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丙肝,这些你必须知道!
我在门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他们因为体检或者术前常规检查,发现丙肝抗体阳性,进一步查HCVRNA高度复制,仔细询问病史,可能会存在输血、或吸毒、或拔牙、或纹身、或多个性伴侣等。其中有些病人因为对丙肝不了解不熟悉,而顾虑重重、心理负担很大,担心会不会传染给家里人、会不会带给下一代、是不是严重威胁到自己的生命……甚至有些病人自从发现自己得了丙肝后,完全跟家人、朋友隔离,单独吃饭、睡觉、洗漱,不工作、不走亲戚、不见朋友,失眠多梦。
丙肝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其实不然,丙肝目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完全可以实现治愈。对于丙肝完全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会导致错失诊疗机会,甚至产生不必要的心理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丙肝有充分的了解。
首先,什么是丙肝?
丙肝,又称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5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因HCV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约35万例。但是,由于HCV感染具有隐匿性,多数感染者并不知道感染HCV。
其次,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HC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血液传播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静脉吸毒,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
2.性传播:多个性伴侣者感染风险增加
3.母婴传播:传播的危险性约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剖宫产不具有保护作用。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4.其他途径:见于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
那么,如何预防丙肝?
目前还没有预防丙肝的疫苗可供使用。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高危行为。例如:减少不必要的注射;避免滥用血制品(有些群众认为输注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可补身体,若非病情需要,使用这些血制品风险大于获益);远离静脉吸毒、身体穿孔、纹身等行为。
丙肝有什么危害?
感染后20年,中年因输血感染者肝硬化发生率为18%~30%,一般人群肝硬化发生率为5%~15%。感染后30年,丙肝相关肝癌发生率为1%~3%,主要见于肝硬化和进展性肝纤维化者,一旦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年发生率为2-4%。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
最后,丙肝能治愈吗?
丙肝病毒感染不同于其它慢性病毒性感染,尤其不同于艾滋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是能够治愈的。目前已有一些可用于治疗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药物,而且随着一些新药物的引进治愈率稳步提高。丙肝病毒治疗领域在迅速发展,一些化合物正处于不同开发阶段。这些新化合物可治愈90%以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并能有效对抗以前难以治疗的基因型。一旦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且血液中检测到HCVRNA,即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治疗前应根据病毒载量、基因分型、肝纤维化分期以及有无抗病毒治疗禁忌症等综合评估。
本文是屈莉红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