿管需要留置3周左右,具体时间需要结合手术中的情况。留置尿管期间要适当多饮水,按压导尿管,避免堵管。

5、住院时间约为一周,出院后可继续口服抗生素1-2周。术后3周可返院或于居住地医院拔除尿管。如自行拔除尿管可以将下图中红线标记处完全剪断,10分钟后缓慢拔出尿管,或待尿管自行脱落。

webwxgetmsgimg.jpg


6、拔除尿管后的前几次排尿出现尿痛、尿线散都是正常现象,如果排尿通畅,即使出现尿瘘也不用着急就诊,小的瘘口有自愈的可能,即使没有自愈,也需要等到术后一年,再次进行修复。但是,如果尿线越来越细,排尿逐渐费力,排尿时甚至有大便排出时,需要联系医生,有可能需要进行尿道扩张,重新留置尿管。

7、相对于感冒、发烧、腹泻这些小毛病而言,尿道下裂患儿家长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要付出很多。尿道下裂手术复杂,恢复时间长,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要进行上百刀的雕琢,缝合的针数在100-300针左右。虽然远近期的并发症均多,但是经过一步一步的治疗,小朋友最终都能恢复排尿功能和近似“包皮环切术”后的正常外观。医生和家属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最终战胜疾病!


本文是林德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